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成事
作者:一雨      更新:2022-06-06 08:38      字数:2125
  “回夫人,是那些被辞退的短工在闹事。”

  苏婉纯眉头都没动一下,陈氏反而炸了,“背后碎嘴,说东家闲话坏人名声,被辞退难道不是应当?竟然还敢闹事,反了他们了1

  她似乎下一刻就要让护卫出去将人轰走,却被苏婉纯给拦祝

  “这等不知好歹的人,你恼他们反倒是气着了自己,又是何必。”苏婉纯早有预料,按住了陈氏之后,转过头问玉英,“随行哪儿去了?”

  “在外头呢。”

  若不是随行在外头处理,那些人几乎都要闯到宅子里来了。

  到时候惊扰了冲撞了苏婉纯跟陈氏才是大事。

  “那就让他处理好了。”

  苏婉纯示意丫头们继续干活儿,外头的动静就像是没听见似的。

  “他毕竟是家奴,你就不怕他压不住人?”陈氏不太理解苏婉纯为何如此心大。

  若随行处理不好,这件事闹大了可不好收常

  她是可以强硬手段压下去,但苏婉纯毕竟是要在这里住下的,当真撕破了脸反倒是不妙。

  苏婉纯摆了摆手,“他是我提拔上来的管事,这点事情都处理不好,直接回来干伺候人的活儿算了,还做什么管事?”

  但凡是提拔成了大管事的,无一不是要独当一面的人物。

  若一点事情都处理不好需要苏婉纯亲力亲为,那她要管事来做什么?白得月钱么?

  陈氏了然的点了点头,虽然同意苏婉纯的说辞,但那随行还是个后生小子呢,难道真有这本事?

  若压不住人,闹得不可收拾了该如何是好?

  “他收拾不了还有村长,若村长也压不住人,那这作坊不要也罢,想找短工还不容易。”

  祥林村不行,她大可以将作坊开到别的村里去,就是远了些而已。

  这里的村民既然不知道好歹,那她又何必分好处?

  到底是废了功夫建的作坊,苏婉纯说要舍弃却是轻飘飘的,像是舍弃一块废旧的抹布一般不放在心上。

  陈氏当真不知道她这是豁达好,还是心大好。

  不管旁人怎么想,苏婉纯都已经决定好了要这样做。

  用一个没费几个钱的作坊来验证随行是否真的能主事,苏婉纯认为这是一桩极为划算的买卖。

  没多长时间,鸡肉弄干净了,外头吵嚷的声音也渐渐小了下来。

  陈氏看向苏婉纯的眼神愈发的复杂。

  “走吧,咱们做饭去。”

  家里大厨房上是有烤箱的,因而烤鸡这回事儿,苏婉纯并不需要让人单独再弄烤架,倒是方便洁净。

  待到饭时,外头的人已经走了干净,随行想上前来回话,苏婉纯稳坐不动。

  直到玉英来回话,果园的人带着果子,打算来签契了,她才起身。

  “夫人,随行……”

  苏婉纯打断了她的话,淡淡道:“作坊有人闹事他料理就是了,没出大事无需回报到我这里来。”这是他的本分。

  不过头一次成事,苏婉纯认为还是需要奖赏的。

  于是下了令,给随行添了四季的月例,且准许他住到前院去。

  这就是正儿八经的承认了随行管事的身份,以后苏婉纯要贬他回来做伺候人的功夫也要费点儿事了。

  对正经有上进心的人而言,这是最好的奖赏,也说明了苏婉纯的态度。

  来的是方铁柱,他见了苏婉纯,立马起身稽首,“秦夫人。”

  “无需如此客气,坐吧。”

  契约的内容上回已经说过了,如今他没有异议便可以签下,苏婉纯估摸着,这两日的功夫他应当是去打听过了的,也没有要再多说的意思。

  寒暄了两句直奔正题,方铁柱没有对契约上的条款有多少异议,只是添了一条。

  “四季果子要独立定价。”

  真是办事的人,苏婉纯赞同的点了点头,“那是自然。”示意玉英将这一条添上去。

  契约签订了之后,她转过头来看向方铁柱,“是用白契,还是去衙门换成红契?”

  白契也是能用的,衙门是认的,但若是没有备案的话,契约这张纸丢了之后也没有对证,若是换成红契的话,就算丢了也没什么,左右衙门有存档。

  “还要去衙门?”方铁柱惊讶又无所适从,“我这……”

  他并不想跟衙门的人打交道。

  甚至于听见衙门的名号心里就慌了。

  理解他的心情,苏婉纯笑了笑,“你只需要说一句,自然有人去办。”

  方铁柱挣扎了好一会儿,还是道:“那……那就换成红契吧。”

  “好,你果子照常送,我这就派人去办事,不多两日的功夫,红契自然送到你手中。”

  话说完了,苏婉纯端起了茶水。

  “那我先回去了,果子还没摘完呢。”

  一晃半个月过去,县城的铺面跟作坊都已经开始运转,县城的生意是苏婉纯没有想到的红火。

  点心铺子便不提,肉干果脯都不是多难得的东西,早有人在卖,但坛子肉的生意却极好。

  小坛子一天百来坛都没有办法满足需求,苏婉纯无法,作坊的人就那么多,一天的供货也就这点儿了,只能让人规定限购。

  “夫人,王家湾打算新建窑,您瞧瞧要不要去看看?”

  “我记得他们的窑用的挺好的,烧出来的东西也够用,怎么还要新建?”苏婉纯有点意外。

  王家湾那边的瓷厂,生意也就一般,直到苏婉纯在那儿下单子才热闹起来。

  至此,规模也该是够的,忽然想到要扩张,苏婉纯心里有点疑惑。

  “夫人忘了,咱们不仅要了铺面的坛子用,更有要送到西北去的呢!一个窑虽然将将够用,但难免太赶了一些,里正说是为了避免到时候除了岔子耽误了咱们的事儿,所以宁愿如今费点功夫另外再起一窑。”

  玉英是打听清楚了才来回话的。

  苏婉纯忽然明白了,虽说这附近的瓷厂不多,但镇上没有县城却是有的,比王家湾瓷厂大的有的是,若他们耽误了功夫,苏婉纯大可以去县城订货,虽然说路上运输麻烦了一些,但架不住供货稳定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