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大理寺马儿瘦,你们刑部马儿肥
作者:万岁儿      更新:2022-06-07 05:43      字数:2358
  第二天的朝堂之上。

  萧北征也出现了。

  皇帝当时没有追究萧北征擅离职守的责任,毕竟如今武侯本就少,皇帝心里还因为墨武侯的事情总觉得对武官亏欠了些。

  等到朝廷要务结束。

  皇帝就提出了墨武侯的事情。

  整个朝堂之上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一个真相打得措手不及。

  皇帝声音闷沉,气势浑厚的说,“总是要给墨武侯一个交代的,诸位爱卿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出来。”

  “这么说起来,墨武侯家的大公子应该尚在人世,不如就恢复墨武侯的爵位袭呈,将墨武侯的爵位袭承给大公子吧,也算是告慰侯爷的在天之灵。”

  “太傅所言有理,臣附议。”

  “臣附议。”

  “……”

  宋太公的山羊胡子翘了翘。

  这群人真是虚伪。

  皇帝爱听什么话,就专捡着什么话说。

  这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眼看着无人说些有营养的话,宋太公刚要站出来,一旁的镇北侯忽然迈出去一步,“启禀皇上,微臣有话要说,恢复爵位本是正当之举,而非补偿,臣以为侯爷这辈子忠心耿耿,为国为民,最终落得一个人皆尽知叛贼下场,实在是凄楚又凄凉。

  如果只是恢复墨家的爵位,这无疑会让大家认为皇上不重视武官,想我大周朝本就文盛武衰,若是因此磋磨了老百姓们心里的道义,怕是日后的征兵都会成问题,甚至会造成前朝那般,家家户户隐瞒岁数的场面。

  所以,微臣认为,应该对侯爷加以补偿,让侯爷洗刷冤屈,最直观的办法倒不如在京城为侯爷修筑一座武公祠,让侯爷香火不衰。”

  宋太公急忙说道,“微臣认为,镇北侯爷言之有理,为了表达圣上的诚意,干脆就直接用从威宁侯府搜出来的黄金修筑金身吧。”

  皇帝:“……”

  这小老头一般不上朝。

  只要他上朝,一定就得有事儿!

  皇帝叹了口气,“好,就依两位爱卿之言去办?”

  一直沉默不语的贤王,此时此刻忽然站出来,“父皇,儿臣认为,这件事情的功臣应该是大理寺的江谨言江大人,父皇理应对江大人进行奖赏。”

  宋太公忽然哼了一声。

  一点也不给面子。

  刚刚还在你一言我一语的朝堂,忽然安静下来,静的连宋太公哼哧哼哧的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宋太公说道,“贤王爷这是把我们大理寺当成什么了?身为大理寺的官员,理应为国为民,查出每一件事情的真相,这是我们的职责,江谨言只不过是做了职责范围内的事,值得骄傲吗?有什么可被奖赏的?”

  贤王爷被噎住,“本王……”

  宋太公呵呵笑了一声,“那照贤王爷而言,日后,王爷家的厨子做出了王爷喜欢吃的美味佳肴,王爷是不是也要拿到皇帝的面前,让皇帝对你们家的厨子进行赏赐?”

  贤王爷目瞪口呆。

  他根本不是这个意思。

  这个小老头根本就是故意扭曲他的意思。

  皇上打了个圆场,“没错,大理寺的事情,大理寺卿说了算,至于该不该奖该不该赏,到时候你们大理寺的人关起门来自己说。”

  宋太公吹胡子瞪眼。

  瞥了贤王爷一眼。

  真当他是个老糊涂的?

  毁掉一个年轻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人推为众矢之的。

  这样说起来。

  这位贤王爷和在大理寺天牢里的宁王爷,不愧为是亲兄弟。

  既然得不到,那干脆毁掉。

  就在文武百官以为今日的朝堂要结束之时。

  平西侯猝不及防的开了腔,“皇上,威宁侯做了那么多大逆不道之事,如此让他了断未免惩罚太轻,臣以为为墨武侯修筑一座金身让人供奉的同时,也要为奸佞小人用青铜修筑一铜身,做成下跪的姿势,让他千百年跪在墨武侯面前赎罪,经受世人的鞭笞和踩踏。”

  “这这……这未免也太狠了,这是要让人永世不得超生吧?”

  “是啊,太狠了。”

  皇帝沉默着,觑着平西侯。

  这平西侯,平日里上朝基本上都是一言不发的,没想到一开口,就扔出来这么一个晴天霹雳。

  那好歹也是威宁候,是宁妃的哥哥,从某种关系上而言,勉勉强强算是他的大舅子,也是从他还没有继位的时候就一直跟在他身边鞍前马后的。

  不看僧面看佛面啊。

  只见宋太公眼睛一亮,“皇上,微臣认为,此提议,甚好!”

  皇上:“……”

  皇帝最后也没说可不可,只是最后说再做商议。

  文武百官们鱼贯而出。

  宋太公落在最后。

  和平西侯两人并肩往外走。

  宋太公哼了一声。

  平西侯其实听见了,只是装作没有听见。

  宋太公又故意朝着平西侯那边重重的咳嗽了一声。

  平西侯无奈之极。

  像是对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似的,不能打不能揍,“太公,你想说什么就直说吧。”

  宋太公道,“你现在呀,也就敢踩一脚这种永无翻身机会的人了,说句不好听的就是欺软怕硬。”

  平西侯一本正经的说,“我没有欺,我自认为自己说的有道理,况且,我也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太公这话严重了。”

  宋太公切了一声,梗着脖子,“平西侯,你现在都不像你了。”

  宋太公认为道不同不相为谋。

  说完自己该说的,小脑袋一甩,头顶上的官帽差点飞掉,便头也不回的走远了。

  那步履矍铄的,都不像是个小老头。

  平西侯站在原地。

  他的身侧是一道宫墙,阳光从宫墙的侧面照射过来。

  平西侯的一张脸,半边被阳光照射,那半边却被宫墙的阴影隐藏住。

  明明灭灭。

  一如他的人生。

  一边也努力的想要惩恶扬善,一边又不得不躲在阴暗的小角落里避开纷争。

  宋太公和刑部尚书和刑部侍郎,几乎是前后脚到。

  刑部尚书笑呵呵的说,“宋太公来迟了,大理寺本是太公的地方,太公怎么还不如在下来的快?”

  宋太公哼了一声,“我们大理寺的马儿瘦,哪里像你们刑部的马儿这么肥。”

  刑部尚书:“……”

  这阴阳怪气的。

  得!

  不敢开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