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活儿不能白干
作者:漫千琳      更新:2022-06-07 13:31      字数:2414
  舒小秋见凌轩逃出去,低笑几声,东西放好才又出来,点头说:“嗯,办好了。”过去试试桌子,思忖要有几个凳子才行。

  那边凌轩就说:“我和大仓说了,要些废的木料,明天去采些柳条,两三天就可以做好。”

  舒卓立刻举手:“我去我去!我去采柳条!”

  “好!”舒小秋答应,把昨晚烤好的肉干拿给他们吃,“你去采柳条,舒岳跟我进山。”

  “去干什么?”舒卓忙问,又想跟着进山。

  舒小秋笑说:“你又不是孙猴子,还有分.身法,什么都想干?”

  “什么是孙猴子?”舒岳问。

  “孙猴子啊?”舒小秋正要答,抬头见凌轩一脸惊讶看着她,心里一咯噔,立刻说,“以前后沟的舒五爷爷讲古,你们忘了?”

  舒五是村里的老人,凌轩来之前就过世了。

  凌轩本来诧异她怎么知道孙猴子,还知道有分.身法,可是听说老人讲古,立刻释然。

  那本经典名著不是什么人都看过,可是关于孙猴子,有许多不同版本的民间传说,倒是许多老人都知道的。

  舒岳、舒卓却一脸茫然,一起摇头。

  舒小秋只想糊弄凌轩,见他信了,就随口胡诌几句岔开。

  第二天一早,舒小秋带着舒岳,一人背一个背篓,带着黑狗进了山,让黑狗前边带路,去上次采香料的山里去。

  现在秋收到了尾声,算来山里那些东西也全都成熟,再不采就浪费了。

  这片山离的较远,两个人带了干粮,在山里整整一天,把能采的都采了,满满装了两背篓,连挎包和临时打的草篓子都装的满满的,踩着夕阳回来。

  院子里,舒卓已经采回两大捆柳条,杜大仓也送了废木料过来,凌轩一边捆扎凳子,一边听两个孩子读书。

  舒小秋看到,吐吐舌头笑说:“只是几个凳子,怎么这么大两捆柳条?”

  不止柳条多,废木料也不少。

  凌轩微笑说:“我们屋里好多东西堆着,我看着能不能做几个架子。”

  对啊!

  舒小秋眼睛一亮,立刻拉着他进窑洞去。

  凌轩:“……”

  怎么了,他刚才说了什么?

  进了门,舒小秋比着炕上窗边的位置讲自己要一个什么样的架子。

  凌轩:“……”

  误会了!

  再一天,舒岳、舒卓都被舒小秋带上山去,午饭前就回来,一人背着一背篓刚烧好的木炭。

  烧木炭倒不是什么新鲜事,这村里大多数人都会,只是这东西费时费力,大多数人家还是直接烧柴。

  到了说好的第三天,田保亮带着两个人很早就挑着羊奶和鸡蛋进了上阳沟,直接往半坡上来。

  舒小秋见荆国伟也跟着一起来,忍不住好笑,在院子口迎住几个人道辛苦。

  荆国伟见院子里居然弄了一个桌子,还有几个凳子,眼睛一亮,笑说:“看看我给你们带了什么?”说着把手里一个篮子递给舒小秋。

  舒小秋打开一瞧,居然是几个细瓷碗和几个盘子,忍不住好笑说:“谢谢主任。”

  上次这两个人留饭,她让舒岳去借碗,这一次他就送碗过来,看来是打算在这里长久吃下去了。

  只是这个时候,不要说村里,就是城里,许多人家用的都是粗瓷碗,这细瓷碗还属于金贵东西,也算是他用心。

  荆国伟仔细观察舒小秋的表情,显然这份礼物相当满意,立刻问:“今天吃什么?”

  田保亮瞄一眼荆国伟,还是觉得有些丢脸,但想想上次吃到的味道,又觉得正常,指挥带来的两人把羊奶、鸡蛋放好,下去等他,才把自己拎着的一个袋子给舒小秋:“这些东西,你试试!”

  什么?

  舒小秋打开袋子瞧,见袋子里又分成三个小袋子,一个袋子一个袋子打开,见居然是三种不同的面粉,眼睛一亮,笑说:“这绿豆面可以做绿豆糕,白面可以做的就多了,荞面不一定,我可以试试。”说完感叹,“田站长用心了!”

  绿豆面和荞面也就算了,虽然上阳沟不种,可是县里有别的村子会种,可是这白面,就是城里人取供应粮也要有粮票,村里人更是一年到头都难吃上。

  田保亮带这一袋子来,虽然说不多,可也抵得过他们两个人吃这几顿。

  两个人都不明说,田保亮见她笑着看看荆国伟,也知道她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也扯唇角笑笑。

  真是个通透的姑娘!

  这是第一次收货,舒小秋怕杜大娘几个人应付不了,和田保亮、荆国伟一起往大队里来。

  前次选好的地方,两个崭新的窑洞已经打好,杜大仓正给安上门窗,而杜大娘几个人已经在院子里等着。

  早一天,杜大娘和铁头婶子就不安的往舒小秋院子里跑了好几次,生怕他们第二天不来,又生怕他们突然不要了,现在看到了人,终于松一口气。

  三天时间,三个人都是采了满满四篓子,倒出来,都是个大滚圆,剥几个来看,也都是细白的好果,田保亮满意点头,让跟来的人给三人过秤,当场结帐。

  生平第一次赚钱,一赚就两块上下,三个人说不出的激动,全身上下翻一遍,不知道藏哪才好。

  田保亮却对着堆成两堆的坚果发愣。

  在舒小秋那里见到的是剥了壳又碾成粒的栗子碎和榛子碎,可是现在收的是整果,这要剥壳,还要碾碎,都要人工,他带来的两个人留在村里?

  显然不能。

  荆国伟连着剥了几个榛子吃,点头说:“这东西生着吃清香,做成点心是又一个味道。”见他发呆,问,“怎么了?”

  田保亮喃喃的说:“难怪这东西不能天天做。”

  前期的准备工作就有不少。

  舒小秋抿唇笑:“前次我家里那些,也是杜大娘和铁头婶子帮的忙呢。”

  “真的?”田保亮眼睛一亮,忙问,“那,这里能不能也请几位帮忙?”

  有这几个人帮忙,也不用再搭人手守在这里。

  舒小秋抢先说:“这个价钱,你们谈就好!”

  这个出多少力多少工,不是她能计算出来的,没有办法替三个人做主,只是提醒一句,做这个活儿不能白干,要收钱。

  这个算盘精!

  荆国伟差点笑出声来,田保亮却一脸无奈,只好向那三个人说:“我们可以商量。”

  杜大娘还在琢磨,杜果果的眼睛却瞬间点亮。

  可以赚钱的,不止是东西,还有劳力。

  舒小秋看在眼里,也不再管,抽身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