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凑热闹
作者:豆酱      更新:2022-06-07 08:39      字数:2154
  三辆娶亲的牛车要出发了,头一辆是用来接新媳妇的,第二辆坐着迎亲的婆家人,第三辆满载着给女方的彩礼。

  芽芽也不由自主的要跟着去。

  正在灶房里帮忙的蒋文英赶紧一把把人拉住,朝她怀里塞了一把花生,说:“别去捣乱啊”

  芽芽一脸震惊的瞧着她妈。

  捣乱?怎么可能,她不是那种人啊,这种话不是应该交代小哥的么。

  葛家媳妇今儿笑就没有停下来过,随手捞起一碗排骨给芽芽。

  蒋文英说:“你可别让她再吃了,这嘴巴今天就没怎么停过,谁见了都喂两口,钻一次厨房就塞一样东西。”

  葛家媳妇就去摸芽芽的肚子,果然是圆滚滚的。

  说来她自己都觉得奇怪,明明跟儿子上学时是同级,当然葛宝泉大芽芽几岁也是事实,可在她眼里,总觉得芽芽还跟小时候一样,总不由自主把她当小孩子。

  聂超勇在外头扯着嗓子喊芽芽去接新娘了。

  芽芽圆滚滚的大眼睛就看着她妈,无声胜有声。

  蒋文英无奈说:“跟着你哥,别乱跑。”

  芽芽回了句知道了,就跟一阵风一样窜了出去。

  葛宝泉就坐在第一辆牛车上,葛家的亲戚在一旁提点着。

  其实除了新娘身体不好,葛家人还是很满意的,新娘家兄弟多,以后是要熬成熊的。

  比如两夫妻吵架,五六个小舅子站起来了,就问你怕不怕。

  某位深有体会的葛家人说到。

  葛宝泉乐呵呵的听着,听芽芽跟聂超勇说话。

  他们说话没有章法,也是想到什么说什么,这会正说到新娘子结婚那一天不能吃喝,两人都是一脸的肉怕,那该有多饿啊。

  葛宝泉就跟芽芽讨花生,悄咪咪的藏在口袋里。

  终于瞧见新娘家的门了,绢花家的却是强颜欢笑。

  本地的习俗是需新娘的哥哥或者大点的小弟将新娘背到喜车上,不能让新娘脚着地了。

  他们家没男丁,本来说好了请绢花二妹丈夫的弟弟来背。

  这临时的,居然撂担子了。

  绢花家明白,这是要彩头,要钱呢。

  眼看着人已经到跟头前了,绢花一家急得团团转,老汉一着急拉着人好声好气的说:“你放心,都是一家人,可别误了吉时,明儿再给你准备一份红包,啊!”

  绢花三妹脾气爆,嘟哝说:“哪里有这样的人,眼睛钻到钱眼里了。”

  对方一听不干了,问:“你家没男人就得求着我家,我还真就不干了,你们爱找谁找谁。”

  说着幸灾乐祸的在一旁看热闹。

  老汉一跺脚,狠狠的瞪了眼三闺女。

  人已经到院子里来了,葛宝泉正给绢花的四妹,五妹,六妹发红包呢。

  芽芽瞧见老汉一脸愁苦,本来要跑去看新娘的,临时走过去关怀了一句。

  绢花的三妹喜欢芽芽,就悄声跟她说,声音也哽咽了。

  不就是没有男丁么,不带这么欺负人的。

  芽芽就一溜烟的跑走,在聂超勇耳边嘀嘀咕咕了一阵。

  兄妹两又跟葛宝泉一阵嘀嘀咕咕,随后拉走老汉一阵嘀嘀咕咕。

  石头村接亲的人正准备接新娘呢,一瞧怎么本村的人转到新娘那边的阵营里了。

  “这是我干爹!”聂超勇朗声说。

  绢花的二妹三妹噗嗤笑出声来,把一脸蒙圈的四妹,五妹,六妹拉过来,“快,喊哥”

  聂超勇进屋去了,没一会就把绢花背出来。

  绢花今儿穿的是男方送过来的涤纶的小翻领套装,藏青色的,还加了件棉袄子(续了棉花的背心),外头披着件红袄子,盖着个红头巾。

  安顿人坐好的时候,葛宝泉悄咪的朝人的手心里塞了一把剥好的花生。

  芽芽瞧见了,怕人不吃,也小声的说:“你挨不得饿,身子骨要紧。”

  红盖头微不可闻的动了动,在芽芽的掩护下,绢花偷偷吃了几颗。

  也不管绢花二妹丈夫一家吃了屎的表情,反正车队就热热闹闹的出发了。

  迎回来新娘以后,芽芽跟村里一群女伴在屋里陪着新娘子。

  早几年,给新婚夫妇的结婚礼物都是像章,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像章,如今花样倒是多了,还有送年画的,挂历的,暖水瓶的,都是能用得上的。

  跟其他来参观过新房的人一样,绢花对屋里的沙发特别感兴趣,坐下去时屁股一沉吓得赶紧跳起来,一来二去以后才适应。

  葛宝泉进来了,兴高采烈的问:“往后我去干活时你就坐在这等我。”

  绢花娇羞说:“那人家还不得说我是个懒媳妇啊。”

  葛宝泉就道让他们说去。

  没说两句话,葛宝泉又让人拉走了。

  ,早已有人在院子了摆好了一张长的课桌,课桌上再立一张方形的炕桌,一张大大的毛主席相贴在上面。新人面对毛主席相站好,有司仪在一旁喊鞠躬!”

  这一刻显得十分庄重。

  芽芽跑去看大厨。

  今儿肯定是聂卫平掌大勺啦,他一瞧见幺妹就把早就准备好的蒸猪脑递过去。

  “以形补形,拿去吃啊,别饿着了”

  芽芽不是很想接,这话听着话骂人似的,但闻了闻味道挺香,也没有什么腥膻味。

  聂卫平还在说:“吃起来像豆腐,哥特意给你留。”

  芽芽就伸手接过了。

  除了猪脑,还有眼珠子后面的一根筋,很有韧性,很难咬烂,就是这点韧劲,她是越咬越劲道,最后嚼不烂一口吞了。

  可以这么说,几乎今天在这院子里熟悉的婶婶们,就没有一个不投喂过芽芽的,再加上聂卫平又是掌勺的,等芽芽腆着肚子上桌吃席的时候,已经饱了。

  老聂家人多,大人坐一张,没结婚的都是小孩子,也坐一张。

  合作互助,芽芽,聂超勇几个跟着一个不认识的小孩刚好凑成一桌。

  专业厨师聂卫平,自然也弄了点外头才能吃到的特色菜,比如改良过的卷饼,思路来自于烤鸭。

  烤鸭当然是没有那么多了,但煨得烂熟的猪头肉也是一样的。

  卷饼先上来了,那小孩霍的一下抽走了所有的卷饼,笑嘻嘻的看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