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转运病人
作者:豆酱      更新:2022-06-07 08:40      字数:2120
  说得渴了,老钟提起墙角的暖水壶。

  芽芽看着他拿刚烧开的热水往保温瓶里倒忙说:“很烫,小心”

  老钟保温瓶里本来有凉水,而且又渴得慌,于是就没有理,吨吨吨的喝了几大口。

  芽芽整整的看着老钟几秒,轻声说:“完犊子了,我们医院有一个患者死之前也跟你一样,喝开水没有知觉...”

  但芽芽见人说话容易喘,而且双眼肿胀,皮肤颜色暗淡、粗糙,典型的睡眠不足。

  “你是医生?”办公室里的人顿时来了兴趣,其中一个说老钟一天就只睡三个小时,以前还有脑出血。又问:“医生啊,我最近感觉骨头一动就嘎嘎响,为啥呢。”

  芽芽就说年纪大了呗,一旁的刘秀珠也晃荡自己胳膊说:“年龄上来了是这样的,我这一动也响,这也响,那也响”

  另一位那边女同志不孕不育,自己倒不觉得有什么丢人的,说去做了手术,医生给打了个针,问芽芽打的那针是干啥用的。

  “控制激素,激素就是你垂体分泌的,垂体就在你脑子里,医生主要给你治垂体,就是你这脑子。”

  女同志说懂了,道:“也就是说我动了个妇科手术,然后发现我脑子有问题。”

  又有人问:“医生,我婆婆每天早上七点就大号,这怎么办?”

  芽芽:“准时排便很好的”

  那人叹了口气,“可是我婆婆每天早上八点才醒啊”

  除了这一个,芽芽觉得问题都不大,一本正经的叮嘱老钟,“你有过脑出血史,平时要注意休息,最好到医院检查,脑溢血可不是闹着玩。”

  大伙就笑,“这人外号叫钟大胆,现在是因为要培育红树林种子才安分,再过一两个月就要去藏采集沙棘的种子”

  从拉萨到日喀则再到珠峰大本营,海拔相差超过4000米,芽芽倒吸了一口冷气,有脑溢血=史的人再有高原反应,那是要人命的。

  正好接待他们的人也来了,一直被偷塞苦荔枝的芽芽打了个饱嗝,依旧严肃叮嘱,“你一定要来啊,我妈说过身体是本钱,不然一万块掉地上你都没有命捡。”

  她觉得对方在敷衍自己,能听进几分就算好的了。

  京都蔬菜公司的品种丰富一点,但这季节大致也就慢菜,芹菜,卷心菜,萝卜、胡萝卜、

  大头菜,茄瓜类,豇豆、刀豆这些。

  “最近打算流通渠道起了变化。近二三年仅采购50~60吨,只保持门市供应,这个大蒜品质好,要了不吃亏。”

  种子员边给他们选菠菜边问芽芽哪来的,一听说是北方来的就知道种的是大叶菠菜。

  “七几年,你们北方的大叶菠菜大量容易南方采取,现在就大叶菠菜多”种子员又指着缸豆,“这叫一点红,生长快,适应抢,新杂交品种。”

  “我们村种的油豆角,肉很多,它的豆荚上没有筋,口感很好,无柴,吃着绵软。”

  种子员就感慨一声。

  “那是老品种了,以后杂交品种越来越多,老品种产量看就要逐年减少了,再也见不着了。”

  芽芽就道:“你要是想要,回头我们家油豆角收获了,就拿一些来给你留种。”

  种子员高兴,比吃肉还高兴,非要拉着他们去看新培育的品种。

  “洋白菜,也叫甘蓝,二十多年前就从国外引进在南方种,结果没种成,光开花不结球,后来一直研究,到现在都到第七代了,咱们实验基地里的叫8398,适合你们北方的土壤,拿回去种种?”

  芽芽高兴的应了。

  要不是下午还得去农村转运一名病人,她还能接着看。

  这年头的医疗体系很完善,每个医院包一到两个县。地方有重大手术做不了的,大医院去人做,遇到急症转运病人,大医院也会派人去接收。

  单位会补贴因公误餐,补贴标准是早中晚合计八毛钱。

  芽芽到急诊科以后到也去过地方动作一两回手术,都是比较复杂的阑尾炎或者胆囊炎。

  在别人家做手术还是很快乐的。

  在自家医院,那就相当于是在自己家里做饭,得买菜,做完饭还得收拾,倒垃圾啥的。

  但在别人家医院做手术,那就相当于被人请去吃饭,别人陪吃陪聊,菜来了你出一张嘴负责吃就行了。

  而且还可以敞开了吃。

  自己家里做饭,吃多了索然无味,还得顾东顾西,比如饭不能煮多了,菜最好也是分量刚好,免得剩饭剩菜到时候还得自己消灭掉,煮多了还容易挨家里人唠叨。

  在饭店就不一样了,加菜很正常,病床够不够,手术室够不够,留观室人多不多,压根就不需要考虑,做完手术就可以走。

  站在别人的地盘里,用别人家的手术器械和住院医生,切着别人家的病人,送去别人家的病房,由着别人家的护士操心接下来的护理,简直不要太爽。

  在刘秀珠‘这孩子真是劳累坏了’的关怀眼神里,芽芽快快乐乐的出发了。

  京都医院派的救护车,就是那辆需要手动摇铃的救护车,不过后排的玻璃做了隐私保护,车顶还有大灯

  今年听说岛国那边的丰田汽车公司跟一家医科大学研究弄了一种医疗车,里头放担架,人工呼吸器,心脏其监护器,还有除颤仪,还有跟各单位联系的车用电话,听说可以靠电话线路把心电图传到医院,还特别的防震,当时听的时候把大家给羡慕坏了。

  这车不防震,所以不能放脆弱的器械,一个支棱起来的担架床占了也没多少空间,她跟随行护士小林只能蜷缩在角落。

  来时已经交代过地方医院,不要乱移动患者。

  对方是树上坠落,转运可是很有讲究的。

  高空坠落很容易顾着,特别是头颈,你瞧着没什么问题,颈椎断了都可能。

  一旦转运方式不合适很容易加重病情,造成二度损伤。

  芽芽点了两个医生,“我弄脑袋,小林你跟另一个搭把手负责腿,这位同志,你弄着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