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为何不可
作者:小汤圆      更新:2022-06-06 03:39      字数:2779
  全掌柜回头看去,见是长乐侯府的小郡王顾胜,心头立时一沉。

  长乐侯顾坚,乃是当今皇后的嫡亲哥哥。

  长乐侯虽为侯,两个儿子,一个受封世子,一个受封郡王;两个女儿,皆被受封为郡主。满门荣耀,比英亲王府还要荣盛。

  在陈忠未归京都的当头,他们还真不敢触其锋芒。

  万般思绪在脑海闪过,全掌柜正要开口,风掌柜悄然挤到他身边,凑耳低声道:“不用怕,小郡王是自己人!”

  自己人?

  全掌柜压着疑惑,看一眼顾胜后,瞬间计上心来。

  找小二拿来算盘,他啪啪一顿扒拉,而后扬声道:“我们东市、西市共八个掌柜,加起来的月俸是两千六百多两,去零取整便按两千五百两来算,五倍是一万二千五百两。小郡王想来多少套?”

  “两千六百多两。”顾胜乔模乔样的啧啧两声,“就为报复陈二爷不肯开门让他们回府和杜世子拦街退亲?陈大将军,果然是大手笔呀!”

  “杜世子拦街退亲我知道,陈大人不肯开门让他们回府是怎么回事?”

  旁人忙问。

  从陈府周边赶过来的见证者,立即卖弄的科普起来。

  陈钰被众掌柜圈在中间,并未听到风掌柜的话。

  听着周围人的议论,她看向顾胜。

  顾胜也看着她,眼中带着明晃晃的戏谑:“可惜陈大将军长年在外征战,不知京中规矩。士农工商,士为贵,商为贱。陈二爷关的不是门、杜世子退的也不是亲,而是被人议论的谈资。陈大将军此举呀,怕是弄巧成拙了。”

  陈钰弯了弯唇,她不知道顾胜的目的,但从他的话里,她听出了他对陈家和宣平侯府的挤兑。

  这样可利用他宣扬金家的好机会,自然不能错过。

  陈钰向着他开口,“为何你会认为这是我父亲的安排?”

  “不然呢?”顾胜没有回答,旁人抢了先,“莫非陈小姐还想说,这是你的铺子?”

  “为何不可?”陈钰故意反问。

  众人哄堂大笑。

  有挑事的,赶紧喊话道:“全掌柜、真掌柜,你们这生意接得好呀,为个区区几千两银子,都把铺子给搭上了。”

  全掌柜也不恼,笑盈盈的对着众人揖手一礼:“我家小小姐初来京都,不懂规矩,让各位见笑了。”

  “全掌柜装得还挺像。”顾胜身边的随从嘲讽。

  “装?”全掌柜看向他,“食为天扎根京都也有半年了,小哥不会真以为在下就姓全吧?”

  “全掌柜姓什么,说来听听。”另有公子起哄道。

  全掌柜向他揖手一礼,而后傲然道:“小民出自洪源郡金氏,全名乃:金全!”

  顾胜哈一声大笑:“全掌柜既姓金,为何不叫金掌柜,而叫全掌柜?”

  其余七位掌柜互视一眼后,哄然一笑,继而齐齐上前一步:“因为我们都姓金!”

  嗓音洪亮,整齐划一。

  满堂静寂,几息后,哗然声大起。

  顾胜听了几嘴,见时机差不多后,转头看向陈钰。

  看到她眼中的傲然,他嘴角一勾,大喊一句‘安静’后,扬声问道:“按全掌柜所言,‘百善堂’也是金家的?”

  ‘百善堂’,顾名思义,就是专做善事的堂口。

  天下大乱三十七年来,齐国从未出现过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等乱想,皆因‘百善堂’的存在。

  百善堂不仅仅是施粥、建棚、安置受难百姓。他们还建家立园,买地划田给百姓,让百姓真正的后顾无忧。

  可以说,如今的齐国,最得民心的不是盛元帝,而是‘百善堂’。

  以往,大家都只知道‘百善堂’的背后是食为天。

  而今,食为天的全掌柜却说,‘百善堂’是金家的。

  如果真是金家的,那金家……不对,那关着大门不让人进、还特意找了晋阳郡主折辱金家的陈府以及拦街退亲的杜世子他们……

  所有人都看向了金氏和陈钰。

  金氏从来没有面对过这样的场面,下意识的往后退开两步,躲到了冬青、半夏身后。

  陈钰则面无惧色的迎向顾胜的目光:“正是!‘百善堂’是我外祖母组建,如今由我四哥负责的善事堂!”

  哗然声再起。

  顾胜笑了两声,看着陈钰的双眼,再问:“‘义云堂’呢?也是金家的?”

  陈钰眼现傲然,“不错,‘义云堂’也是金家的,也是由我外祖母组建,如今由我大哥、二哥和三哥共同负责的军役物资储备堂。我外祖母组建之初,规定每年要向边关送米粮一千石,衣物一万件,以谢边关将士保家卫国之艰辛。我大哥接手后,曾数次前往边关慰查,回来后,又将份额提至原有的三倍!”

  哗然声更大。

  陈钰听着议论,心情复杂。

  她又想到了前世。

  百善堂和义云堂本是外祖母建来保护金家的铠甲,可在前世,它们却因为她的愚蠢而变成了李灵均收割民心的工具。

  最后更被糟蹋得千疮百孔,四分五散。

  “皇上前不久才在朝堂上称赞百善堂和义云堂乃是国之重器,今日陈二爷就把国之重器拒之门外!好家伙!”

  “不晓得陈二爷是不是在瑟瑟发抖了?”

  “别忘了还有个杜世子呢。”

  “也不能这么说,谁知道他们说的是不是真的?”

  “就算是真的,也没什么用呀。陈大将军虽然是一品大将军,金家也有百善堂和义云堂,但士商不能婚配,是齐国开国之初就定下来的国律。他们现在这样,最多算个功过相抵。”

  “功过相抵?嘿,你们是不是忘记陈大人是怎么发家的了?他可是以礼仪起家,真要认真计较起来,你们猜谁杠得过谁?”

  “金家完蛋了。”

  “除非陈大将军立即回到京都,或许还有一二转机,否则陈大人真要拿礼制和法规说事……嘿嘿嘿嘿。”

  “你太小看陈大人了,就算是陈大将军回来,金家想不吃亏,也只能捏着鼻子认晋阳郡主为正妻。除非金家还能拿出个力压陈大人的身份来。”

  “能有什么身份能力压陈大人?”

  “没有吧?”

  “想不出来。”

  “那金家岂不是……”

  议论声嘈杂,但还是清晰的钻进了金氏和八位掌柜耳中。

  金氏强忍着晕倒的冲动,哆哆嗦嗦的抓着冬青的手,一声‘钰儿’刚唤出口,眼泪就紧跟着滚落下来。

  八位掌柜的脸色也不好看。

  陈大人如果强拿礼制和律法说事,金家确实只能吃哑巴亏。

  这是金家无论再开多少个百善堂和义云堂,都无法抹杀的事实。

  除非陈大将军脱离陈家,自立门户。

  但这样一来,陈大将军势必要背上不守礼制、不遵法规甚至不忠不孝的名声。

  甚至为此丢掉性命,也极有可能。

  他们只想着拿出金家最强的一面为小姐、小小姐撑腰,却忘记陈大人最擅长‘以礼制人’了。

  “姐。”安慰完金氏的陈离挤过来,用力握住陈钰的手,鼓着肥嘟嘟的小脸大声说,“别怕,天塌了,还有我给你顶着呢!”

  陈钰揉着他的脑袋,“你顶得住吗?”

  陈离理所当然道:“不是还有舅舅和哥哥们吗?我顶不住,他们肯定顶得住。”

  舅舅和哥哥们呀。

  陈钰的脑海里霎时出现他们被禁卫军五花大绑,强行按倒在地,头飞血溅的画面来。

  她的神色,也随那些画面逐渐变得凌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