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来自前辈的鼓励
作者:蓝火机      更新:2022-06-06 12:33      字数:3368
  穿越者抄诗,并不是一件稀奇的事。

  甚至于说,这算是穿越者的必备技能之一。

  杨默想了想,自己前世看的网文并不多,但所有历史文中都有抄诗的桥段。

  莫说是小说里,就算是在现实里,自己也曾抄过,而且还是抄的李白的。

  但自己只抄了一首,而且还经过当事人同意了。

  这能叫抄袭么?这叫借兄弟的东西!

  可即便如此,杨默有时面对李白的时候,也略微有些尴尬。

  毕竟自己没办法还,在这一世那首花想衣裳云想容,已经打上了他杨默的标签。

  但眼前这个叫做宋之问的,没当穿越者前,比穿越者还无耻——为了一首诗,可以把自己的亲外甥杀了。

  当了穿越者之后,简直已经不能用无耻来形容了。

  不仅堂而皇之的将所有的自己知道的诗全都据为己有,还他妈的印成书,随身携带。

  最不要脸的是居然还大言不惭的写上诗仙诗集。

  看着他洋洋得意,甚至还十分做作的给旁人讲述作这首诗时自己的心境,连李白都感觉到恶心。

  如此小人行径,已然让李白动了杀心。

  王勃和骆宾王等人,乃是诗坛前辈,尤其是英年早逝的王勃,李白每每读起王勃的文集来,总是忍不住扼腕叹息。

  宋之问居然如此恬不知耻的将王勃的诗词据为己有,让李白心中的怒火慢慢的烧了起来。

  庭院内的四首诗早就从王府传到了门外的文人手中。

  北隋有很多有趣的,约定成俗的传统。

  虽然现在已经有了科举,但科举之制还不到三十年,很多官员还都是靠着举荐的形式。

  这也是严嵩为什么能够不通过科举就可以登堂拜相,却也几乎没人反对的原因之一。

  在这种大环境下,就催生出很多听起来很奇葩的自荐方式。

  比如今日,太原王家的老太君七十大寿,城内没有通过科举取得功名的士子文人们,就相邀前来祝寿。

  他们也进不去庭院里,更见不到王老太君。

  只是把自己写的祝寿贺词当做贺礼交到门口的礼房,然后恭敬的冲王家大门行一礼。

  门房给点小回礼,贺寿之事就算结束了。

  这些祝寿贺词会搜集起来,由专人整理,然后挑选出上等的贺词来,在寿宴的酒会上当众诵读。

  得到赞赏最多的,主人家就会马上将他请进来赴宴。

  席间再出些助兴的题目考一考他,如果真有本事,自然会有人举荐做官。

  对于举荐的人,朝廷会有嘉奖,世林中也会传一个礼贤下士的好名声。

  至于说被举荐的人,更是一步登天,从此还有了靠山,乃是两全其美的事。

  因此这些前来贺寿的文人极多,几乎整个太原城内的落魄文人都齐聚于斯。

  看到庭院里有诗词传出来,互相浏览了一番,先是惊叹,而后失落,最后摇头叹息,自愧不如。

  不少人更是心灰意冷,庭院之中有这等诗词,自己的那些贺寿诗只怕入不得主人家的法眼了。

  但依旧有不死心的,上前询问这些诗是谁人所做。

  自然有家丁将庭院里发生的事看的一清二楚,眼见得那么多文人秀才来问自己,不免有些得意,口若悬河的将前因后果说了一遍。

  众人一听说这四首诗乃是平阳来的诗仙所写,而且还要和李白比试,全都起了好奇心。

  有人暗地里叫了一声“此等文坛盛举,我等若是不亲眼瞧一瞧,岂不是白来世间走一遭?”

  有一个人起哄,其他人必然会跟上。

  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想亲眼见一见这个平阳诗圣宋之问。

  还有脑袋活泛的心想“宋先生来太原,终究是势单力薄,李白那小子略有薄名,也算是有些才气,也有人传他诗仙之名,今日宋先生与她比试,以那四首诗之才学,此番比试日后定当传遍天下,甚至能够青史留名。”

  “若是此番我能助先生一臂之力,待全了他的诗仙之名,在央求他收我为弟子,诗仙弟子,当官发财岂不是手到擒来?”

  今天能来这里的文人,基本上都是奔着飞黄腾达的心思来的。

  想要攀附宋之问的人也不在少数,他们回过味来,也都嚷嚷着要进去见证诗仙争霸。

  外面吵吵嚷嚷,庭院里面自然是听的清清楚楚。

  “门外何事喧哗?”

  王开见母亲脸上的笑容很淡,以为是被外面的声音吵到了,心中十分不高兴,质问下人起来。

  “回老爷的话,乃是门外士子文人们听说宋先生要与李公子比诗,他们全都想要进来瞧一瞧。”

  家丁见王开脸色难看,吓的浑身发抖。

  “胡说八道,什么比诗!”

  王开马上明白,肯定是手下这帮家伙多嘴,把庭院里的事传了出去。

  这种事自然是瞒不住,也不可能瞒的。

  只是把俩人给母亲写祝寿词说成比诗,不知道的还以为他王家如此高看俩人,这等重要的场合,成了他们扬名的场地,自是王开不愿意看到的。

  “赶出去,赶出去,统统都赶”

  赶走的走字还没有说完,沉默了好一会的老夫人开口制止了他“开儿”

  王开赶紧走到王老夫人身边,躬身道“母亲”

  “都当爹的人了,还那么存不住气。”

  王老夫人说了一句,王开赶紧道“母亲教训的只是这些人”

  王老夫人则抬起手来制止他,随后转头看向一旁的杨默笑道“杨公子,你听完宋先生的诗作,有何感想?”

  “诗是好诗,人却不是什么好人。”

  杨默一愣神,不知道为何王老夫人和自己儿子说着说着话,却突然把自己拉进来。

  略微思索一下,直接开撕。

  老子来到这个世界那么久,多少次可以抄诗装逼的机会都忍住了。

  只抄了一首,还是自家兄弟的。

  你个姓宋的,着实是太不要脸了。

  不仅不要脸,还压根不给自己这等没有文学基础的穿越者留活路。

  听到这话,王老夫人眼中神采一闪。

  宋之问的脸色极其难看,柴绍则道“怎么,杨默,宋先生的才学,让你自愧不如,开始恼羞成怒了不成?”

  “你们可敢和宋先生比试一番?”

  李白最是见不得别人嚣张跋扈,见他居然要比诗,正要开口,却被杨默拦住。

  李秀宁见到他这个动作,唯恐他出丑,赶紧上前道“今日乃是老夫人的寿诞,柴世兄这般咄咄逼人,岂不是败了老夫人的兴致。”

  “秀宁你!”

  眼见得李秀宁出来救场,如此偏向杨默。

  自己和她从小一起长大,她都从未这般关心过自己。

  一个认识不到三个多月的落魄宗室,她居然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这般袒护。

  柴绍怒不可遏,但她说的又是事实。

  想要打压杨默,还需要王老夫人首肯才行。

  毕竟这里是人家的主场,王老夫人又是今日的寿星,绝对的主角。

  她若是说不站自己这边,比诗什么的根本就是妄想。

  王老夫人见杨默拦住李白,面色如常,也以为他有些怕了。

  略微思索了一番,端坐在椅子上,拄着龙头拐杖,看向杨默道“说到诗词之趣,倒是让老身想到了许多往日。”

  “更是让老身,想起了几十年前赠给一个老友的诗。”

  耳听得母亲说起了从前,王开十分的诧异。

  今天的老母有些不正常,从一开始他就察觉到了。

  母亲从来都没有给他说过以前的事,更不曾听说母亲居然还写过诗。

  庭院众人也都心生好奇,在场的这些人中,上了年纪的大多知道,眼前这位老夫人年轻时,是个奇女子,可奇在哪里却并没有多少人知晓。

  “老夫人,是什么诗?”

  李秀宁见王老夫人把话题转走,更是主动搭话,心里稍微有些宽心。

  至少杨默不用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出丑了。

  “老身一把年纪了,说出来未免让人笑话。”

  王老夫人慈眉善目的笑了笑,摆了摆手“若是写,还是能写的。”

  王开对自己母亲写的诗也十分的好奇,眼见得她如此有兴致,赶紧吩咐“笔墨纸砚!”

  马上有人端过来,更是将桌椅摆好。

  王老夫人拿起毛笔,正要抬笔,忽而看向旁边一直没有说话的盖聂“劳烦这位先生唱喝。”

  盖聂忽然被点名,虽然有些意外,但也只是嗯了一声,而后走到一旁。

  抬手、落笔,老夫人虽然年迈,但力气却不滞。

  盖聂微微愣神,看着不怎么熟悉的字体,努力分辨。

  “老大那堪说。似而今、陈王臭味,孙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

  盖聂的声音低沉有力,平淡中带着三分狂傲,配着这首词,很有味道。

  众人更惊讶的是,王老夫人一个弱女子,居然会写出这等男子豪放之词来。

  不及思考,盖聂的声音又响起“问公子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

  读到这里,盖聂猛然愣住,看着纸上的诗句,眼神变了又变。

  王老夫人看向杨默,沉声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杨默瞬间呆住,看向王老夫人一脸的不可思议!

  这是辛弃疾的词!

  难道这位王老夫人也是?

  “敢问老夫人,这位老友是?”

  李秀宁也被这首词的豪迈之气所感染,心中不免心生感慨,嘴上忍不住问道。

  “那位老友,乃是我北隋高祖武皇帝,送他这首词时,他还只是个落魄宗室。”

  王老夫人握住李秀宁的手,说的极其轻描淡写。

  全场骇然,难怪老一辈传言王家老夫人深不可测,万没有想到,居然还曾救济过落魄的高祖武皇帝。

  杨默了然了,他全都明白过来。

  为何老夫人会对自己如此高看,也明白为何老夫人如此对自己照顾有加。

  同时他也明白了,老夫人为何要写这首诗的目的。

  这是要鼓励自己,此间虽然有诸多名臣将相穿越过来,但不要害怕,自己的身份已经决定无法避免与他们打交道。

  那就干脆不要有任何的顾及,和他们正大光明的斗上一斗,也不枉穿越一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