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激言狡辩
作者:小汤圆      更新:2022-06-06 03:42      字数:3603
  “儿臣并不认识什么刘壮山,”李灵均压着心底的惊恐,以头触地,言语恳切道,“还请父皇明查!”

  不能承认,绝对不能承认!

  不管杜承安跟端王说了什么,他都必须要跟刘壮山撇清关系!

  李灵均紧抓圣旨,强忍着胆寒,再次痛声道:“刘壮山诱使二哥谋害大哥,又诱使大哥谋逆,千刀万剐也难辞其罪,儿臣便是向天借了胆子,也不敢与之有瓜葛,还请父皇明查!”

  “不敢与之有瓜葛?”端王嗤笑,“陈小姐去万年县衙报案,坊门拦路不让她进去的人就是刘壮山,你敢说你不认识他?”

  李灵均沉着眼,猛然抬头看着端王,怒声质问:“四哥怎知那拦路之人是刘壮山!”

  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端王瞧着他,眼底暗藏精光,“陈小姐让婢女画了刘壮山的像!”

  李灵均瞳孔猛的一缩,脱口便道:“四哥怎知,那刘壮山不是金家安排来诬陷我的!”

  话落,瞧见端王眼底弥漫上来的讥讽,李灵均瞬间清醒。张嘴便欲狡辩,端王却不给他机会。

  “刘壮山被锦衣卫秘捕三年而不得,却在今晚以禁军身份现身宣阳坊,阻拦陈小姐报案,五弟说他是被金家安排来诬陷你的,是在暗指金家已经强横到连锦衣卫也不放在眼里了,还是在暗指……”端王双目如芒,直盯着他,“金家对禁军已经如臂指使了?”

  李灵均心潮急剧起伏,他知晓端王不会放过今晚这个机会,但没想到,他竟如此歹毒!

  暗暗吸上两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后,李灵均沉冷反击:“四哥一直给我扣帽子,是为了拉拢金家吧?端王府明明在崇义坊,四嫂出宫后,却去了宣阳坊。如此处心积虑,四哥当真好心计!”

  端王眼中讥讽更甚,“等闲时候,你这般反击,确实不错。但你千算万算,却漏算了一个:今晚护送你四嫂回府的是府军前卫指挥佥事郑参!”

  李灵均瞳孔再次紧缩,郑参,那是父皇最宠爱的三皇姐的附马郑执的胞弟!也是父皇最信任的人之一。

  瞧着李灵均瞬间变色的面孔,端王再次道:“伪装成禁军袭杀陈小姐的死士,是郑将军绞杀的。并且郑将军还说,原本今日胜业坊、宣阳坊的护坊禁军,都被调了值。”

  李灵均一颗心瞬间沉底,知晓有人背叛他向端王告密,来的路上,他便想好了应对之策。但千算万算,没有算到郑参会参与其中!

  今日当值的本该是府军后卫。

  而郑参和府军后卫指挥同知马戴关系素来要好!

  武安侯是保不住了。

  父皇最忌讳的便是染指兵权!

  不管调值一事,武安侯知不知道,作为金吾前卫和金吾后卫的统领,父皇都绝不会轻饶了他!

  想到搭上武安侯所费的人力财力,李灵均便心痛难忍。但此刻,无论他有多心痛,都必须忍着。因为他还得全力以赴的为自己脱身!

  瞧一眼手中的圣旨,李灵均不敢表露半分怯意的再次以头触地,诚惶诚恐的说道:“父皇明查,儿臣自赏荷宴结束后,便回了晋王府,护坊禁军为何调值,儿臣不知。”

  端王瞧一眼盛元帝,见他神色虽冷如竖冰,眼底也盛戴着杀意,却呷着茶,似并不急于处置李灵均,心头不由微微一沉后,再次出声道:“这般说来,五弟也不知道,陈小姐之所以会去宣阳坊报案,是因为陈大人将陈夫人和陈小公子强留在陈府的事了?”

  李灵均目生怒意:“四哥慎言,二舅舅并未强留大舅母和小表弟,而是二舅母怜外祖母思孙心切,病卧于床,才去青云楼中,请了大舅母和小表弟回陈府探望。”

  “探望着就不让人回去了?”端王嘲讽。

  李灵均低眸,“陈府便是大舅母和小表弟的家,何来回去一说?”

  端王‘呵’了一声,“五弟年纪轻轻,便得了失忆症不成?陈家族谱既无陈夫人,也无陈小公子,何来一家人之说?”

  李灵均飞快瞧一眼盛元帝,见他似无插手之意,目光微一涌动,迅速生出几丝明悟来:父皇不想因今夜之事处置他,父皇在给他辩驳反击的机会!

  心境一明,李灵均人也跟着冷静下来,瞧一眼明显增了急色的端王一眼,他从容回道:“陈家如何行事,那都是陈家的私事,似乎还轮不到四哥来指手画脚。”

  “五弟错了,”端王扬声道,“自打陈小姐报案起,这便不是陈家的私事了。”

  “表妹年岁尚小,且刚回京都,还不懂京都的规矩,所谓报案,不过是一时任性的胡闹之举。”李灵均淡声应道,“回头大舅母训上几句,此事便可揭过了,何需放到台面痛判?”

  “五弟又错了,”端王义正辞严道,“陈小姐报案,单独来看,确可说是私事。但综合以往,所牵扯出来的陈家问题,却绝算不得私事。”

  “众所周知,陈大人当初是以《礼记》和《孝经》得父皇看重,才晋升为礼部右侍郎,委以为朝廷选拔人才的科举与册封各附属国等大任!但陈大人近来的行径,根本就担不起此责!”

  “且不论陈大人当初将十三先生关门弟子拦于府外,致使十三先生屡拒父皇邀之入朝的盛请,就单以今日之事而论,陈二夫人怜陈老夫人思孙心切,到青云楼将陈夫人和陈小公子带去陈府慰聊没错,但错就错在,不该自抬身份,不如实告知青云楼掌柜等人实况!”

  “青云楼掌柜不明就里,追其至胜业坊,陈家又未如实告知胜业坊近来盗贼猖獗,外来人等闲不得入类之况,此乃错之二!”

  “眼见天黑,陈家又未遣人知会青云楼等掌柜,至其一直守在胜业坊外,闹得京都人人热议,并致使锦绣庄康掌柜情急之中走上歪路,此乃错之三!”

  “陈小姐忧母心切,报案寻人,惊动禁军,引来人心惶恐,此乃错之四!”

  “四错共举,虽指向的都是陈府后宅,但小小后宅都管理不善,陈大人又如何担得起天下文人表率!”

  端王气势节节攀高,震得李灵均方寸大乱,辩无可言。

  眼看他胜利在望。

  盛元帝虚虚抬眼,淡扫一眼步步进逼的端王,又淡扫一眼节节败退的李灵均,沉声问道:“胜业坊何时盗贼猖獗了?朕为何不知?”

  李灵均目光一敛,心神瞬间清醒:“儿臣也想知晓,四哥是从何得来的消息?”

  端王暗恨盛元帝的处事不公,却又分毫不敢表露的揖手回道:“是陈小姐在万年县衙报案时说的。”

  李灵均嗤笑一声,“四哥何时变得这般人云亦云了?”

  “五弟教训得是。”端王眼睑微垂,极力下压愤慨后,向着盛元帝道,“儿臣未经查实,便信之不疑,确有不妥,还望父皇宽责。但……”

  端王看向李灵均道,“儿臣虽有不妥,但并不能减免陈大人之过!”

  李灵均极力反驳,“四哥所列举的二舅母四错,只能证明二舅舅私德不严,还远谈不上担不起天下文人表率的罪论。”

  “这些还谈不上,那陈二小姐于赏荷宴上,故意构陷陈小姐谋害她,被大长公主以品行有亏逐出赏荷宴淡不淡得上?”端王质问。

  李灵均待辩。

  端王目光一冷,又继续:“如果这还谈不上,那五弟和陈二小姐私相授受、私定终身呢?”

  “五弟开蒙、断文识字以及德行规范,皆由陈大人亲手教导。陈大人教导皇子皇孙尚且如此,教导天下文人学士如何,由此而知!”

  “儿臣自幼与表妹一同长大,情不自禁下,方铸下错事。”李灵均迅速磕头认罪,“儿臣自己铸下的错,自己认,万不敢累及二舅舅,还请父皇明鉴。”

  端王冷哼,“子不教,父子过。五弟和陈二小姐德行有缺,陈大人若推责无错,担当何在?礼俗何在?”

  李灵均不语,只以头磕地让盛元帝重罚。

  端王再瞧向盛元帝,瞧着他阴晴不定的面色,心底生寒。但瞧了眼李灵均手中握着的圣旨,他又快速冷静下来。

  父皇除了忌讳朝臣染指兵权外,还忌讳拉帮结派!

  而李灵均很不巧,这一点,他也占了。

  垂一垂眸,端王再一次扬声道:“五弟确该重罚。大齐律法有言,凡朝臣不得私进赌场。但两年前,万年县县衙九品典薄宋常存在永安坊快意轩参赌,欠下巨额赌资,被带去见官之际,五弟巧从此地经过,了解实况后,不仅没重罚宋常存,反慷慨解囊替他偿还了赌资。”

  盛元帝凌厉的目光瞬间横扫而来。

  端王冷冷一笑,再接再厉道:“据陈小姐所言,宋常存之所以会欠下巨额赌资,乃是被人算计。而算计之人,利用的便是与宋常存有深仇大恨的另一赌坊常客王麻子作的局。又据王麻子交待,他和宋常存的仇恨起因是,他往万年县县衙外的铜匦投检举信,检举宋常存之故!”

  “儿臣已将王麻子交由京兆府,只是……”端王一撩衣摆,跪至地上,“万年县县衙上下一心,包庇宋常存嗜赌之事,其心可诛!儿臣恳请父皇,遣臣严查万年县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