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为什么受欢迎
作者:漫千琳      更新:2022-06-07 13:32      字数:2304
  其实对于点心的抢手,舒小秋不大明白,皱眉说:“点心虽然好吃,可是也都是甜品,不是主食,偶尔吃吃可以。逢年过节应当好卖,现在为什么这么抢手?”

  田保亮好笑说:“你每天只做二十斤,这县城有二十几万人,分开了买,可不就是偶尔吃吃?”

  这是嫌她做的少?

  舒小秋笑笑,没有说话。

  田保亮试着问:“你看……能不能多做一些?我再去弄些材料回来,再多造几个烘焙炉?”

  舒小秋想一想,摇头说:“先不用,你让我想想。”

  现在的烘焙炉,已经不用一直盯着,可是入炉前的制作过程要用大量的时间,她不想耽误学习。

  田保亮知道她一向有主见,见她拒绝,只好苦笑说:“好,你可记着,想办法帮帮忙。”

  舒小秋笑着说:“我知道!”挥挥手,带着舒卓、舒杨进了斜对面的商店。

  舒杨反应较快,离开田保亮的视线,就悄声问:“小秋姐姐,你还想做兔子肉?”

  她刚才在副食品商店问过去年兔子肉的销售情况。

  舒小秋摇头:“我要上课,没有那么多时间抓兔子。”

  “等二姐放假回去再抓,先放兔子窝里养着,我去割草喂,我们过年前再干一次!”这次舒卓反应倒是不慢。

  过年吗?

  舒小秋想一想,毫无诚意的说:“到时候再说吧!”

  在商店里扫荡一些刚时新起来的布料,又在小卖部买了些杂七杂八的零碎,她和舒卓已经提了满手,连舒杨的口袋和书包都被她塞满。

  舒小秋叹气:“城里这布袋子,可真没有我们的背篓好用。”

  可是城里没有人背背篓。

  从街头逛到街尾,舒小秋没有按原路回去,而是穿过巷子,绕着城边往回走。

  这里另有一条绕城路,宽窄和主街道差不多,只是一边是民房,另一边是一片一片的小树林,已经非常冷清。

  舒杨奇怪,向舒小秋问:“为什么种这么多小树?”

  舒小秋笑说:“这里育了树苗,长成了再移到别处。”指指路两边的大树说,“这些就是苗圃里育好才移出来的。”

  舒杨看看,懂了。

  虽然说,上阳沟也是随处能看到树,可是却没有章法,不像这条路两边,是一样间隔,齐刷刷一样的树。

  舒卓却有些不可思议,吐吐舌头说:“这么大的地种树,树能有什么用?为什么不种粮食。”

  比如上阳沟,只要是大一点的平地,都拿来种粮食,恨不得把石头山也全都挖了种地。

  舒小秋微笑说:“粮食要种,树也不能少。”指着林子说,“从这里过去,就有大片的地,要不要去看看?”见舒卓、舒杨无可无不可,就找条路带着两人往林子另一边走。

  做为村里的人,不会新鲜土地,可是上阳沟的人每天出门就对着群山,却没见过大片大片开阔的平原。

  当舒卓、舒杨看到一眼看不到头的田地的时候,还是惊讶又激动。

  舒卓见所有的田地平整,已经长出一尺高的高梁和玉米的小苗,兴奋的说:“二姐,这得产多少粮食啊,难怪城里人不会饿肚子。”

  舒小秋微笑,拍拍他的肩膀。

  城郊的地,也属于农村,只是这里的村子和城市连成一片罢了。这城郊农民的生活,也比山沟里的农民好一些。

  因为舒杨走路不大方便,舒小秋只捡路宽一些的地方走过去,一路观察地里种的植物。

  舒杨问:“姐姐是想知道这里都种什么?”

  聪明!

  舒小秋点头。

  可是看这城郊地里的作物,和上阳沟类似,也是以高梁、玉米为主,其次可以看到大片的土豆,只有很少量的麦田。在田陇上,又都种着一些豆类。

  所以,田保亮对她的点心那么要紧,点心受欢迎是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她大多用的是粗粮,更有好多原料是从山里直接取来的,在这个物资紧缺的时代,很大程度上给县副食品供应站减少了原料的压力,还丰富了副食品的种类。

  舒小秋走走看看,心里已经有数。

  一圈绕回来,舒小秋找一条宽敞些的巷子绕回主街。

  舒卓发现离家已经不远,吐吐舌头:“原来这些巷子都是互通的。”

  上阳沟只是一道沟,所有的岔路只通向一两户人家,再没有别的出路,相比之下,这县里的巷子四通八达,在他眼里就很宏伟。

  舒小秋点头:“我们住的巷子应该也是相通的,只是那边第一次去,不知道是哪条。”

  三个人回家,把买来的东西摊在桌子上,舒小秋先把布料收起来。

  凌轩走的时候,只穿了毛衣和夹外套,这几天可以把毛衣脱了,只穿夹外套,再过几天,就要没衣服穿了。

  舒卓憋着嘴笑:“二姐,你不用急,知道是你给姐夫买的,我们不抢!”

  舒小秋瞥他一眼,并不否认,把桌子上的东西分开两边,一边是吃的,含笑说:“这些你们带回去,给舒岳和果果尝尝。”又去分另一堆杂七杂八的东西,“这些给奶奶,这些给铁头婶子,她们用得到。”

  舒杨见她连铁头婶子也想到,咬了唇默默点头。

  隔了几天,舒安来带两人回去,舒小秋送出来,向舒杨说:“你有什么不懂,可以去问舒岳,舒岳也不会,就写下来,等舒安再来,拿来给我,我解了再给你带回去。”

  “就像你和姐夫那样?”舒杨立刻问。

  住这几天,先看到了凌轩给舒小秋寄的笔记和题,又看到了舒小秋的回信,中间就有一些她不懂的功课。

  舒小秋点头:“对!你等不到舒安来,从镇上寄给我也行!”

  “好!”舒杨开开心心的答应。

  舒安见住这么几天,舒杨又恢复原来的信心满满,笑说:“这小家伙只信你和凌轩的,我们怎么开解都没用。”

  “哪有!”舒杨涨红了脸,嘴硬不肯承认。

  舒小秋笑着看看他,又向舒安说:“你和果果说,让她有空再上山去转转,有春夏生的浆果、块根,能吃的各样采一些来给我。”

  知道她是琢磨生意,舒安也不问,点头答应。

  舒小秋看三个人走远,这才转身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