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没关系的
作者:小汤圆      更新:2022-06-06 03:43      字数:2945
  最里侧的倒座房处,有人在叫着‘放我出去’。陈钰示意秋桑过去问问情况。秋桑去后,不出片刻,那方便安静下来。又稍许,秋桑回来说:“是时花匠。”

  阴平郡主听到这三个字,眼底霎时涌出冷光,仅一瞬后,又全部收敛回去。

  陈钰并未察觉,只拧着双眉,问道:“他在闹什么?”

  “全伯说,让小小姐回来再安顿他,许是等得不耐烦了吧。”秋桑说,“奴婢已经跟他说了,小小姐要听完十三先生授课后,才有空安顿他。”

  陈钰嘴里‘嗯’着,脑海里却不由自主的想起回青云楼途中,花楹对她的暗示。再次拧着眉,往倒座房那方看上一眼后,她才转身进了垂花门。

  文安郡主和阴平郡主紧跟着她。

  文安郡主问道:“种什么花的花匠,脾性竟然这般大?”

  “以前在洪源郡时,为我母亲培育玫瑰花的花匠。”陈钰顺口说着,“原本我外祖父是打算,等我们安置好后,再将他送过来的。哪知他等不及,在我们起程回京都时,他便也紧跟着辞了工,搭乘着一队商贩过来了。今日意外得知,便将他接过来了。”

  她母亲也喜欢玫瑰花?呵。阴平郡主压着眼底冷光,问她:“是你外祖父家,以前养着的花匠?”

  陈钰点头。

  “他是怕你们回京都后,另寻花匠,才跟过来的吧?”文安郡主猜测说。

  陈钰直接摇头道:“不知道。”

  阴平郡主暗自打量她两眼,见她面色平静,似说真的般,不由嘲弄的勾了勾嘴角。

  今日学习的地方,依旧是在假山的凉亭里。

  不过不是听曲,变成听说书了。且说书,说的也不是茶楼酒馆里的江湖恩怨、朝堂党争或是有钱小姐和穷书生的故事,而是各郡县那些口耳相传的闲话野趣。

  有了昨日的教训,陈钰今日听得认真了许多。

  两个时辰听完,不用杜昌龄问,她便掰着手指,将那些闲话野趣的出处,挨个的说了出来。面对着两个说书先生的称赞,陈钰颇是志得意满的看向杜昌龄,等着他的夸赞。

  杜昌龄瞅她两眼,信手拈了其中几则,问她渊源与典故。陈钰不需任何思索,便无一错处的娓娓道来。

  “说说何氏九仙。”

  “何氏九仙是起于清源郡马甲镇的民间传说,何氏九仙中的双髻山,正是我认识师父的地方。清源郡是江南东南十八郡之一,比起这些民俗趣事,更出名的是梨园戏……”

  陈钰侃侃而谈。

  完后,在文安郡主敬佩以及阴平郡主晦涩的目光中,杜昌龄敷衍的夸赞两句表现不错后,便抄起茶壶,起身走了。

  “谢谢师父。”陈钰才不管他敷衍不敷衍呢,欢喜的揖着手道过谢后,便迫不及待的惦着脚尖,伸长脖子,目送着他下了假山,又走远后,便迅速回过头交待花楹,让她送两位说书先生离开。

  之后,她才松气的拍着胸口说,“总算没有再挨骂了。”

  “你知道的可真多。”文安郡主走到她身边,瞧一眼远去的杜昌龄后,佩服的说道。

  陈钰好奇的偏头看向她,“你们在书院读书时,不教这些吗?”

  文安郡主摇头,“我们在书院读的都是四书五经,虽偶尔读到某个典故时,夫子们会提及相关的民趣俗事,但就几句,并不太多。你呢,你知道的这些都是从哪里学来的?你外祖父那里的私塾,还是你外祖父给你请的夫子?”

  “都不是。”陈钰回到桌前坐下,接过宛童递来的冰镇酸梅汤喝过两口后,才回答说,“是跟着舅舅和哥哥们四处游玩时,他们特意带我了解的。我大哥说过,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文安郡主眼中涌上艳羡之色,在她身边坐下来,也接过宛童递来的冰镇酸梅汤喝两口后,问道:“听曲和听说书后,你回答过的那些郡县,你都去过?”

  陈钰想一想后,回答说:“差不多吧。”

  文安郡主又问:“你和你师父,是在清源郡认识的?”

  陈钰‘嗯’一声,没有多说。

  文安郡主还想问仔细些,但看她明摆着不会多说的神色,知趣的咽回到嘴的话后,改说道:“真好,我长这么大,除了去书院外,还没怎么出过京都呢。”

  陈钰怜悯的握住的手,安慰说:“没关系的,反正大多数人也都跟你一样。”

  文安郡主瞬间抽回手,转身不理她了。

  陈钰轻笑出声,偏头之时,恰好瞧见陆映月牵着大青牛进了松园,便立即起身道:“映月姐姐回来了。”

  文安郡主顺她话,朝垂花门那方看一眼后,跟着她起身,边往外走边问说:“陆小姐是打算一直放牛吗?”

  “春江府收拾出来后,师父会跟着我们一起住过去。”陈钰大叫了声‘映月姐姐’后,拎着裙摆,边快步往假山下走,边说道,“到时,大青牛就可以自由自在的吃草,不用她放了。”

  文安郡主便顺势问道:“那她到时,是不是就可以跟你一起学习了?”

  “不知道。”陈钰下了假山,眼瞧着陆映月被太阳晒得红扑扑的脸颊,也不知该心疼还是该好笑的说,“映月姐姐不喜欢读书,就算没了大青牛,她也一定能找别的借口逃避。”

  文安郡主望向朝她们走来的陆映月。

  陆映月一身红衣,眉目有神,带着公子们才有的少年英气。皮肤白里透红,身段高挑挺拔。手中一根马鞭,随意的甩着,仅看姿势,颇有顾胜的几分风流痞态。

  这样的陆映月,虽叫权贵世家的夫人、小姐们看不上,却又必须要承认的是,她很吸引人。就如好几个月前,她就曾无意见过二哥的同窗们提过她。尽管,那几个同窗都曾挨过陆映月的鞭子,但提及她时,他们眼里的光,却如朝阳般明媚而灿烂。

  不止那些同窗,她还看到,在那些同窗议论陆映月时,二哥眼里也有朝阳一样的光芒在涌动。

  本来几个月前的事,文安郡主都已经不大记得了。但眼下瞧着甩着马鞭的陆映月,不知为何,她就突然又想了起来。

  只是,不想起来倒罢。想起来后,再看陆映月,文安郡主便忍不住皱起了眉。二哥芝兰玉树、光风霁月,当该匹配的是郑九小姐那般钟灵毓秀的小姐,而不是陆映月这般不学无术之人!

  心中如此想着,文安郡主瞧着还有十几步便要走近的陆映月,几乎是出于本能的,便脱口道:“十三先生之名,名冠天下,竟有人不愿意听他授课?这要传扬出去,不知天下的学子们该如何骂她了。”

  阴平郡主惊于她话中的嘲讽,不由看了她两眼。

  陈钰却什么也没有听出的随口回道:“骂她做什么?映月姐姐愿不愿意听师父授课,都轮不上他们。”

  文安郡主心头一沉,人也跟着清醒过来。

  飞快瞧一眼陈钰,见她并无别的意思,宽下心来的文安郡主立即笑着补救道:“自然是骂她不识好歹了。不过,他们骂也只敢背着骂,是万不敢当着骂的。陆小姐手中的鞭子,可从来不饶人。”

  陈钰一听这话,瞬间来了兴致,“我想看映月姐姐打人。”

  文安郡主笑她,“你这叫唯恐天下不乱。”

  陆映月已经走近,眉飞色舞,显然心情极好。陈钰瞧着,立即停下和文安郡主的说话,快走两步上前,质问她道:“你早上过来时,为何不跟我打招呼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