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贤儿怎么做到的?
作者:初二女生      更新:2022-06-06 10:55      字数:2176
  天下间任何一个母亲,对自己的儿子的要求,都是那么简单,不求儿子有多大的能耐,只求他平平安安。

  李二安慰道:“观音婢,贤儿的能耐可大着呢,你也看到了,贤儿武艺超凡,只要朕不让他去战场杀敌,谁能奈何他?”

  “再说了,有朕在朝中护着他,随他怎么折腾,这可比你把他困在宫里强多了,贤儿那性子你也知道,你关的住他吗?”

  听到李二所说,长孙皇后翻红的眼眶也渐渐好了一些,她想把贤儿留在宫里,贤儿还真的不一定乐意。

  唉!

  长孙皇后叹了一口气,道:“罢了,贤儿此时身在长安,我能经常见到他就很开心了,二郎,你要向我保证,绝对不能让贤儿踏入战场半步!”

  李二听后,沉声道:“观音婢,贤儿大才,并非只有军事上的,朕一定会给他一个发挥自己才能的舞台,至于上战场,朕尽量吧……”

  与长孙皇后不同,李二可是一位铁血皇帝,从战场上一路杀上来的,在他的心里,男儿志在四方,还是要上战场杀敌的。

  不过,因为对李贤的亏欠,李二打心底里也不希望李贤再离开他身边,不过,从李贤的种种表现来看,他还是喜欢领兵打仗!

  罢了!

  先让他做海军统帅,海军在大唐可是不存在的,等李贤真的组建出来,那也是半年后,而能够在海上巡逻、灭海盗,又不知道要什么时候了。

  “陛下,我也知道贤儿是个大才,他志在四方,咱们这大唐的万里江山,都不一定困得住他,他未来,可能还要开疆扩土,可是我一想到他这么多年在外漂泊,我心里不是滋味,呜呜……”

  观音婢说着,又哭了起来。

  李二安慰道:“观音婢,朕保证,有朝一日,贤儿若要出征,必有大军相随,若他遇险,满朝文武,必然出兵相救!”

  “恩,二郎,明日让贤儿入宫吧!”

  长孙皇后再次止住眼泪,轻声说道。

  “呵呵!观音婢,虞世南已经给贤儿准备好官服了,明日贤儿要来上早朝,到时,朕就不让他走了,直接带到你这里来,陪你说话聊天!”

  李二笑着说道。

  “哼!这还差不多,以后贤儿下了早朝,都要来我这里!”

  长孙皇后冷声道。

  李二笑着说道:“呵呵!观音婢,朕是没有任何意见的,只怕来的多了,贤儿就怕你了,万一他早朝都不来了,怎么办。”

  长孙皇后听后,道:“贤儿若是不上早朝,我就去宫外见他。”

  呵呵……

  李二和长孙皇后越聊越开心,此时,宫外传来太监奸细的声音。

  “陛下!礼部尚书虞世南求见!”

  太监道。

  恩?

  听到虞世南在这个时候求见,李二眉头紧皱,莫不是贤儿那边又出事了?

  “让他进来吧!”

  李二沉声道。

  长孙皇后也没有回避,毕竟,她也担心是贤儿与礼部的官员发生了什么冲突。

  虞世南走入神龙殿,看到长孙皇后也在,急忙行礼道:“微臣见过陛下,见过皇后娘娘!”

  “虞尚书起来吧,这么晚了入宫来见朕,所为何事?”

  李二沉声问道。

  虞世南面色阴沉如水,虽然在路上都想好怎么说了,不过,到了这神龙殿,他还是有些犹豫,毕竟李贤今日所说,太过惊世骇俗,必将改变大唐现有的局势!

  恩?

  看到虞世南跪在那里,一言不发,眉头都快要紧皱到一起了,李二沉声问道:“虞世南,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虞世南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道:“陛下,臣提议,彻底废除举荐制!以后,我大唐选拔贤才,以科举制为主!”

  恩!

  李二听到虞世南所说,震惊到不能说话了,他记得,自己曾经跟他商量过此事,被他一口回绝了!

  还跟自己说了许多废除举荐制之后的坏处,他怎么突然又支持了?

  “虞尚书,朕怎么记得,你以前是拒绝废除举荐制的,为何现在又支持了?”

  李二问道。

  虞世南头都没抬,眼皮子却要翻到天上去了,心道,陛下,你要是这么玩的话,可就没啥意思了!

  这废除举荐制的事情,不是你让大皇子跟我们说的吗?而且,还把事情的严重性和对礼部的好处都说了出来,我们能不答应吗?

  不过,李二不点破,他也不敢点破,只能顺着李二的意思去说。

  虞世南道:“陛下,这事多亏了李侍郎,他将举荐制的坏处与我礼部官员说了一遍,我等都觉得他说的有理,因此,提议废除举荐制!”

  恩!

  是贤儿把他给说服的!

  贤儿是怎么做到的?礼部的这群人,又臭又硬,自己平日里没少受他们的气,贤儿刚到礼部,就把他们给拿下了?

  “贤儿还说什么了?”

  李二问道。

  “回禀陛下,李侍郎还说,废除举荐制之后,要完全的推行科举制,而且,因为南北学子文化差异,北方学子大多不如南方学子,因此,科举时,容易出现取仕都是南方学子的局面。”

  “李侍郎还说,若是每次都只取仕南方学子,那我大唐难道只有南方的半壁江山吗?因此,北方学子也要取仕,而且,还要与南方学子一样多,这样才能让北方人更有学习的积极性,人才也就越来越多!”

  “因此,李侍郎提议科举分为南北榜,也就是南方学子和北方学子分别取仕,然后,在进行一次殿试,由陛下出题,然后钦点状元、榜眼、探花!”

  “如此一来,学子们在朝堂之上比试,陛下钦点,他们都心服口服,即便状元、榜眼、探花都是南方学子或者北方学子,另一方也不好说什么!”

  虞世南沉声道。

  恩!

  此时,李二的眼中满是惊喜之色,先前,李贤提议将启蒙书籍统一,就是为了将各地的文化差异统一,以此来确保科举录取人才的公正性。

  但是,这没有个十年八年,是不可能完成的,贤儿倒好,直接就把这个问题给坚决了!

  如此一来,前期就用南榜北榜取仕,到了后期,南北文化差异减少,人才就会越来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