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冬天可以种菜
作者:漫千琳      更新:2022-06-07 13:39      字数:2288
  舒大春不知道,她的几句话,像一粒小小的石子投进湖里,激起男生们心里的滔天巨浪,有几个人的思想,就此跟着改变。

  这个时候,沿河的地都已经清理干净,经过河堤筑高,建筑废料回填,原来的坡地也几乎和地面平齐。

  舒小秋指着河堤旁边说:“这里已经筑好,我打算沿着河堤种一排垂柳,等到小树长大,不止能保持水土不流失,这河堤也会满是生机。”

  舒大春虽然不懂什么叫“水土流失”,但能想像得到两岸青绿的样子,不禁连连点头。往远处看去,见离开河堤的几片地方已经种了菜,眼睛一亮问:“是大哥寄来的种子?”

  舒小秋点头,笑说:“都已经吃到了,学生们很开心,每天都会跑来帮忙浇地。”

  舒大春点头,往远看过去,突然指着前边问:“那是什么?”

  舒小秋顺着她的目光去看,跟着笑起来,拉着她的手说:“我们去瞧瞧!”

  那片地方,用木头做了架子,然后覆上塑料膜变成一个棚子。

  舒大春看的稀奇:“怎么搭个棚在这里,是房子不够要在这里住吗?”

  舒小秋“噗”的一笑,摇头说,“我们进去试试。”拉着她的手进去。

  刚刚踏进大棚,舒大春立刻感觉到温度的变化,“咦”的一声说,“这里好热。”

  舒小秋点头说:“现在只是在建棚子,还有翻肥养地,等弄好了,我要在这里种上四季的蔬菜,到了冬天,学校的孩子们也不用只吃土豆和大白菜。”

  大棚种植,在之后的农业发展中主导过很多年,只是因为有建造成本,现在还没有大规模推广。

  舒大春听的惊讶,低声说:“这样一来,土地就不用白白的荒着。”

  舒小秋点头,又说:“之前在村里,我也想过试试,只是我那院子土地还差这里很多,也实在没有力量建这大棚。”

  虽然说,舒小秋重生,和现在的人隔了一世,可是舒大春和她终究是一母同胞,很多心思互通,听她说到这里,不用再点明,已经福至心灵,点头说:“现在大家手里多少都有了些积蓄,等我回去,也马上把大棚建起来,那么多地,除了我们自己吃,还能卖去县里。”

  舒小秋听她一点就透,微笑点头说:“你们攒的钱,都给了我应急,现在我有点心的生意撑着,等你回去的时候,再带些回去。”

  舒大春连连摆手:“钱带在身上,远天远地的,如果我们实在不够,再和你要。”

  也行!

  舒小秋微笑,也不坚持,转头向身后的康晓宇问:“你家里有没有回信?”

  康晓宇点头,叹了口气,苦笑说:“只是我爹不信,说我胡闹,又怕花钱,并不肯做,是我大哥坚持,才说只在院子里试试。”

  再问孙大壮、李海峰、史一恒三人,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固有的思想,很难改变。

  舒小秋点头说:“等试过这一年,他们知道了好处,明年自己就会做了。”

  也只能如此。

  几个人叹口气。

  从大棚里出来,依然绕进居住区来,现在的房子主体大多已经建好,正在做里边的墙体和基本设施。

  进了七号区域,就见前边路面挖下去半尺深,两边各自挖下一条沟去,两边都堆满了土。

  舒大春惊讶的问:“这是在干什么?”

  舒小秋笑说:“这是在辅路面。”

  舒大春指指两边的沟问:“这个呢?”

  “排水!”范文杰接口,看看舒小秋说,“小秋,要不说大家佩服你,就是城里很多街道都没有想这么周到。”

  几十年后,就是普通的小区也会做排水。

  舒小秋笑笑说:“其实说穿很简单。”

  几个人正说着,前边吴大海带着一身的泥过来,笑说:“舒老师来了,正好,我们今天就可以把排水沟做好,路面辅上第一层石子。”

  舒小秋笑说:“难怪河堤上没有看到你,原来在这里。”

  吴大海点头说:“刚从河堤回来一会儿。”说着,带着几个人往里走。

  往里一些,有几个人正在给排水沟里砌砖,康晓宇见舒大春一脸疑惑,解释说:“这些泥路,平时到处灰土,下雨又全都是泥,小秋让把鹅卵石辅了,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只是雨大会积水,这里就弄两条排水沟,免得水积在路面上。”

  舒大春这才明白,又问:“雨水进了沟,流去哪里?”

  舒小秋笑说:“中间有一些深一点的井积水,只要路面不积水,沟里的水也会慢慢自己渗入地里,或者天晴后慢慢干掉。”

  吴大海看着她的目光满是佩服,点头说:“说来很简单的设施,却可以让我们这里变的更干净舒服。”

  再往里走,两边都已经堆满了分捡好的鹅卵石和碎石子,吴大海说:“第一层石子简单,一天就可以辅好,等到干了,就可以辅鹅印石了。”

  康晓宇吁一口气,环顾周围说:“我们亲眼看着,这里从一片破旧杂乱的房子一点点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虽然不比小秋,也还是很有成就感。”

  恍惚间,想到当初建块根粉厂,第一批拆建时被堵学校大门,自己和舒小秋翻墙进学校的事情,侧头向她一笑。

  另几个人听到,也都连连点头。

  建块根粉厂,他们没有来得及参与,可是老师的公寓和这片居民区,他们是从头到尾都在帮忙,感觉自然是不一样的。

  从老师公寓出来,舒大春感叹说:“等我再来,这里应该已经都建好了。”

  康晓宇忙问:“大春姐要走了?”

  舒大春点头:“介绍信要到期了。”

  另几个人一听,都七嘴八舌的嚷开:“大春姐,还来不来?”

  “大春姐,我们会想你的。”

  “大春姐,你一个人回去吗?”

  “对啊,大春姐,好几天的路呢,你自己吗?”康晓宇也忙问。

  ……

  舒大春一个个回答,笑说:“我写了信给大哥,他会去云城接我,大家不用担心。”

  车上还有三天。

  舒小秋向她深望一眼,没有说话,直到回家,才说:“还是打电话给大哥,让他来京城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