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一举多得
作者:金九月      更新:2022-06-06 14:37      字数:2496
  长孙渊独自内院里等候,发现这庭院才不过几日没见,花草就茂盛了不少。想到花草长势随主人,长孙渊不由得笑了笑。

  内院还有个养鱼的池子,桌子就在池子边,那鱼察觉有人,都游过来讨食。

  长孙渊看了下四周,发现一个放鱼饵的篮子,便拿过来洒了点,“看在你们是华明月养的鱼的份上,本太子就赏你们点吃的。”

  那些鱼嘴巴一张一合,全然不理解长孙渊有多高抬贵手。

  “太子爷,早茶来了。”

  绿妩带着人将华明月备好的早茶茶点一一放到桌上。

  华明月在旁一本正经介绍道:“这是水晶虾饺、豆豉蒸凤爪、金钱肚、萝卜糕、牛肉肠粉,喝的有普洱茶、菊花茶、铁观音、菊洱茶。这些都是本公主府最新出品的,来源于江南一带盛行的早茶。”

  华明月前世做任务的时候,伪装过一次厨师,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粤式早茶,尝试了许久,现在终于有了样子。

  而按照时间推测,粤式早茶是晚清才传入京城的,所以长孙渊这个土包子肯定还没吃过。

  华明月笑眯眯道:“请太子爷品用。”

  长孙渊看着样式精致,闻起来鲜香的茶点,还真是胃口大开,拿起筷子一一尝了尝,不由得点头。

  “很不错。”

  华明月替他斟了杯普洱茶,“喝喝看。”

  长孙渊喝了口,又自己换成了菊花茶,点了点头,看着她道:“看得出公主对我确实很用心,不过本太子更喜欢配菊花茶,记住了。”

  长孙渊说完,又非常臭屁地吃了起来,看得出他最喜欢的还是金钱肚,吃了好几口。

  华明月见他吃得高兴,也不跟他计较,坐下来一起吃,也让绿妩他们去厨房拿其它的,不必伺候。

  柯祥已经熟悉了华明月的随意,开口道:“那你们就下去我,有我和绿妩伺候着主子就行。”

  其他人退下。

  长孙渊和华明月胃口都不错,眨眼就将东西吃完了。

  长孙渊吃完对柯祥来了句,“派个人到我府上,也教教我府里的厨子。往后公主要有什么新的法子,太子府也得有。”

  华明月笑着道:“晚点再派人过去,我还有烧麦、流沙包、豆豉排骨之类的没做,还有一些花茶,到时候你再尝尝。”

  长孙渊点头,眸中衔着笑意,“也好,本太子就每天来你这里尝尝好了。”

  华明月很给面子,“那就辛苦太子爷啦。”

  长孙渊此时再看公主府的一花一草,似乎都因为华明月的缘故添上了暖意,有些让人手不出的眷恋。

  “太子爷,皇上有旨,要您立刻进宫。”柯老总管匆匆而来。

  长孙渊神情严肃,起身就要出去,却被华明月拦下,“等等,我有东西,你帮我带进宫给皇上。”

  “什么东西?”

  得了华明月示意的绿妩和柯祥很快小跑回来,将两个像是饭盒的篮子递给长孙渊。

  绿妩笑着道:“太子爷,这是我们小姐特地为皇上准备的,您可得小心些。”

  华明月悄声在柯老总管耳旁说了几句话。

  柯总管连连点头。

  长孙渊疑惑地想打开看看,却被明月催促,“好了,赶紧进宫吧,别耽误是时辰。”

  柯老总管当即接过篮子,又派了两个机灵的小太监提着,一起跟着长孙渊进宫。

  长孙渊到的时候,天玺帝也正好在用膳,还是往常的海参小米粥和十几样宫廷御厨小菜,两人正准备说话,就见王常将几样茶点放到了天玺帝面前。

  天玺帝见着也新鲜。

  王常笑着道:“这些是太子爷带进宫的,想让皇上尝尝,都还热着呢。”

  天玺帝意外看向长孙渊。

  长孙渊道:“儿臣不敢贪功,这些是承平公主做的,颇有些新意,父皇不妨尝尝看。”

  天玺帝一样试了一口,严肃的神情稍缓,浅笑着道:“承平公主有心了,做得不错,尤其是这道,叫……”

  长孙渊道:“金钱肚。”

  “嗯,味道好,名字取得也好。”天玺帝正眼看向长孙渊,“你跟朕的口味颇为相似,也喜欢这个吧。”

  “确如父皇所料。”

  天玺帝笑着道:“朕还不了解你吗?太子也有心了。”

  长孙渊浅浅笑了笑。

  王常当即道:“除了这些,公主还准备了蛋糕和冰淇淋,都让御厨收着呢,等皇上您随时吩咐。”

  天玺帝开怀笑了下,道:“她还记得。先收着吧,晌午的时候提醒朕。”

  “是。”

  王常见识了天玺帝自昨晚就是沉怒的脸,如今见他龙心颇悦,甚至罕见地对太子露出父子之情,心里对华明月不由得生出佩服,这承平公主着实是懂皇上啊,三番两次都能左右皇上的心情,有她帮着太子,太子的胜算就更大了。

  天玺帝吃得不错,本想回御书房的打算也改了,“太子,跟朕去御花园走走吧。”

  “是。”

  天玺帝到了御花园,看着满庭的芬芳,开口道:“这花有常开日,人无再少年啊。最近朕时常觉得力不从心,这次从白云观回来,越发有这种感觉。太子,朕知道你的打算,你有意在白云观安排一切,就是想让朕放弃周正壬。他位列太傅已有二十余年,又是你的帝师,也是朕的左膀右臂。”

  长孙渊道:“如果父皇想既往不咎,儿臣也不会反对。”

  天玺帝摇头,道:“在你进宫前,朕命人去周正壬家里搜查过,确实有几份扣下来的奏折,其中一份正是包如忠的。”

  “如此便是证据确凿了。”

  “可周正壬对朕说,这份奏折他根本从未见过,是有人为了栽赃他,偷偷放进去的。”天玺帝说完看向长孙渊,“你信他所说吗?”

  长孙渊道:“这份奏折十分关键,以周太傅的为人,未必不可信。”

  天玺帝笑了下,“朕也这么想过。如果这份奏折真的如周正壬所说,是有人蓄意陷害他所放,那这个布局的人心机实在可怕。远筹帷幄多年是一方面,这份奏折就能让包如忠的后人与周正壬离心,背叛只是迟早的事,而这布局的人说是坐收渔翁之利也不为过。”

  天玺帝没说的是,如果这布局的人是太子的话,一旦彻查翻案,甚至还能得到包芊芊等人的忠心报效,可谓一举多得。

  长孙渊神色平静,因为他确信自己这些年没有留下任何破绽。

  长孙渊垂下眸,掩着眸中的锐利冰冷,淡淡道:“既然如此,父皇何不彻查此事?如此也能给周太傅清白。”

  天玺帝拍了拍长孙渊的肩膀,“你相信周太傅是清白的?”

  长孙渊正要说话,忽然淑皇后带着长孙文匆匆赶来,插话道:“他当然不相信,我看罪魁祸首就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