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我们要状告当今威宁侯
作者:万岁儿      更新:2022-06-07 05:41      字数:2288
  天子嫁女,本应是皇后娘娘乘坐九龙轿子,太子骑马随行送嫁。

  可是因为朝阳公主是皇上的掌上明珠,所以,皇上与皇后同行。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朝阳公主多么得宠。

  毕竟前朝有很多例子,有时候皇帝娶皇后,皇帝都不会亲自迎接,而是会派身边信任的大臣去迎接皇后,到了皇宫之后,皇上才会露面。

  所以皇帝亲自送公主出嫁,简直是千年难得一遇。

  十里红妆,普天同庆。

  家家户户闭门歇业半天,拥挤在道路两旁,等待看着壮观的迎亲队伍,也为了一睹天子的容颜。

  皇后娘娘陪着皇上坐在金銮驾上,看着道路两侧物阜民丰的景象,忍不住的对侧面的丈夫说的,“皇上,您看老百姓的日子过的是真的好,多亏了皇上治国有方,看看这些商户们,宁愿闭门歇业,都要一睹皇帝的风采呢!”

  皇帝今日本来就高兴。

  听到皇后娘娘的奉承话,自然更是喜上加喜,“只是可惜了老二不在。”

  正因为睿王不在,所以皇帝才不得不将关禁闭的宁王拎出来,和贤王一起护送公主出嫁。

  皇后娘娘笑了笑,“不过,老二平日里那么疼爱朝阳,此时此刻肯定也在远方为朝阳祝福呢。”

  皇上拍了拍皇后娘娘的手背,“两个孩子从小就是在你跟前长大的,感情肯定要比其他孩子好一些,你能把朝阳照顾的如此甚好,朕,其实一直都是念着你的情呢。”

  皇后娘娘一愣,眼泪都快要掉了下来,“皇上千万别这么说,当初把上在襁褓中的朝阳送到臣妾宫殿的时候,臣妾就已经把朝阳当成自己的亲闺女了,臣妾看着朝阳从那么小的一个小团子长成这么大的漂亮姑娘,臣妾也欢喜的很,如今姑娘都要出嫁了,看来,臣妾是真的年纪大了啊。”

  皇帝笑着说,“大喜之日说这些做什么?论起年纪,朕还比皇后大两岁呢,皇后说自己年纪大,那朕岂不是也要承认自己年纪大了?”

  皇后娘娘连忙又说了两句好听话。

  目光又落在了队伍最前面带路的驸马身上,“驸马爷为人正直仪表堂堂,平西侯夫妻也是慈祥可亲之人,我们的小朝阳嫁到沈家,一定会幸福圆满。”

  皇上点点头,“会的,一定会的。”

  皇后娘娘想到什么,眼珠子一转,“今日,老大会不会到?”

  皇上脸色暗了暗,“他要是个懂事的,亲妹妹成亲,自然会到,再说朝阳还经常在我面前说他的好话,他要是不到,这辈子也休想再见朕了。”

  这话说的已经不算开心了,皇后娘娘讪讪的拿起手帕假装擦了擦脸。

  有些后悔自己提起了这个话题。

  就在皇帝的九龙銮驾路过一处宽敞的拱桥之上时。

  人群中忽然传出一阵骚乱。

  宁王和贤王立刻紧紧护住銮驾,“前方何人在喧哗,何事在喧闹?”

  隐藏在两侧的锦衣卫,就要出手。

  结果还没有动。

  腰间就被顶上了匕首。

  可秦九月的人手终究是不够用的,还是有数百个锦衣卫将銮驾团团围住,密不透风。

  迎亲队伍的正前方,突然开辟出了一条宽阔的路。

  路的尽头。

  有一群人,慢慢的朝着这边走来。

  沈毅眯了眯眼睛,余光扫了扫周围,在心里默念了一句抱歉。

  皇帝生气地拍了拍扶手,“到底是怎么回事?耽误了公主出嫁的吉时,不怕朕砍了他们!”

  贤王说道,“父皇请息怒,儿臣前去看看。”

  宁王也要策马过去。

  贤王连忙说道,“三哥,你还是在这里守着父皇和母后吧。”

  宁王这才不情不愿的拉住马缰绳。

  一群人来到迎亲队伍前面。

  扑通跪下来。

  尘土纷飞。

  贤王已经来到沈毅旁边,“这是怎么一回事?”

  沈毅摇了摇头。

  贤王在马上,趾高气昂的问道,“你们知不知道今日是什么日子?你们到底想干什么?”

  陈阿旦吞了吞口水,结巴了半晌,一只手紧紧的捏着大腿上的软肉,这才大声说出来,“各位爷,我们要告御状,我们要状告当今威宁侯!”

  贤王眼前一亮,“你们说什么?”

  陈阿旦重复了一遍。

  贤王只觉得自己心里在蠢蠢欲动,他两只手紧紧的握着马缰绳,手心里已经出了一层汗水,那是激动和喜悦的。

  他喉结滚了滚,迫不及待的说道,“你们稍等我。”

  贤王迅速转过马头。

  朝着金銮驾飞奔而去。

  皇帝看到老四去而复返,“发生什么事了?”

  贤王看了看宁王以后,然后对皇帝说道,“父皇,他们要告御状,要状告威宁侯。”

  皇帝冷哼了一声,“岂有此理,告御状也不能挑在今日之时,把他们拉下去!”

  贤王一脸为难的说道,“父皇,这么多的百姓都看着呢,恐怕……”

  经过贤王的提醒。

  皇帝抬眸看了看路两边,一层又一层的百姓,深吸一口气,“这样,老三你护送迎亲队伍去平西侯府,老四你随朕留下处理这件事。”

  兵分两路。

  沈毅犹豫一番后,继续带着新娘朝着平西侯府跑去。

  而现在所有看热闹的百姓们的注意力全部被跪在地上的那群人吸引。

  谁都忘记了今天其实是皇帝的女儿成亲的日子。

  反而在纷纷议论。

  “告御状啊!多少年没有出现过告御状了,我记得上一次还是十多年前嘞。”

  “话说,告御状是不是要走钉床?”

  “是呀,十多年前的那一个,走过钉床以后,脚底板都扎穿了,那血就跟不要钱似的哗啦啦的往外流着,听说那人告完御状之后,双脚就废了,再也没办法走路了。”

  “你们这些年轻人呀,就是没见识,我老头子活了六十年了,四十多年前我有幸见过一次,那会儿告御状不是走钉床,是滚钉床,一个人要在钉床上滚完二十八圈,才可到皇帝面前回话,很多人还没有滚完就已经死了,以至于再也没人敢告御状,是先帝圣明,想广开言路,将滚钉床改成了走钉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