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零三章 废后
作者:海压竹枝      更新:2022-06-05 22:53      字数:3416
  瑶华望向场上的数千人,这里头有官宦世家、富商巨贾,也有平民百姓。刺客一茬茬涌出,和夜卫、御林军缠斗在一起,而他们都是萧衍的子民。

  她自幼不曾负人,为何总有人不放过她?

  师尊总说要悲悯世人,可世人何曾怜悯过她?

  难道要让她为了这些人废去武功,自绝经脉?从此以后,她缠绵病榻与汤药为伴,那还是她吗?

  那样的她难以生存,也不再是她。大仇未报,她还不想死。

  她回眸凝望萧衍,眼中寒光慑人,“萧衍,以血洗血,这才是走魂香的至毒之处。”她不再迟疑,接过他手中的剑。

  刺客仍源源不断从巷中奔来,皆是武功高强之徒。能部署这般规模的刺客行刺,绝不是寻常官宦,今夜之后,只怕帝京城会地动山摇。

  而以她和萧衍的武功,只怕对方行刺是假,投毒才是真。

  在萧衍轻抚下,头痛似乎减轻了些许,她闭上眼睛靠向他,也许有他的抚慰,她能扛过去。

  “瑶华,你不必再忍,我为你善后。”

  温柔低沉的声音夹杂着沙沙声传入耳中,瑶华遽然睁眼,对上他担忧的双眸。

  走魂香之毒,从未有人能扛过去。

  扛不过去,就得毁掉她的一生,也是他的一生。

  她咬了咬牙,解开雪色斗篷,斗篷下是一身荼白织锦长裙,难得穿回素净的颜色,却很快就要染上脏污。她苍白的脸上露出绝望哀恸的笑容,低喃声仅身旁的萧衍和溯光能听见,“是谁煞费苦心引我入局?我却不得不入。”

  话音刚落,她执剑飞身而起,如惊鸿落入纷杂的人群中。

  她上来就使出悲悯三式,身影与剑光融为一体。近处的人被她的剑气压得毫无还手之力,一道剑光闪过,数人被封喉,血柱从咽喉处喷射出,仍踉踉跄跄不肯倒下,直到气绝才栽倒在血泊中。

  很快,她的身上溅满血迹。浓浓的血腥气弥散在空中,脑袋里似有一只嗜血的野兽在疯狂叫嚣,杀,杀光他们!

  渐渐的,眼前人影绰绰,影卫的剑柄上系有黑绳绿玉剑穗,她尚能分辨出,其他人已分辨不清。

  场上的人想逃,却挪不开脚,想避,却避无可避。一道道身影倒下,真正的命如草芥。

  远处,萧衍凝望着她的身影,默然无言。

  走魂香是梁国的奇毒之首也是江湖禁药。其味馥郁芬芳,闻之夺人心魄,习武之人中了此毒要么自断经脉废去武功,要么毁物杀人耗尽功力,否则气闭不通直至癫狂而亡。

  溯光起先见瑶华亲自出手还感到诧异,紧接着见一名夜卫也毙于她剑下,骇然失色,“陛下,娘娘误杀了夜卫!”

  却未听到萧衍的回答,他的目光一直停在皇后的身上。

  眼看又一名夜卫倒下,溯光急得声音也尖锐了,“陛下,娘娘她怎么了?”

  “皇后中了走魂香。”萧衍的声音轻得没了力道。

  溯光神色剧变,走魂香之毒他也知晓。陛下要让皇后消耗功力,可一心护主的夜卫何其无辜!他的眼里蹿出愤怒的火苗,攥紧了双拳就要奔入场中。

  “他们准备对朕出手,是皇后救了朕。溯光,就让她去吧。”萧衍的声音也哑了。

  夜卫是他最得力的下属,可那是瑶华,他不能负她。

  溯光倒抽口气,眼已红了,拳头攥得越来越紧,连带着身体也颤起来。今夜以后,还有何面目面对那些兄弟?

  他紧咬牙关,盯着场内的快如疾风的身影,她的剑如屠刀,生生将争斗变成了修罗场。不能再这样下去,他宁可死在她的剑下,也要去保护他的兄弟们!

  他疾步奔出,但一道黑影比他更快,是萧衍急掠了出去。

  狂乱的尖叫声传到耳朵里,瑶华遽然愣住,迷惘地环顾四周,脚下堆满了尸体,一直铺陈到远处,远处的人满脸惊恐地望着她,连连躲避。

  她手中有剑,剑刃已全部染红,剑尖在滴血。这些人都是她杀的?她大开杀戒却是为了哪般?

  她想要思索,头却疼得集中不了心神,浑身上下的力气都被抽走,提着剑摇摇欲坠。

  “瑶华~ ”

  是谁在唤她?她的心头茫然一片,身子软软地向后倒下,剑掉落在地。

  萧衍快如流星,双手接住她绵软的身体。他顾不得其他,抱着她登上马车向皇宫疾驰而去。

  他渡真气过去,瑶华恢复一丝神智,望着他的面容方想起来发生了什么事,推开他的手,“不必,我需耗尽功力。”

  她缓缓闭眼,在他的怀里睡过去,气息微不可闻。

  萧衍望着她的满身血迹,忽觉脸上有湿意,举起左手一摸,原来是泪。瑶华,为何她要经受这些,难道是因为她随着他下山么?

  “我不忍心,你孤独终老......”

  他的手顿住,原来是她呢喃低语,孤独终老?

  行刺初始,萧衍已命御林军封锁京城。回到承光殿,他急召命刑部和御林军追查刺客,又命夜卫严密暗查。

  一夜之间,人心惶惶。

  翌日早朝,御史大夫高伟递交奏折,道皇后残暴之名已传遍京城,请求废后。

  他一说完,门下侍郎黄桡又出列道皇后无子,且行事乖张难以母仪天下,请陛下选品德贤良的世家女子充实六宫。

  龙椅上的年轻帝王当即震怒,不置一辞拂袖而去。

  来仪殿内,茗香和芷淇眼睛肿得像桃子。上元节之夜,芷澜与她俩走散,后来御林军在深巷中找到了她的尸身,身上的衣饰全部被除下,凄惨之情难以名状。

  从齐国来到帝京刚一年,如花似玉的芷澜就落得这般结局,她才十六岁啊!茗香找来最好的衣料,说要为芷澜做一身最漂亮最保暖的冬衣,芷淇和她边剪裁边哭,眼泪打湿了衣料,又换匹新的来。

  刑部和大理寺终是查到宁王身上。

  那夜来了两拨人,一拨全部身亡,一拨留了几个活口,在刑部大牢经受不住酷刑,供出是受宁王指使,于上元节行刺帝后。

  萧衍急传宁王,他却矢口否认,问得急了就闭嘴不言。而依大梁律法,没有实证,绝不能对亲王逮捕审问。

  萧衍命大理寺和刑部搜寻证据,但此次刺客近千人,竟半点痕迹不留下,背后之人非同小可,图谋已久。

  他不敢细想,已隐隐猜到了是何人所使,遂命夜卫暗中探查。

  前朝废后之声彼此起伏,请求废后的奏折雪片一般飘向承光殿,萧衍皆置之不理。

  两日后,讯息传到紫薇城。

  正德帝听闻瑶华再度遇刺,梁国朝中请求废后,顿时龙颜大怒,马上派出礼部侍郎刘瑾前往帝京探视长公主。

  为表重视,萧衍亲自在英华殿接见刘瑾,韩相、文钦等人作陪。

  刘瑾沉着脸道,“公主殿下自为贵国皇后,竟几次三番遭遇刺杀。此事不查个水落石出,只怕陛下难以向大齐交代。”

  萧衍这两日一直未休息,眼里布满红血丝,坐在龙椅上支着颐,对刘瑾倨傲的目光视而不见。

  “朕正在查。”

  刘瑾只觉他敷衍,正色道,“陛下,刺客是如何进入帝京?那么多人,武器从何而来?这么大的阵仗怎会查不出?”

  韩瑷怒声驳斥,“甚么话?难道是我们不查?刺客尽数被灭了口,此事还是皇后娘娘的手笔呢,哼!也不知她是何意!”

  公主于上元节之夜残杀数百人,此事已传遍天下,刘瑾也知晓。但公主诛杀的是刺客,传言却有意回避,说的都是公主肆意杀人,也不知是谁有意引导传言。刘瑾越想越气,登时怒拍桌案,“若非逼不得已,公主怎会亲自动手?”

  韩瑷冷笑一声,扭头不答。

  刘瑾也冷笑两声,“当日情形,待臣见了公主自会知晓。”

  双方臣子态度恶劣,萧衍仍不以为意,温言道,“请侍郎等待两日,皇后正在闭关。”

  “闭关?”刘瑾骤然变色,“公主武功绝世,竟需要闭关?”

  文钦耐心解释说,“当日出了些状况,娘娘闭关休养当无大碍。”

  刘瑾听了文钦的话更是恼怒,大声道,“圣上命微臣告知陛下,若公主愿意可随时回归大齐,公主仪仗就在渔阳恭候,我大齐长公主之尊绝不会受半点委屈。”

  萧衍蹙了蹙眉心,仍是温言道,“何至于此?朕会解决此事,皇后永远是皇后。”

  刘瑾哼一声,也不再说了,双手负后,忿忿走了。

  韩瑷怒视他的背影离去,立即劝道,“陛下,那夜皇后出手残暴,城中议论纷纷。臣知道您二人是多年的情份,可皇后行事暴戾终是难以服众。”

  萧衍面无表情看他一眼,韩瑷心中一凛。

  “皇后之位不会动摇。”萧衍说完起身,大步流星走了。

  韩瑷话还未说完,也跟着追出去,文钦连忙拽住他,“相爷不可。”

  待萧衍去得远了,韩瑷跺了跺脚恨恨道,“陛下英明睿智,偏在皇后一事上糊涂,皇后是齐人,未诞下龙子已跋扈张扬,若来日诞下嫡子……”

  他非议陛下,声音不低,内侍虽离得远远的,未必就听不见。

  文钦头都大了,压低声音劝道,“相爷,皇后虽是齐人,可陛下对她甚是爱重。以后你切莫再说这样的话,她的后位任何时候都不会动摇的。”

  “我是怕呀,若嫡子有一半齐人血脉,陛下的大业……唉!她又武功太高……”

  他摇摇头不说了。

  她武功太高,这么多刺客都奈何不了她。文钦猜出他的未尽之意,心里惊疑不定,仍是耐心劝慰,“相爷,休得再说,被陛下知道了,可了不得呀!”

  韩瑷从鼻子里冷哼一声,“哼!看她造化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