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的院子
作者:漫千琳      更新:2022-06-07 13:36      字数:2303
  自行车在这个时代,还是件金贵物品,城里娶媳妇儿用来做聘礼的。

  杨月英见他们随随便便就买辆自行车,吃惊的睁大眼睛。

  她儿子之前说一个媳妇儿,就因为想要自行车,她弄不到号也买不起,才没有成。

  只是,看着车子从市中心开往偏僻的地方,她不明白,这小两口放着那么好的院子不住,为什么要搬来这里。

  可是,当汽车停下的时候,杨月英看着敞开的院门,一下子直了眼。

  乡下人,又哪知道什么时间什么地段的房子更值钱?在她的眼里,这处院子,可不比刚才的那处小,而且,看起来还更新更齐整,连大门都是漆过的,连带门上的大铜钉子,都能照出人影儿。

  舒小秋对这两扇大门也很满意,向凌轩问:“刚漆的?”

  凌轩笑着摇头:“你叮嘱那么多回,不许动油漆,我哪敢啊?是这门本就是漆过的,我和舒安又用肥皂水好好擦洗了几回。”

  那就好!

  舒小秋点头,等着程涵忆过来接过凌悠然,一起往里走。

  京城的四合院,不管新旧,进门都有一面照壁,不同的是,之前的两处院子,照壁上是做的浮雕,彩色已经斑驳,而这一处做的只是彩绘,还保留着大多的色彩。

  舒小秋停住看看,点头说:“像是喜鹊登梅的图案。”

  “嗯!”程涵忆点头,含笑说,“颜色有些陈旧了,其实请人补下色更好。”

  舒小秋果断的摇头:“然然还小,这院子里还是不动油漆的好!”

  几个人说着话,进了院子,也是差不多的格局,只是建筑材料明显的不一样,院子里辅的也不再是青石板,而是普通的青色砖头。

  大家进了堂屋,舒小秋见迎面就是黄花梨木做框的大理石屏风,屏风前是一张古式的长条形琴桌,上边摆了一盆造景绿植。

  右侧沿墙是一整套的沙发,黄花梨的底座,灰色的大绒坐垫是新做的。左侧的墙边是一张八仙桌,四边各摆着两把椅子,也都是同一质地的黄花梨。

  舒小秋看的满意,向几个人说:“大家先坐坐,我先进去安顿然然。”跟着凌轩绕过屏风。

  屏风后,也是通往后院的门,现在敞着,一眼可以看到后院的景色,少帅和红影已经在那里撒欢。

  只是后院倒座的屋子从后院另外开门,这里只有左右两扇房门。

  舒小秋不急着去瞧后院,跟着凌轩进了左边的主人卧室,见宽大的大床和衣柜之外,还在窗下摆着一张矮榻,也辅着灰色的大绒坐垫。

  从堂屋到卧室,是全套的黄梨木,如郑前所说,保养的很好,舒小秋说不出的满意,感叹说:“这样的东西,不是郑经理帮忙,我们有钱也没处买去。”

  凌轩点头,整好床,笑说:“你要看,先把然然放下,就这么抱着也不嫌累?”

  舒小秋笑说:“我才抱几步,路上是师母抱着呢!”把凌悠然放好,见她睡的正香,用枕头倚好,这才出来。

  堂屋里,郑前和屈自豪正坐着说话,程涵忆已经在堂屋里转了几圈,见两人出来,向舒小秋说:“这黄花梨配这堂屋虽说恰到好处,可是这样一来,就显的墙上空荡荡的,找些字画挂上最好。”

  其实之前住的院子堂屋也很大,只是没有来得及重新粉刷,也没有购买家具,倒并不觉得怎样。

  这里的屋子经过粉刷,又摆设了整套黄花梨,瞬间就觉得白墙太过空荡。

  舒小秋明白,点头说:“这个师母是行家,改天我们找几幅好的挂上,师母可要多指点。”

  程涵忆笑说:“这话别人说还行,你说我可不敢认。”

  虽然相处也只这一个多月,可是从舒小秋的谈吐,她发现根本不是原来想像的没有见过世面的农村媳妇儿。

  相反,她偶尔流露的见识,竟然是她都没有听说过的。

  那边的郑前听到,扬声说:“可不是,当初小秋说要家具,我还当她会选红木,哪知道会说出黄花梨木来。这黄花梨木家具,可不是人人都知道的,说红木,不止是跟风,还有些流俗了。”

  舒小秋好笑说:“郑经理这话说出来可怎么办?我还正想着红木家具呢。”

  郑前一愣,反问:“红木?”

  舒小秋微笑说:“倒是不急,只是现在先说着。”

  程涵忆摇头说:“那处院子不长住,放套红木家具,万一有贼进去,岂不是糟踏?”

  舒小秋笑说:“所以,现在只是说着,请郑经理帮我留意。”

  郑前笑说:“好东西可遇不可求,我帮你留意就是!”说一会儿话,见东西已经搬完,商场还有事,就带着人离开。

  舒小秋见杨月英始终一个人坐在八仙桌边的椅子上,和大家格格不入,向舒安问:“我说东房做成客房,有没有做好?”

  舒安点头说:“都已经收拾出来,也配了家具。”

  舒小秋向杨月英笑笑说:“杨婶儿来看看自己房间吧,缺什么也好早点安顿。”

  杨月英忙站起来说:“有张床就行,不用再添旁的!”跟着她出门往东房走。

  舒安跟在舒小秋身边,指着两间东房说:“这边一间是单独一个门,另一间带了堂屋,如果以后有需要,里边的门挡了,另开一扇门,就是三间。”

  舒小秋好笑说:“家里哪来那么多人?”

  舒安笑说:“那可不一定,看舒岳、舒杨那两个,憋着劲也要考来京城,找你和凌轩呢。”

  也是,如果他们来,还真要留间房间。

  舒小秋笑说:“他们还要好几年呢!”推开单独的一扇门,见里边摆了一张简单的木床和衣柜,都已经清理干净,微微点头,向杨月英说,“杨婶儿就住这里吧,回头再备床被褥就好。”

  舒安接口说:“被褥已经准备好,在柜子里。”

  舒小秋笑说:“你们比我还想的周到。”向杨月英问,“杨婶儿看怎么样?”

  这里是东房,一处院子里正房之外最好的朝向,更何况,还是一个人住一间。

  杨月英几乎难以相信,连连点头说:“好!好!我在家里都没住过这么好的房子呢。”

  村里都是泥坯房子,为了冬天保暖,门窗都小,哪像这里宽敞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