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相疑
作者:海压竹枝      更新:2022-06-05 22:52      字数:3376
  萧衍目光低垂,手握玉盏,似是踌躇不决。

  李丞相哈哈笑道,“陛下好像有难言之隐,请原谅老臣的唐突。”

  “陛下,臣师从大内第一高手,武功仍与公主差得甚远。梁帝陛下的武功卓绝,想来师傅也是世外高人,这世外高人么……往往不喜欢以真面目示人,便是说了,恐怕咱们也不知晓。”

  瑶华抬眸,叶临风含笑说完,也望了她一眼。

  正德帝恍然大悟,“正是!想来梁帝的师傅必是高人,不能说的。”

  萧衍却道,“朕年少时,父皇请了昆仑圣手教导朕武功,但朕后来又受剑君、白云道人等高手点拨。倒也没有甚么不能说的,只是说来话长,总而言之,朕的师傅不止一人。”

  “原来如此,你是集众家之长!”正德帝对武功没有兴趣,萧衍说的郑重,他也就信了。

  席间又恢复了祥和的气氛。

  酒过几巡,太傅王桢高声道,“陛下,周武帝以叶氏女子为中宫之主,是为文昭皇后,后叶氏女子多为后宫主位,与各国皇族渊源深厚。今日公主殿下的凤仪可与当年的文昭皇后媲美,臣等钦佩不已。”

  周武帝统一天朝大陆,建立大周朝。其原配文昭皇后才德兼备,正是出身于是晟京的贵族世家叶氏。文昭皇后深得周武帝爱重,其生前,周武帝为她空置后宫,谱写了一段传奇故事。

  叶氏自她而身份尊贵,数百年来叶氏子弟不断与皇室联姻,是大周朝的第一外戚。后来齐王叶崇州于各王国叛乱之际自立为帝,开创大齐帝国。叶氏女子延续传统,多嫁皇族世家,开枝散叶。

  所以王桢说叶氏与各国渊源深厚也不无道理,但将瑶华与文昭皇后相提并论,便是将梁帝与统一天下的周武帝相比,其间的试探不言自明。

  众人皆惊,觑看正德帝与梁帝的神色。

  萧衍神色平静,垂眸盯着案上的琉璃玉盏,沉默不语。

  正德帝待要答言,又想借机探查梁帝的态度,便也不言语了。

  席间一时寂静无声。

  瑶华的目光从众臣脸上划过,除却叶临风面露关切,其他人都是严肃戒备的神情。

  她微笑着,坦然面对,“王大人将本宫比作文昭皇后,便是将陛下比作周武帝,周武帝开创大周朝盛世,本宫极是崇敬,便是在座的各位又有谁不崇敬呢?但陛下是大齐贵婿,情况又和周武帝有些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本宫会以文昭皇后为榜样,做好贤内助,助陛下成为英明君主。父皇远在丰京也会为儿臣欣慰,是吧父皇?”

  正德帝宠溺地望着她,当即笑道,“当然。”

  瑶华又转头对萧衍道,“陛下,臣妾与文昭皇后不能相提并论,但臣妾会尽力辅佐陛下,陛下英武,必能开创大梁盛世。臣妾别无所长,唯有武功可与文昭皇后比一比,闲来无事时,臣妾想到百年之后,便想要个昭武的谥号,陛下以为如何?”她说到后来便脸带笑意,似是在说笑。

  萧衍皱眉道,“皇后长命千岁,何必想那么久远的事?”

  瑶华却不依,追问道, “陛下,您答不答应?”

  萧衍轻轻笑了笑,“随你。”

  瑶华方展露微笑,“多谢陛下。”

  席间的难堪暂时化解,叶临风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心中却觉得悲凉。瑶华在母国尚要面对臣子的试探,在梁国又不知要面对些甚么。

  瑶华也觉得烦闷,在座的都是大齐重臣,自然是以大齐为先。她嫁到梁国,他们就当她是梁国的人了,可梁国又何曾当她是自己人?能倚仗的唯有萧衍而已。

  她端起面前的玉盏自饮一杯,瞥见叶临风低着头,知道他是为自己难过,可是又能如何呢?她感受到萧衍的目光,回眸望他,萧衍的目光中含着关心与抚慰。她的心一颤,其实萧衍此时也只有她为伴。

  宴会到一更方散,正德帝饮了许多酒,已然醉了,婉贵妃搀扶着他离去。

  出了观风殿,又走到凉亭前。瑶华低声问,“我刚回宫时,从此处疾奔到漪兰殿,就遇见了你。萧衍,那夜你为何来了?”

  萧衍温柔地笑了,“我知道你回宫了,想要与你一起去寻剑,你却不等我,拿到了剑也不给我,好狠的心!喏!拿星魂的人来了。”

  叶临风缓缓走来,瑶华笑问,“临风,你的星魂带着没有?”

  叶临风摇头,“带剑做甚么?”

  他对着萧衍叫了声“陛下”。

  萧衍“嗯”一声。

  两人无话。

  瑶华便推一把萧衍,笑道,“你先回去吧,我和临风说说话。”

  萧衍甚是无语,“瑶华,我不认得路!”

  “真的么?之前是谁翻墙来过?”

  萧衍笑了笑,也不说话,跟着他们一起走。

  瑶华便问,“临风,你近日去渔阳了么?”

  “没有,瑶华……”叶临风迟疑道。

  “无妨。”

  “当日在汾阳城外,我已看出你与陛下身法相似。我能看出,只怕李修文等人也能看出,故李丞相才会如此问。忠叔说暗卫曾去过西华山,只怕陛下仍不放心当年的事。”叶临风低声说,“陛下猜疑心重,便是我,只怕他也会不放心。瑶华,侍君如侍虎……”

  萧衍轻轻咳嗽一声。

  瑶华似没听见,“事已至此,我也无能为力。父皇与母后琴瑟和鸣,尚且能痛下杀手,更何况我自小不是在他跟前长大,又隔着母后之死,只怕他面对我时,便不由自主想起当年做下的事,哪还能信任我呢?”

  “不知陛下是否后悔,若是有了悔,就会对你生出弥补之心。”

  “弥补又有何意义?母后总归是回不来了,她死不瞑目!”瑶华恨道,“竟因路人的一句妄言,便夺去心爱之人的性命,可笑!临风,咱们虽也姓叶,却不似他。他如今稳坐帝位,倒便宜了他这许多年!可惜你无称帝之心,否则这大齐由你掌控……”

  “瑶华!”叶临风阻止她继续说,“此事不必再提。陛下昏庸,但下任君主未必如他一般。”

  “我那几个弟弟?”瑶华嗤笑道,“他们年幼无知,弱不禁风,能成什么事!”

  叶临风回望萧衍一眼,缓缓道,“陛下志在天下,但大齐自有它的运势。瑶华,大齐的安危只在你和陛下的一念之间,可这一念尤为艰难,不到决定之日便有无数的变数。我是叶氏皇族又是臣子,自然是效命大齐。可陛下统一天下也是顺应时势,说不上谁对谁错,唯有坚持各自的信念,尽力而为。”

  萧衍笑道,“你说得有理。”转头对瑶华说,“瑶华,小舅子甚是明理,怪不得你只与他亲近。”

  瑶华撇了撇嘴,“别小舅子小舅子的,他已是大将军。萧衍,如果临风姓萧,你也很喜欢吧?”

  萧衍低笑道,“喜欢倒是喜欢,但这怎么可能?他姓萧便是我的弟弟,怎能与皇嫂这般亲近?”

  闲话间,已走到流光殿前。

  叶临风与他们辞别,瑶华道,“明日我再来看你。”

  叶临风微笑着,“好。”

  他目送瑶华与萧衍并肩离去,皎洁的月光照在他们身上,身下影子缱绻重合,是这天下最般配的身影。这世上原有人配得上瑶华,早就将她视若珍宝。

  叶临风轻掩殿门,欣慰地笑了,笑着笑着他捂住双眼,手心沾染了湿意。皎洁的月光也照进流光殿,映出孑然孤影,似凉月般孤寂寒凉。

  昭阳殿内华灯璀璨,芷淇和芷澜久不回大齐,瑶华体贴入微,命她们早早去与宫内亲近的旧识相聚,殿内只剩萧衍和她。

  萧衍想到叶临风,含笑道,“你和小王爷什么话都说,亲姐弟也不过如此。”

  瑶华坦然望着他,“许是血脉相连,他和我十分合得来,母后和他的父王也相知相惜,只可惜天意弄人。临风才智过人,心思纯净,有些像从前的你。”

  萧衍似笑非笑地望着她,“哪里像我?我可没他幼稚!瑶华,他对你的心意一看便知,只怕情难自禁。”

  “他慢慢会放下的,毕竟我是他的姐姐,也跟你成亲了,和他断无可能。就随他去吧,待他心性成熟就好了。”

  萧衍不置可否,“你们提起渔阳,那是你的封邑,有什么事么?”

  瑶华瞥他一眼,“萧衍,别说你不知道,夜卫没告诉你?”

  “你都告诉他了,可从未和我提过。瑶华,我可没有刺探你的行踪,你我夫妻一心,我何必监视你呢?”他侧躺在床上,支着头看着瑶华,眼中凝着笑意。

  瑶华端坐在龙凤纹铜镜前,取下金冠,如水的长发垂散下来,镜中的女子容色无双。都说她像母后,多年以前,母后是不是也这般坐在镜前,怀着温柔的喜悦,为至尊位上的悦己者细细梳妆?

  夫妻......她柔柔地笑了,她不是母后,萧衍也不像父皇。她飞奔过去,广袖飘扬,似一只翩跹的凤蝶伏在萧衍身上。

  萧衍伸臂揽住她,轻笑道,“怎么了?”

  “你真的不知道?”

  “朔风厉严寒,阴气下微霜。”他的笑声低沉,“是这样罢?”

  瑶华的心一紧,抬起头,雪白面上瞳色深深,“你还说不监视我!”

  萧衍轻抚她的秀发,温柔地说,“我并未刻意去探,也是刚刚才知晓。”

  瑶华抱着他,娇嗔满面,“萧衍,你不许管!我要将朔风打造成利剑,准叫你心服口服!”

  萧衍笑吟吟说,“小王爷早就知道,你俩竟瞒着我!瑶华,我要好好罚你。”他翻身将瑶华环在身下,“你自己说,该怎么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