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察觉
作者:一雨      更新:2022-06-06 08:33      字数:2110
  她与秦铮到底也没多少依赖村长一家的地方,自然不惧他们的为难。

  若真做的过分了……

  苏婉纯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她不欲为难人,但在家所学所看也不是白来的,定不会让人白白欺辱了去。

  秦铮从地里回来,肩上还扛着一大包东西,苏婉纯见了赶忙上前去,“这是什么?”想要接过,却被秦铮给避开了。

  他将肩上的袋子放下来,落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响声,一看便知道很重。

  “是豆种子。”

  见苏婉纯不解,他解释道:“我问了人,山里地荒,要种粮食,就得先肥地,种豆子是最好的,我便去买了些豆种子来。”

  这样碍…

  苏婉纯点了点头,对于种地的事情她一无所知,也没有开口再问什么,而是将打算添点心产量的事情同他说了,“这样一来,板车就得修修,这几日来来往往的,我已经觉着有些摇晃了。”

  原本便是秦铮匆忙做出来的,他也不是专门的木匠,做出来的东西有不足之处也是有的。

  秦铮却没有应下,他想了想,“若点心量加上去,能比得上镇上的点心铺子一天的产量了。”抬头看向苏婉纯,见她若有所思起来,秦铮笑了笑。

  她很聪慧,很多时候只是不习惯这里的生活方式而已,稍稍提点两句,便能通透了。

  果然,没过多久苏婉纯便追了上来,“你的意思,是在镇上开点心铺子?”

  这也不是不可行,只是如此一来的话,他们家的银钱便捉襟见肘了。

  秦铮把人拉到屋子里来算账,“我原本有一百两二十两银子的存款,除去开销与买地的银子,在加上最近赚的钱,咱们手里还有八十两多一点儿。”

  镇上的铺面价格大多在一百两到二百两之间,他们若买个地段不那么好,稍微小一些的铺面,再赚点钱也差不多够了。

  只是这样一来的话,别的方面就会困难一些。

  秦铮和苏婉纯都是能干的人,倒也不怕困难,只不过……

  “镇上的铺面不能租么?”只能买下来?

  显然没往这个方向想,秦铮愣了愣,“应当是可以租的,咱们得去寻摸寻摸。”

  到底还是苏婉纯的脑子灵活一些,想到了这一点后,她又道:“找个伢子寻摸吧。”人家干这一行的,办事应当比他们要妥帖许多。

  他们也不认识镇上三教九流的人,能求助的也只有季老。

  这事儿与其麻烦人帮忙,倒不如花点钱买便宜。

  秦铮也是这样想,“再去镇上时,我会去找伢子的。”

  可去镇上的日子却推迟了。

  无他,洞河镇苏府的夫人杨氏,竟亲自来了。

  杨氏乘着马车,一路打听着到了山脚下,马车是无论如何上不了山的,杨氏只能靠自己走上去。

  “可是秦家?”

  出门来迎的自是苏婉纯,她见着杨氏愣了愣,听明来意之后便将人请进来。

  “不过是小事而已,夫人不必亲自上门。”

  杨氏见着苏婉纯的脸,当场就愣住了,她呐呐道:“我苏府之名天下皆知,不好让一个不懂事的小丫头坏了,秦夫人放心,我已责罚过她,这事儿说到底,还是我治下不严的过错,还请夫人给一个赎罪的机会。”

  说到后头,她已经恢复了顺畅的言语,只是目光却落在苏婉纯身上,久久不能挪开。

  “夫人有这样的心当真难得,我依然不怪罪,更谈不上赎罪。”苏婉纯没察觉到杨氏的异常,她的心口也是怦怦直跳,“翠芽也是一番忠心,从前同她交流还算不错,夫人也别太怪罪了。”

  杨氏冷静下来,眨了眨眼恢复客套的模样,“我家小女自幼便脾胃虚弱,打小儿便只能吃些柔软易克化的食物,不能沾半点荤腥,长久以往下来,难免会有食欲不振,只有秦夫人所做的点心能让她开怀,说来,也是我急了。”

  她看了眼身旁的嬷嬷,从她手中借过两张银票,“小小心意不成敬意,还请秦夫人笑纳。”

  “这我可不能要。”苏婉纯看了眼面额,一百两银子。

  这于苏家而言不算什么,但在这样的地方也算是很大的一笔数字了,不只是巧合还是怎的,正好是在镇上买个上好铺面的价格。

  杨氏抓紧了身旁嬷嬷的手,“说来也是我的私心,想着……秦夫人收下了这笔银子,许是就有了资本,能在镇上置办个铺面,日后小女若是嘴馋,也能有个去处不是?”

  看了杨氏许久,苏婉纯到底还是将银票给收了下来。

  告辞之前,杨氏特意对苏婉纯叮嘱,“大隐隐于市自是好,可也得时刻留意小心,京城一切安好。”

  “京城?1苏婉纯心头一惊,愣愣的看向杨氏。

  难不成,她已经知晓了自己的身份?

  在印象之中,她作为本家小姐,从未见过洞河镇的旁支。

  算起来,洞河镇离京诚遥远,他们家应当已经跟本家血脉稀薄了才对。

  杨氏却只是笑:“我观夫人模样口音,许是京诚来者,故而多此一举,还望切莫多心。”

  不等苏婉纯再问,杨氏便告辞离开了。

  无论如何,杨氏是万不能在这村里多留的。

  苏婉纯沉默的看着桌上的银票,心中隐有不安。

  她以为自己藏的已经够深了,没想到……

  但愿不是坏事。

  杨氏离去,直抚着怦怦直跳的心口,“崔嬷嬷,你见着没有,那姑娘分明是……”

  “夫人慎言。”崔嬷嬷一直沉默的跟在杨氏身边,如透明人一般,“不管是与不是,都得将消息锁死,不可让人察觉了去。”

  她是自本家来的,自然见过苏婉纯,但这话不可说,“为了自家人好,夫人也得三缄其口,唯有对老爷道明即可。”

  显然杨氏也是知道轻重的,她缓了口气,像是有了主心骨,“可也得派人与本家说明才是,据说……已经找疯了。”

  “这样正好,切不可漏了风声,我瞧那位也不是轻忽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