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出外勤坐破车
作者:豆酱      更新:2022-06-07 08:31      字数:2152
  隔天一早,芽芽上学,跟女孩子们讨论着,好多人都穿小背心了.

  听说她下午要去干活,同学们面露同情.

  芽芽不是本地人,没有粮油证,生活一定很艰苦.

  不少同学表示干的是什么活,他们也可以去捧场.

  工厂啥的肯定不可能,多半是摆个小摊子卖东西吧.

  当听见芽芽去了京都医院急诊科的时候,大伙还没怎么反应过来,只是觉得事情难办,毕竟这行业,这科室,他们想帮衬有点难.

  下午放学,芽芽背着书包就跑去乘电汽车.

  检票很慢,因为有的学生没钱,会自己自己拿拓纸、彩笔等拓月票花儿、印章。

  还有那种使用过期月票的乘客,每次被发现后,都会按照当时的车票使用办法,给与罚款.

  芽芽随便站的队碰上了个老售票员,因为各种月票的底板颜色不一样,她过一眼就能看出来是职工月票,还是学生月票,检票的速度非常快.

  芽芽要买月票.

  职工月票五块钱,得在单位买,车站只能换购,还得拿单位的介绍信,现场主要卖学生的月票.

  这年头月票价格有浮动,今年学生月票售价为3.5元,一张月票相当于一个二级工人工资的1/10,以前一般人买不起,现在情况好多了。

  职工月票的底板是浅蓝色,学生月票底板鲜红的红色.“每一张月票卡都带有毛主席语录,不同的月票种类语录内容不同。当时的学生月票印的语录,多与教育和知识有关,职工月票印的语录就是和为人民服务有关。”

  交了照片和钱,芽芽拿到自己的月票.

  不远处,大黄眼巴巴的看着,瞧见人成功买了月票还挤上了车,这才摆摆尾巴朝车站外溜达走去.

  急诊科给芽芽安排了个小桌子,靠着窗.

  护士站领的一盆文竹,外科给的凳子,内科给的凳子,骨科给的’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插画,工位弄得有模有样.

  芽芽到了急诊科后凳子都还没坐热就被喊着去外勤.

  这年头的急救号码是5局5678和5809,打从五十年代就开始用到现在。

  急诊科里一护士一手接电话、一手拿笔,飞快地记下患者地址后,朝外喊一嗓子。

  两辆国产的西北牌急救车就在院子外停着。

  带他的医生面熟,那天被熊孩子气得手儿抖时见过,姓柯。

  柯医生还解释了一下“我们科室刚成立,目前只有有一个主任医生,一个副主任医生,普通医生会比较忙,每天几乎得有两个值班人员。”

  芽芽表示理解,随口问了一嘴急诊科有几个普通医生。

  “急诊科一共三个医生,五个护士”

  芽芽反手指着自己,听见了残酷的答案

  “没错,只有你一个普通医生”

  还是个没编制的。

  一上车,柯医生递给芽芽一个铜铃,解释说警报器坏了,喇叭还经常是个哑巴,但总不能因为喇叭坏了就换车吧,人工自助也是一样的。

  听说那边是触电患者,伴随着大铜铃‘哐当哐当’的响声,急救车冲出了院子。

  京都的路很难走,车子又破,只要是三环外都算走长途,今天去的地就算不是三环外也差不多。

  正是下班高峰期,路上全是自行车大军,车上的人都有点焦躁,护士催促:

  “王师傅能不能开快点,就您这速度,过去不是救人,是吃席啊!”

  司机不慌不忙,显然经常被催促,遥遥的指了一下红绿灯。

  京都十字路口红绿灯不多,多半是靠交警拿指示灯人工指挥,他们碰到的这一个倒是有红绿灯,但也得靠交警在交通台里人工调度。

  一车的人都觉得完了,这按照这个速度下去,患者肯定没了。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过了第一个红绿灯以后十分顺利,没有碰上一次自行车大军,没有碰上一次红绿灯,车子也没有坏在半路,一切顺风顺水得让一车子的人惊诧。

  总算是到现场了,车子还没有停稳,大家就往下跳。

  其实救护车里的设备只有诊箱和氧气袋,一个人抱诊箱,一个人抱着氧气袋就完事了,芽芽小跑的跟着。

  现场的人瞧见医生来了急忙让开,一个光着上身的五十多男人急吼吼的说:“同志,您赶紧的,刚才还能呼吸,现在感觉没动静了,人是不是没了。

  我们是电力公司的人,今天来检修电路,他走在最前面,忽然哎呀了一声,紧接着就趴在地上不动弹了,肯定是触电了。”

  芽芽负责体格检查。

  因为后背和前胸都有指头大小的窟窿,芽芽就把重点放在心脏的几个听诊区,又去看地上的钢筋。

  应该是钢筋碰到了高压线,强大的电流击倒了患者。

  患者又被通电的钢筋压住,身体形成了一个回路,电流顺着钢筋直穿了患者的胸口和背部,

  “电击造成的气胸。”

  这种情况最怕心室颤动,也就是触电后心脏电生理紊乱,电解质紊乱,怕触电引发多器官衰竭,而且急救车上没有除颤设备。

  就这破车,三环外都算长途,患者又已经陷入了昏迷,没法及时连接上除颤的设备,在路上突发心室颤动的下场就是一个死。

  “先上车。”

  大伙七手八脚的把人往车上抬,听说要有人跟着,七八个修电路的汉子都要往车上跑。

  都是电力企业的职工,住在一个筒子楼里,用一个厨房,甚至共用厕所。

  他们的妻子互相之间都是朋友,孩子一起上学放学,抬头不见低头见,往后筒子楼里要是少了一个人都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随手点了个麻利的男人跟上。

  护士已经准备好了一毫升的肾上腺书。

  柯医生先做心脏复苏,这动作很费力气。

  每分钟按压次数与年龄有关,各年龄段都有所差异,成人每分钟要按压一百次,每三十次要对上一次口对口人工呼吸。

  “按压部位在胸骨中下段1/3处,按压深度要五厘米,他干体力活可以稍微重力。”副主任医生看着芽芽,随后让护士准备普罗帕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