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盛宴
作者:海压竹枝      更新:2022-06-05 22:52      字数:2699
  “终于等到了你,”慕容恪的身体向前倾,死死瞪着瑶华,恨不得将她一把抓过来摔个稀烂,话语中透出切齿的恨意,“原来你是这幅容貌,故能迷惑梁帝。你们很好......你们很好哈哈哈!”

  瑶华嘴角微微扬了扬,笑意转瞬即逝,“王爷,我敬佩你为了国家捐躯赴死,特赶来送你最后一程。现下也知道我是甚么模样了,可安心上路了吧?”

  “哈哈哈哈!我大燕皇帝已去往大定府,大燕男儿必能替我报仇,我有甚么不安心的?”慕容恪冷笑数声,森然道,“只不过你的手上无数杀孽,午夜梦回之时可睡得安稳?”

  “自然安稳。王爷为国战至最后一刻,我钦佩你是个勇士。可惜你们的皇帝却是个懦夫,竟弃城逃跑,让你独守空城,你们的好男儿为他送命却有些不值。再说,报仇不报仇的却是后话了,人都死了,就是报了仇又有何用?”瑶华慢条斯理地回道。

  “瑶华,不必和他废话。”萧衍下了马,徐徐走到她的身旁,手执龙渊,与她并肩而立。

  慕容恪的双眸遽然一紧,盯着他俩的身影,恨意滔天,“我大燕皇帝是个懦夫,哈哈哈哈!你们侵犯别国,屠杀良民百姓,只怕比懦夫也不如!狼子野心终有报应的那天!叶瑶华,你是叶氏皇族,却为了萧家广造杀孽,只怕梁帝也不会放过齐国,到时候我慕容氏的下场就是你叶氏的下场!你冷血无情、手段狠毒,只怕下场更惨哈哈哈哈.......”

  话音未落,剑气破空而出,龙渊没入他的胸口。

  他死不瞑目,停了一瞬伏在马背上。

  “冲啊!”他所率的骑兵纵马扬刀冲向玄甲军。几百人红了眼,怒哄着,杀至最后一刻,全部殒命。

  大都火势冲天,皇宫夷为一片焦土。此战歼灭燕军十五万人,尸体堆成了山,到处弥漫着浓浓的死气,几成废都。

  萧衍命玄甲军在城外焚烧尸体,大火烧了七天七夜才停。

  大都陷落的第三日,慕容珏派使臣至大都向萧衍求和,萧衍不应。双方各自调兵部署,准备决一死战。但大局已定,若无外援,燕国绝无胜算。

  文钦率军驻守七城,萧衍和瑶华暂回帝京。

  回京后,萧衍颁下诏书,鼓励医者北上诊治寒疫,凡入燕者皆有封赏。

  至四月底,大梁所占的七座城池内,寒疫已控制住。

  瑶华刚回到月华宫,便听茗香禀告,英王妃半月前诞下小王子,因难产又失于调养,产后七日就病亡。

  瑶华只道声,“知道了。”

  此事做得隐秘,无一人疑心。

  她一如既往的低调安静,逢十之日去圣端殿向谢太后请安。

  谢太后的神色依然冷淡,但言语客气许多,再也未提劝萧衍广开后宫的话。

  五月十二日,英王府小王子满月之际,因北征告捷,皇帝于千秋殿设宴,宴请文武百官,皇后也邀命妇一同赴宴。

  晚间,百官和命妇皆已就坐,皇帝方携皇后同来。

  数日不见,皇后的神色更加沉郁,顾盼之间气势迫人,但她的目光未曾落在别人身上。凤藻玉案后,她垂着眸不知在想些什么,并不开口。

  今日是个喜庆的日子,谢太后心中畅快,和身旁的德太妃、敬太妃说着话。先帝在时,后宫嫔妃斗得你死我活,如今却将往事一笔勾销。几人唯谢太后是瞻,处得也算融洽。

  敬太妃是四皇子、康王萧烁的生母,眉目慈和,温声笑道,“太后,英王府已有了小世子,烁儿眼看就十八了,他的婚事也快喽。”

  先帝在世时已为康王指了婚,定下宁国公侯景平之女侯碧云为王妃。

  谢太后更加高兴,笑呵呵道,“正是,就让钦天监择个好日子,尽早办喜事。”

  德太妃逗趣道,“待康王成婚,又该轮到怀淑了!宫里年年有喜事,过不了几年,有了小字辈,越来越热闹,咱们瞧着呀也欢喜!”

  她是无心之话,却触到了谢太后的逆鳞。

  谢太后未回话,侧眼望向皇后。

  皇后挺直端坐,巍峨凤冠下,她雪白的面上半点喜色也无。也不知哪里亏待她了,她就整天绷着个脸!

  “皇后,英王妃诞下麟儿,却不幸亡故。哀家有意将小世子接入宫中抚养,不知你意下如何?”谢太后强忍不喜,用商量的语气问。

  这也不算甚么要紧事,瑶华当即答应,“母后可与英王商议,若王爷同意,儿臣并不反对。”

  谢太后露出痛心神色,叹息一声继续道,“唉!可怜小世子刚一出生便没了母亲,哀家实在是不忍。英王的母妃又去得早,哀家想着就将小世子接入宫中抚养。你尚未有孕,月华宫也冷清,多个小娃娃也热闹些。”

  听她的意思,竟要以皇后的名义接小世子入月华宫,英王尚在,皇嫂抚养侄子不伦不类。瑶华有些诧异,“母后,如果接小世子入宫,儿臣并未生养过,只怕会照顾不周。您抚养过陛下,还得请您多费心。”

  谢太后妩媚的眼微微睁大,浮现淡淡的嘲讽,望着她嗤笑一声,“自然是哀家费心,你没有经验,怎能让你抚养?你从旁协助便好。”

  瑶华听到她的嗤笑,遂转过头不理会了。

  近处的命妇听着她们的对话,皆垂目不语。皇后清冷孤傲,皇太后强势掌权,婆媳不和的传言已经传遍了帝京城。皇后以异国公主的身份登上后位,专擅宫闱,对后宫诸人不假辞色,却在太后跟前落了下风,她们的心中也觉痛快。

  女官低头趋行上前,为众人斟满九酝春酒。

  太后重露畅意笑容,举杯曼声道,“大军出征顺遂,英王府又添了小世子,双喜临门,请各位共饮此杯为贺!”

  瑶华端起玉盏,未至唇边便觉有异,立刻看向谢太后。

  谢太后望着玉案下的众人,脸带妩媚喜悦的笑容,广袖遮唇,将杯中酒饮尽。

  瑶华心一横,也不抬袖,一口饮尽。酒液入口醇绵馥郁,带着一丝丝酸味。

  身后茗香随侍,她微一侧头,吩咐道,“茗香,将酒斟满。”

  茗香忙上前,又斟满一杯。

  瑶华执起玉盏,沉静目光环顾众人,目光所到之处,命妇低眉敛目,不敢与她对视。

  她不禁在心中哂笑,自己究竟做了甚么恶事,这些女人竟这般惧怕自己?不过她们如何看又有甚么要紧?总归是些不相干的人。

  她高举玉盏,露出一抹轻微的笑容,“陛下英武,此杯祝北征将士早日凯旋归来!”说完又一饮而尽,杯口朝下轻轻晃了晃。

  谢太后有些错愕,忍不住去瞧她,瑶华雪白的脸上平静如常。

  谢太后隐隐松口气,也饮尽此杯。

  瑶华随即回眸,深深地凝视谢太后。平静无波的双眸令谢太后一凛,定定地与她对视,皇后深不见底的眼睛似乎能洞察一切,吸附万物。

  “母后,儿臣出去醒醒酒,去去就回。”

  谢太后顿觉心头一松,忙不迭地摆手,“去吧。”

  离开千秋殿,缓步走在宫道上,瑶华突然急声道,“快去叫容师兄过来!去!”

  茗香不明所以,看她神情冷厉,必是出了要紧事,慌忙小跑回大殿。

  瑶华独自一人向月华宫的方向行去,突觉胸口剧痛,痛得她骤然发抖,出了一身冷汗。

  步子越来越沉,身体似有千钧重, 凤冠压得头痛,她举起颤巍巍的双手去摘,凤冠却稳稳固在头上,纹丝不动。意识渐渐涣散,她按住胸口,茫茫然不知所措, 前方,前方是何方?

  又是一阵剧痛席卷全身,疼得她弯下腰,终是支撑不住,晕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