第88章 我怎么就这样肤浅
作者:明月挂西楼      更新:2022-06-08 00:37      字数:2391
  季桑回来的时候,孩子们已经醒了,只有燕儿还眯着眼睛,靠在鹊儿怀里。

  “娘!”她看见季桑,便立刻蹦了起来。

  季桑也快步走过去,将她抱在怀里。

  “你去哪儿了,我好想你呀。”她道。

  季桑笑:“才一会儿没见,就想我了?”

  燕儿使劲点头:“可想可想了。”

  季桑又将善思和鹊儿一并搂过来,挨个揉了一遍。

  几个孩子去外头玩儿,季桑将善思叫到身边,将他搂在怀里。

  善思不说话,也用两只手臂搂着季桑,靠在她怀里。

  “善思这样好,叫姨姨觉得大人们都配不上你了。”季桑用玩笑的话说道。

  孩子太懂事,真的不是什么让人高兴的事情。

  他越是如此,越是让他们这些大人觉得亏欠了他。

  且这亏欠丝毫没有办法补偿。

  善思赶紧道:“没有,没有,姨姨好,二叔也好,陆叔叔也好,弟弟妹妹也好,我要更好一点。”

  “不用,你已经很好了,不用更好。”季桑道。

  季桑紧紧搂着他,善思道:“姨姨放心,我很聪明的,我知道怎么办。”

  他年纪虽小,却能够想清楚很多事情。

  过了一会,一敏法师叫弟子喊了善思过去。

  下午泰城长公主又见了善思一回,喊他过去说了好些话。

  傍晚季桑回来的时候,硬是多租了一辆马车,才将长公主赏赐的东西带回家,那都是给善思的。

  从这日后,善思除了读书,也会常去大昭寺。

  一来二去,大伙儿都知道一敏法师身边有个十分喜爱的小弟子,只是还没有正式出家。

  且这小弟子不得了,还劝服泰城长公主,大昭寺后继有人了!

  季桑每次听到这话,都想告诉他们,你们别做梦了,我家的孩子不会出家的!

  秋闱后放了榜,武岚来给季桑传了消息,周恪中了,算是有功名在身的人了。

  只要明年春闱他再考中进士,就算踏上仕途了。

  季桑随后也收到了周恪的亲笔信,看得出来他是很高兴。

  莲娘高高兴兴地进来:“姑娘,我去打听了,钱家那个没中,还装病,老爷还好,太太要气死了。”

  季桑一点不意外,她知道钱鑫不会中的。

  “难得有个好消息。”季桑道。

  “还有更好的,”莲娘说的眉飞色舞,“今儿郎中去给王姨娘把脉,说很可能是个男胎,太太本来就生气,听到这事儿,当场便昏过去了。”

  季桑顿时心情更加畅快。

  她喝了口茶,道:“你说说,我怎么就这样肤浅,听见孙氏母女俩倒霉,我这心里头就高兴。”

  这算是她的一点乐子了。

  “旁人听到这样的事情,要遮掩几分,咱们不行,咱们这不叫肤浅,这是太老实了,什么事情都藏不住,都写在脸上,还要吃亏的。”莲娘面不改色地扯道。

  季桑噗哧一声就笑了。

  屋里头其他侍女也跟着笑起来,这话说的,忒没脸没皮了。

  小月则道:“都不许笑,莲姐是咱们院里管事的,她说什么就是什么,咱们这会儿要说好,不能笑!”

  话音才落,莲娘立刻扑上去,掐着小月的脸:“好啊,你这小丫头,敢取笑我,你今儿完了。”

  小月赶紧求饶,侍女们笑成一团。

  季桑看着她们这样,也笑出了声音,心想今儿要领着孩子们去外头吃一顿。

  周恪确定自己能够参加春闱之后,打算休息几日,再重新开始苦读。

  他打算将一件事情确认下来。

  他的终身大事。

  虽然母亲为他挑了几个门当户对的姑娘,但周恪并不满意,他心有所属。

  他还需要确定一件事,他心中的那个人,是否跟自己一样。

  这日周汐下了帖子,请季桑出去游玩。

  显然周汐不是替自己下的帖子,而是代替她的堂弟下的。

  季桑这回没有带几个孩子,只带了侍女过去。

  善思并不希望她嫁人,季桑很清楚这件事情,知道她要做什么,只会让善思伤心。

  季桑坐在马车上,道:“看来我也不是个好长辈。”

  莲娘道:“哪有姑娘真不嫁人的,若是男子,什么都好说,可咱们是女子,若过了年纪还不嫁人,只怕日子都过不下去,如今好不容易不错的,你要抓紧才是。”

  季桑想了想:“算了,这个也不见得能成。”

  “姑娘你又聪明又好看,有人喜欢你,这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莲娘十分自信。

  季桑能够感觉到周恪对自己的示好,但他不是很明白,这周郎君是怎么看上自己的。

  她和赵砚那时候相互有好感,首先是因为孩子们结缘,他们能够理解彼此的艰难和欢乐,这是最重要的。

  其次,季桑是见色起义,说实在的,赵砚那长相,她真的很心动,她就是个肤浅的。

  赵砚一来为了孩子,二来季桑性情果断,并不柔弱,是个能经得起事情的,若是没有兴国公那些破事,季桑是能够担得起赵府主母的大任的。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她和赵砚是这样的。

  但是这个周恪,季桑有点摸不透。

  他有大好的前途,他日后中了进士,娶个门第稍好些的官家女儿,也能让他仕途更顺利些。

  季桑几乎不能够给他带去任何的好处,季桑想不通。

  春日的景色是好的,秋日的景色也不逊色。

  京郊的菊花园中,花尚未凋落,周汐越季桑去赏菊。

  季桑下了马车,到了约定好的地方,周汐便笑着过来。

  她精神好了许多,看着只有她和侍女,道:“孩子呢?”

  “在先生那里读书,”季桑道,“我那小外甥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十分拼命,劝都劝不住,不肯出门。”

  周汐在山上时就见识过了,笑道:“有这样的孩子,你多省心。”

  季桑道:“是,我近日过得颇好。”

  周汐闻言,看着另一个地方,笑道:“那你今日就要喜上加喜了。”

  她家堂弟是有功名在身的人了,季桑前些时候运气不好,但她认到了武家,再有一桩好亲事,回头就是姑娘们羡慕的人了。

  季桑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果然瞧见了周恪。

  远远看过去,便知这年轻人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

  他有大好的前途,自然风光得意。

  季桑没有回应“喜上加喜”这四个字,女子的婚事,是要谨慎的。

  如今事情还未定下,谈不上“喜”这个字。

  周恪朝季桑走过来,周汐看堂弟就要到了,便默默后退,不打扰他们了。

  周恪过来,两人见礼之后,也问道:“季姑娘今日独自出门?”

  他每回见到季桑,季桑都和孩子们在一起,今日她独自过来,还特地上了妆,周恪瞧着,她或许已经做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