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忤逆母亲要被送进官府
作者:明月挂西楼      更新:2022-06-08 00:36      字数:2352
  陆慎抱着侄儿,一脸心烦地回来。

  他诚恳地看向季桑:“若是天底下的女子,都像你这样豁达,那是再好不过了。”

  这个徐三姑娘实在缠人得很。

  明明他们两家已经是姻亲,根本不可能再说一门亲事,她却纠缠不清,不知道到底在想什么。

  季桑道:“若都像我这样,只怕要哭喊的就是你了。”

  陆慎一想也是,都像季桑这般,那也确实很可怕。

  “罢了,罢了,糊涂些也不错。”陆慎又道。

  赵砚徐徐道:“我看徐三姑娘不是要纠缠你,只是想借你进陆家的大门。”

  徐三姑娘是徐家的庶女,她生母很得宠,养得她心气却高,看自己嫡姐姐高嫁,便想和她争上一争。

  “这和季姑娘的继妹是一样的。”赵砚又对季桑解释,徐三姑娘可不是因痴情才纠缠不清的,她就是拿着陆慎当踏脚石。

  季桑恍然,笑着看陆慎:“我明白了,陆郎君不过是徐三姑娘争斗的棋子。”

  陆慎道:“行了行了,你们一唱一和的,非要拆穿我做什么,吃你们的饭,少管我的闲事!”

  真是作孽,他为什么要过来受这两个人的闲气!

  燕儿将头枕在赵砚手臂上,小声道:“陆叔叔凶,吓人。”

  赵砚拍拍她的头,看出她并不是害怕,只是在撒娇。

  小姑娘撒娇实在惹人怜爱,陆慎也赶紧道:“哎哟,吓着我们燕儿了,真是陆叔叔的过错。”

  季桑道:“好了,都不许说话,快吃饭。”

  再不吃都凉了。

  吃过饭赵砚和陆慎还要回京,他们都是有差事在身上的,不能像小孩子这样得闲。

  季桑领着几个小的送他们出门。

  周见鹊看着赵砚,他今天一直没有和赵砚说话。

  赵砚发现他看着自己,走过去道:“明天好好玩,回去好好跟武先生读书,长大了保护你小姨。”

  周见鹊用力朝他点头:“叔叔路上小心,平安回家。”

  赵砚说好,他顿了顿又小声说:“我以后也保护叔叔。”

  赵善思被他抢了话,在一旁道:“我保护你们。”

  赵砚挨个摸他们的头,很是欣慰。

  另一边,陆决也正在和自家叔叔说话:“你回去告诉曾祖母,今天那个欺负我的,可不能放过他们,还想杀我的兔子,一个都不能放过,全都投进大牢里去!”

  陆决长这么大,还没受过今天这样的委屈呢,这会儿想起来,就是要报仇雪恨。

  陆慎看看人家的孩子,再看看自己家的。

  “行了,你这个小纨绔。”陆慎道。

  陆决知道纨绔是什么意思,反驳道:“我才不是纨绔。”

  叔侄俩吵了几句,赵砚在一旁催促,陆慎这才离开。

  等陆慎走了,陆决对季桑道:“为什么赵二叔不是我的亲叔叔,善思,咱们换换吧。”

  赵善思道:“这怎么换,你不要胡说。”

  “你可真小气,”陆慎道,“姨姨不肯做我婶婶,赵二叔也不是我的亲叔叔,哼。”

  他又跑到季桑面前:“姨姨,我记着你喜欢什么样的小郎君了,你放心,我就按着那个样子长,到时候咱们成亲。”

  赵善思捂着他的嘴:“姨姨你不要理会他,他吃饭吃糊涂了,说胡话。”

  喝酒喝糊涂的常有,吃饭吃糊涂的没听说过。

  陆决扒拉着他的手,两人去一旁闹了。

  周见鹊跑到季桑面前,一手挡着嘴,小声道:“姨姨,不要阿决哥哥,我觉得他不是很聪明。”

  季桑哭笑不得。

  燕儿嘻嘻笑,喊道:“阿决哥哥,我哥哥说你不聪明。”

  周见鹊瞪了燕儿一眼,旁边陆决大怒:“好啊,你背地你说我的坏话,你给我等着。”

  几个孩子顿时在院子里闹成一团,你追我赶。

  季桑由着他们打闹,只是嘱咐他们别摔倒了。

  最后燕儿被周见鹊抓住,叫她认错,陆决又将燕儿救出来,抓着周见鹊,赵善思在一旁直摇头,他不跟着打闹,只是时不时地说两句话,在一旁拱火,顺便看着更小的燕儿,以免她不小心摔倒受伤。

  几个小的闹了一整晚才睡,第二天日上三竿才起来。

  今日倒是风平浪静,没再出什么幺蛾子,再玩了半日,季桑便领着他们回家了。

  才进门,家里的小侍女便乐呵呵地过来跟季桑回话,说的是季家那边传来的消息。

  季樱又打发人回来像孙氏诉苦了,因为她才发现,钱鑫房里的几个侍女,都是侍奉过钱鑫的,她想打发走,却被婆母说她小气,还提起了季桑来,说季樱不如季桑大方,说孙氏不如季桑的生母会教养女儿,可把孙氏母女俩差点儿气死了。

  前头还挺好,后面季桑就不高兴了:“好端端提我做什么,我和钱家又是什么关系?”

  莲娘道:“只怕那钱郎君贼心不死,姑娘,我叫他们留意着,可别让他们来烦人。”

  季桑点头:“你打发人去,我得想个法子,除了这个麻烦。”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哪里有千年防贼的道理,烦都烦死了。

  季桑心烦,孙氏也心烦。

  她先劝女儿忍耐着,心想要赶紧把季桑嫁出去了,万万不能再拖延了。

  于是季桑隔日就被叫回了季家,孙氏身旁还坐着一个媒妇:“二姑娘回来了,如今你妹妹嫁人,和新姑爷正过得如意,我也应当操心你的事情了,这里有一桩好亲事要说与你。”

  季桑道:“三妹妹过得好,我就放心了。”

  “呵呵,是啊。”孙氏的脸扭曲了一下,这个季桑,肯定是知道自己女儿在钱家过得辛苦,嘲笑她呢。

  确实,她猜对了。

  “毕竟钱家大小是个书香门第,规矩森严,妹妹自幼被太太疼宠,难免不习惯,想来新姑爷是会特贴人的。”季桑的嘲讽一句又一句,狠狠刺痛了孙氏的心。

  季桑心想,这才哪儿到哪儿呢。

  当初姐姐骤然离世,她说把两个孩子接过来,孙氏就在那里说风凉话,如今也该轮到她哭了。

  孙氏道:“不必说你妹妹,先说说你的婚事。”

  她是季桑的母亲,哪怕是继母,也是能够做主将她嫁出去的。

  到时候她这里收了聘礼,季桑她嫁也得嫁,不嫁也得嫁。

  忤逆母亲,可是要被扭送去官府的。

  季桑道:“母亲只管去说,我都听你的。”

  孙氏能把她嫁出去,那就出了鬼了。

  孙氏也知道季桑肯定有成算,只是嘴上顺从,笑道:“哪里,还是要你自己愿意才好的。”

  说罢,她示意媒妇来说。

  媒妇朝季桑笑起来,又将季桑从头到尾称赞了一番,然后说起他们挑的“好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