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4章 二三十年来头一次
作者:万岁儿      更新:2022-06-07 05:51      字数:2557
  沈云岚:“……”

  脑海中忽然闪过一抹电光石火,沈云岚恍然大悟,“你还别说,我还真就记起来了,那天晚上你是不是非礼我来着?”

  睿王轻轻咳嗽一声,不自在地别开了脸。

  那天晚上……

  实在是因为听到某人说的一些话,又看到孔笙看某人的眼神,一时间醋性大发。

  加上带人回去的时候,沈云岚嘴巴里还胡咧咧,睿王一时之间总是没有忍住。

  就把人按在墙壁上给亲了。

  看到睿王心虚的样子,小姑娘哪里还有不懂的?

  沈云岚手指戳着睿王的心口窝,撒娇似的说,“怪不得第二天早上我看到我的嘴巴肿了,我问喜鹊,喜鹊说可能是吃花生米儿过敏了,我还真就信了。”

  顿了顿。

  沈云岚双手虚虚的掐着睿王的脖子,“说,喜鹊什么时候被你收买的?”

  睿王轻声笑起来。

  缓缓的说道,“我没收买你丫头,就让追风跟她聊了两句心。”

  追风那样的还能聊心?

  骗鬼呢。

  沈云岚忍不住的撇了撇小嘴,薄薄的小嘴,被她撇的扁扁的,“喜鹊肯定让追风吓破了胆子了。”

  睿王可不信。

  谁的丫头随谁。

  沈云岚的丫头胆子大着呢。

  以前在王府的时候都敢拦他。

  睿王在山上躺下来,沈云岚躺在他臂弯里,“王爷,等到来年春天,咱们就在这里种上几棵樱桃树。”

  睿王点头,“可以啊。”

  沈云岚的脑海中已经浮现出了樱桃树结了红彤彤的樱桃,一个个的挂在樱桃树上,好像漫天遍地的红灯笼的样子。

  等到王爷的病好起来,如果有缘分的话,她们在生几个娃娃,就三男一女好了。

  姑娘最好是最小的妹妹,从小被三个哥哥宠着长大,任性一点也没关系,娇滴滴的也没关系。

  四个小孩围着樱桃树跑。

  那时候的樱桃树应该长得有碗口那么粗了。

  沈云岚想了想,又说道,“过段时间我们在包几十亩地,给九月姐姐种芦荟吧!”

  睿王挑了挑眉头,“随你开心,你想做什么都可以。”

  沈云岚已经开始憧憬那样的田园生活了,“那我每天要拿着小锄头去锄地除草,你也得一起,好好感受一下农民的生活,哎哎哎,像你这样在白糖水里长大的公子哥儿,自然不知道农民的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

  她一本正经的模样,实在让睿王哭笑不得,“你哪一顿饭吃干净了?最后不都是我吃了你的剩饭剩菜?羞不羞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沈云岚被说得脸红。

  耳朵热热的。

  头也不抬就朝着睿王的胸膛蹭过去,“不许你说了。”

  夫妻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聊天,大大的太阳暖暖的,照在两人的身上。

  从远处看去。

  像极了一副相依相偎的画面。

  柳儿姑娘采药路过。

  无意间转眸。

  正好看到这一幕。

  柳儿愣了一下,认出人来之后,微微一笑,心底深处蔓延着一点羡慕。

  悄悄的背着药筐子从这儿离开。

  ——

  京城。

  随着风声越来越大,最近几天进入京城的外来人口也越来越多。

  京城里时不时就发起一些纠纷。

  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往大理寺报。

  大理寺的官员最近忙得跟狗一样。

  除此之外,朝廷上的文武百官私底下都对沈毅议论纷纷,却又苦于沈毅是皇帝最疼爱的朝阳公主的驸马,在沈毅面前根本连大话都不敢说。

  这个时候也就体现了让沈毅去收粮的好处。

  但凡换一个人,这会儿估计就要被报团敌对了。

  将朝廷上文武百官家里的余粮收了一半上来,经过最后的统计核算,沈毅报给皇上的数目依旧是寥寥无几的。

  和曾经偌大的四方粮仓相比,根本就是天壤之别。

  几处边疆驻扎之地也急需粮草应援。

  皇上急的焦头烂额。

  最近额头上的白发都多了几缕。

  等到沈毅离开之后,德福公公上前,一边给皇上揉着额头,一边小声说道,“皇上派李韦前去民间查验民生,李韦回来了,皇上现在要不要召见?”

  皇帝点点头。

  德福公公给不远处的小太监使了个眼色,小太监立刻跑去找李韦。

  一盏茶的功夫之后。

  李韦匆匆忙忙的跑来,“皇上。”

  皇帝抬起小臂。

  德福公公推到身后。

  皇上问具体情况。

  李韦跪在地上说道,“最近几天,京城每天都会涌现出大批的流民,除了一些投奔亲戚的之外,十之八九都是逃荒来的,他们都说……”

  说到半截,李韦没有敢着往下说,而是抬头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皇上。

  皇上心里已经做好了准备,“有话就直说。”

  李韦这才说道,“他们说就算是饿死也要饿死在京城,饿死在皇上面前,让皇上看看他的百姓们……过得多么水深火热……”

  越往后的声音越小。

  可还是清晰的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

  皇帝冷笑了一声,“算盘倒是打的好,德福!”

  “皇上。”

  “宣刑部,兵部,礼部尚书进宫。”

  “喳。”

  从下午一直到傍晚,皇帝和三位尚书大人翻来覆去讨论出的结果,也不过是拆东墙补西墙,从地方粮仓调动粮草往京城粮仓进。

  这件事情交给三部。

  三位尚书大人离开不久,李韦匆忙赶到,“皇上,端王求见。”

  皇帝召见了端王。

  端王多余的废话也没说,只是跟皇帝说,“父皇,儿臣这里还囤有一批粮食,虽然很多都是陈粮,不过也好过什么都没有,儿臣愿把这批粮食上交国库。”

  皇帝怕是端王家中的存粮和其他文武百官家中差不多,那点粮食,说实话的确看不上眼的,“你那边有多少?”

  端王微微的算了算,“启禀父皇,大概可以堆满一个粮仓有余。”

  皇帝整个人愣住。

  端王低着头,头也不敢抬,继续说道,“只是粮食的成色不太好,这些粮食是我这么多年做粮食生意被退回来的次粮,因为卖不上价格去,所以就一直堆在了仓库里,久而久之,越堆越多,没想到这会儿被派上了用场,也算是它们的造化。”

  皇帝喉咙滚了滚,“老大,用晚膳了没有?”

  端王摇了摇头,“还没有。”

  皇帝下了龙椅,主动的走到了端王面前,朝着端王伸出手,“跟父皇一起先去用晚膳。”

  端王不可思议地抬眸。

  二三十年了。

  他从来没有和皇上一起用过膳,这是第一次,还是父皇亲口要求的。

  端王小心翼翼的抬起手。

  被皇帝一把握在手心里,“走,和父皇一起去用晚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