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古代的报纸
作者:万岁儿      更新:2022-06-07 05:38      字数:2451
  每次提起老二的婚事,来来回回就是这几句车轱辘话。

  说的也烦,听的也烦。

  可却不得不说,也不得不听。

  平西侯也有些犯愁,“这孩子,看起来最省事,结果最不省事。”

  听到自己儿子被挑刺。

  侯夫人心里肯定不悦,“话也不能这么说,除了亲事之外,老二哪里需要咱们操心了?”

  平西侯哼了一声,“真希望婚事也不用操心。”

  侯夫人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也知道自己相公的心思。

  将牛角梳放下来,慢慢的走到床前,双手轻轻的揉捏在平西侯的肩膀上。

  一天疲惫的身子,瞬间变得舒畅了很多。

  平西侯抬起手拍了拍自己肩膀上的手,“不用,你一天一天的也不轻松,赶紧睡吧。”

  侯夫人微微的笑出声,“和侯爷相比,我这算什么呢?儿孙自有儿孙福!兴许老二的缘分还未到,也不能太着急了,我们当父母的天生就是欠孩子的,这事儿我来操心,你就别操心了。”

  平西侯失笑,“说的就跟儿子不是我儿子似的。”

  他一手握住夫人的手腕。

  把人按在了床上,“别按了,赶紧睡吧。”

  侯夫人嗯了一声。

  脱掉外面的衣袍,躺在了床上,“侯爷,有时候真的觉得在京城的日子还不如那些年在外面的苦日子来的自在。”

  平西侯翻了个身。

  抱住了夫人。

  手掌在夫人的身后轻轻的摩挲着,“话是如此,可若是带上你和孩子们回去过那种苦日子,我是万万不能同意的,哪有十全十美的日子呢?人嘛,总要带着些缺憾和遗憾生活下去,鱼和熊掌自古以来不可兼得。”

  道理都明白。

  可一遇到事情还是忍不住的想要唠叨,唠叨上几句,似乎就可以将心中的一点点不满,稍稍的压一压。

  侯夫人嗯了一声,“我晓得了,赶快睡吧。”

  夫妻俩深深的睡去。

  一夜无话。

  ——

  狮子巷。

  江谨言一夜未归。

  早上。

  秦九月一大早起来做了早饭,让江州吃饱了以后,拎着餐盒去了大理寺。

  明珠从屋顶上跳下来,秦九月招呼她一起过来吃饭。

  起初的时候,明珠还有些拘谨,不过看秦九月是真心邀请,一番思想斗争之后也坐在了饭桌前。

  秦九月今天一大早起来做的灌汤包,皮薄汁多,咬一口,半口的肉馅,半口的汤汁,让人唇齿留香,一大早吃这么一顿饭,简直一整天的心情都跟着变的好起来。

  明珠好久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了。

  忍不住满足的眯了眯眼睛,“多谢主人。”

  秦九月将嘴里的包子咽下去,“你以后不要叫我主人,唯恐别人不知道咱们两个什么关系?你就叫我九月。”

  明珠一脸惶恐的说道,“这太越矩了,既然如此,那我以后叫你夫人。”

  秦九月耸了耸肩膀,随便她了。

  只要不叫主人,叫什么秦九月都能接受。

  饭后。

  明珠很识趣的收拾了饭桌,然后就被秦九月喊了过去,“明珠,你快些过来帮我研磨。”

  明珠快步走了过去,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问,默默的拿起墨,无声地开始研磨。

  秦九月随便从江谨言的一摞书中抽出了一本。

  之后又随便翻开了一页。

  按照那页上的内容,将自己的木雕排放起来。

  她事先有先见之明。

  对于一些之乎者也等常用的字,都特意雕刻了十几份。

  因为木雕是反着来的,所以排放的时候也费了些力气,不过和抄书比起来,这就不算什么了。

  等到秦九月摆放好了一整页书本上的内容之后,明珠那边研好磨了。

  扭头喊了一声夫人。

  秦九月直接端起了磨盘,将一块棉布扎成了结结实实的小拳头,中间系了一根线,一头被秦九月用手指捏住,另一头则是被秦九月浸染在了墨盘中。

  白色的布瞬间变黑了。

  明珠压根不知道秦九月要做什么,控制不住自己好奇心的站在一旁,仔仔细细的观看着。

  然后他就看到秦九月将小拳头大小的布拿起来,一点一点的擦拭过桌子上的一排木头雕刻的不知道什么东西。

  全部擦拭完毕之后,就见秦九月拿了一张空白的宣纸,在上面轻轻一铺。

  之后又拿出一块木板从上到下的按压过去。

  眨眼间的功夫。

  秦九月已经揭开了宣纸。

  拎在手里轻轻的吹了一下,然后展示给明珠看。

  明珠目瞪口呆。

  根本无法想象这瞬间的功夫,竟然可以将一张大大的宣纸上面布满蝇头小楷。

  她好奇的上前走了两步,接过那张纸反复的盯着看了看,“这是…是什么东西?”

  明珠的好奇让秦九月觉得自己成功了,“我相公在大理寺当值,经常需要抄书到深更半夜,所以我就想出了这么一个法子,可以解放双手,你看怎么样?”

  明珠连连点头,目光里充满着称赞,“很好,你是怎么想到的?”

  秦九月笑而不语。

  半晌之后才模棱两可的给出一个答案,“是我相公之前在书里看到过。”

  明珠恍然大悟,“那夫人你也很厉害了,能够完完全全的复刻下来。”

  秦九月笑着看了看宣纸上面的内容,差强人意。

  如果字体能够更小一些就好了。

  不过现在的木雕字大小已经是木雕师父的看家本领了,如果自己要求更小一些,恐怕木雕师父不会接自己的这笔生意。

  秦九月盯着那磨盘。

  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了一个主意。

  她何不利用这门印刷术,来为自己谋取利益呢?

  脑海中瞬间闪过了一个想法。

  报纸!

  她可以做报纸。

  平日里刊登一些奇闻异事,或一些连载话本,还可以特地在报纸上开辟出一个版面,接广告。

  比如说,哪个大户人家要招收小厮招收丫鬟招收奶娘,又或者是哪一户人家丢了贵重的东西,再或者是上面时不时发布的一些律例。

  现在,说书人是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接触到的连载性的话本的唯一方式,而听书需要的银子,却是很多人舍不得拿出的。

  加上,一旦到了说书亭子,就不仅仅是在说书上花银子,偶尔来来往往的卖炒货的,也是一笔巨大花销。

  听书的终究是占了少数。

  听完之后想要找人来探讨一下接下来的剧情,可能都会因为信息不对称产生分歧。

  报纸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