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召唤聂老太
作者:豆酱      更新:2022-06-07 08:38      字数:2883
  今早食堂负责人是聂卫平。

  剩粥流淌在桌子上又分到碗里,很脏。

  庄师傅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廖厂长的意思很明显,食堂今早做饭的八个人当着所有人的面吃了剩粥,不仅仅是警示,也得让这件事有个漂亮的收尾。

  聂聂卫平没有动,他的目光很坚决。

  已经有个食堂的厂员端起来了一碗剩粥,看了廖厂长几眼后放进了嘴里。

  剩下的哪几个也争先恐后的把粥送到了嘴里。

  廖厂长凌厉的看着聂卫平,“你为什么不吃。”

  聂卫平说:“恶心”

  不光是廖厂长,其他几个人的脸色也跟着难看起来,脸色一会白一阵红。

  食堂里平时负责洗菜的一个小年轻端起最后一碗粥,“我帮聂卫平吃。”

  这件事暂时就这么过了。

  他去邮局取包裹,排了老长的队伍,总算是把幺妹寄回来的东西清点好,出门却瞧见庄雯丽等在一旁。

  “这个给你”蒋雯丽揣着厂子里发的月饼,示意聂卫平把刚才庄颜给的月饼盒还给自己。

  聂卫平深深的看着她,“我知道里面空的”

  庄雯丽一怔,随后不好意思道:“你别跟她一般见识,那你怎么还接啊。”、

  聂卫平示意自己不在意,“快过节了,就不让师傅生气了,对身体不好”

  他把包裹递给庄雯丽,“帮忙拿一拿,我带你回厂子里”

  庄雯丽搂着盒子,新奇翻看铁皮盒子,“哎呦,还有火腿味的月饼呀,你妹对家里真好”

  聂卫平就喜欢听人家夸自家幺妹,骑着单车都觉得有劲。

  庄雯丽说:“你刚才做得对,大不了不做了,“我爸几个徒弟,都说要到南方去讨生活,那里机会大。”

  “知道”聂卫平骑进厂子侧门,“我哥也在南方,我跟他们说过,要是刚去吃不上饭,我哥肯定能管上一顿饭。

  至于我,家里肯定得有个男人撑着,我不能放我妈一个人在家,往后我哥,我弟弟妹妹兴许都要在外头干大事,妈跟我住,我养着。”

  庄雯丽问:“你要是愿意到南方去,兴许也能闯出一片天呢,总不能以后你的兄弟姐妹各个有出息,就你在老家。”

  聂卫平心里一阵暖流,“村子里有大动作,要搞家庭联产责任制,听说别的地方弄得很好,我们家也打算承包一块地。”

  “那不还是在乡下么?难道你真想在农村呆一辈子?好男儿志在四方”

  聂卫平道“不,家里的事是我妈想弄,当儿子的帮忙操心,我没想多有出息挣大钱,只想把饭做好,让每个吃我饭的人高兴就行。”

  庄雯丽没想到聂卫平那么没出息,只好不说话。

  她顾着说话,没注意到小腿肚的裙子卷进了车轱辘里。

  聂卫平赶紧下车,拽了几下裙子没拽动。

  余光瞥见笔直修长的小腿,他闭上眼睛,“我给你拽出来。”

  庄雯丽瞧见他有心,感激的应了声。

  低头看着闭眼给他倒腾裙子的男人,心想倒是个知冷知热的好男人,就是可惜了,不是她爱的那种男人。

  她坚持要把月饼让聂卫平拿回家去。

  今年黄姜和绿豆都丰收,聂卫平进了两趟山,弄了不少蘑菇,木耳等干活,全都放在城里头的小店卖。

  也不求大富大贵,只求蒋文英卖菜的时候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在自己地盘总比在菜场里舒坦。

  蒋文英也有了一波老顾客,正跟人叨叨着什么时候来,有新鲜的山货,瞧见儿子提着月饼过来就止住了话头。

  芽芽还寄回来一封家书,两个人都没怎么看懂,晚上捎带聂合作回家时候顺道让人读了。

  聂合作高考失败,跟家里说了要复读。

  田淑珍就一个儿子,当然愿意,家里也没人笑话他,蒋文英跟聂老太还各自出了一份贴己钱供人再读一年高中用。

  信里都是些琐事,蒋文英和聂卫平听得津津有味的,只有听说京都一条咸鱼居然卖两块钱的时候三个人都震惊了。

  大伙瞪圆了眼睛,咸鱼..这么值钱的吗?

  以前有的生产队包鱼塘,捞过鱼后会开放给社员们捞剩下的,京都的咸鱼难道是品种不同,咋那么贵呢。

  蒋文英一锤定音的,“咱们家自己弄,不花那冤枉钱!”

  腌咸鱼一般选青鱼或者草鱼,洗干净拿盐巴擦一擦,放到盐卤里头泡上五六天,再拿到太阳底下晒个五六天,再风干,几乎费不上什么大力气,比做大酱还省事呢。

  蒋文英当机立断的,“京都咸鱼贵,咱家自己做,之后给你妹捎去”

  聂卫平应了声,又道:“今年黄姜和绿豆都多,芽芽还说了在京都,香菇和木耳都是细菜,卖得很贵,回头我一头给人拎去。”

  家里开始进山捡山货的时候,蒋文英就已经开始分配储存了,最好的山货给在南方和京都的儿子闺女捎去,好一些的拿去卖。

  她忽然想起了聂超勇。

  那个打小最皮的儿子现在也不知道在哪里,连想寄个东西都没处寄啊。

  聂合作继续道:“芽芽还让爸趁着冬天整点鸟笼子,说京都人喜欢鸟,到时候让卫平哥上京都接她回家时一块带去。”

  虽然不确定能不能卖得出去,但既然芽芽说了,大伙都觉得问题不大。

  回到家,聂三牛正在修家里的椅子。

  一根钉子冒出了凳子,他手里又找不到趁手的兵器

  聂卫平打开自己厂子里的月饼,抡起一个递给三伯。

  本地现在买月饼还得粮票和月饼票,也都是老式月饼,芝麻,花生,糖肥肉做的馅料,放木头模型里压模,表面刷层油就进炭炉子里烤,硬得很。

  聂三牛‘哐哐哐’一阵砸,钉子都砸进凳子里了,月饼还不见碎一角。

  听说芽芽有

  聂三牛说:“随便搞搞而已,我拿几个你看看”

  说着就回了屋,精心挑选了一个最好看的,装作不经意说:“要成就一起带去。”

  语气虽然漫不经心,但他还是提着一口气,这木料,还有雕工,全是他大半夜不睡觉磨出来的呦。

  “行不行也得这一次试试水”聂卫平道:“都带去吧。”门路让自己挣钱,聂三牛牛吃惊,“这都行?”

  聂老太还没回来,聂合作找了一圈后没找见人。

  蒋文英上广播室

  没一会整个村子都能听见广播员喊:“聂老太,你孙子,孙女寄月饼回来孝敬你了。。”

  小老太正在老姐妹家里面唠嗑,闻言满面红光的疾步飞奔出门,故意绕着人多的地方走。

  村里人就说:“孙女给寄月饼回来啦?芽芽好孝顺的哦”

  聂老太背着手笑得嘬牙花子,绕着村走了一圈,得意回家了。

  中秋节前后,医院和医学院都有文体活动,芽芽一个都没有放过,赢了不少毛巾,搪瓷盆,还有一个金鸡牌的机械纯铜机芯闹钟,全让她放起来过年的时候带回家。

  国庆前一周,年纪里弄了个摸底测验,都是学过的知识点。

  内容不多,也就从四十多页纸里弄出来十个小题目。

  大部分人都很乐观,看到试卷时也都傻眼了。

  不知道是不是走漏消息,临时换了一套卷子,划的重点一个没考,就是蒙,靠着自己的那一丁点的记忆做题

  各科的老师信誓旦旦的表示绝对是学习过的内容,但一样很懵逼。

  李乾城偷看芽芽的答案,见第一题就跟自己的不一样。

  父母中一方的血型为A型,另一方为B型,其子女的血型可为。

  他重新检查了一遍,觉得这已经是整张试卷里最简单的题目。

  A型,B型,AB型他都可以理解,妥妥的正确答案,但是怎么会是O型,从哪里来的O型

  芽芽投来一个坚定的眼神,父母中一方的血型为A型,另一方为B型,其子女的血型可能是A型,B型,AB型,O型,没错的。

  李乾城迟疑的擦掉了自己的答案。

  两天后发了测验单,李乾城瞧着第一题打的勾,以及自己二十四分的成绩陷入了怀疑。

  “我比你高八分”一个宿舍的兄弟道。

  李乾城顿了顿,“值得高兴么?”

  后者:“......”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