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悔不当初
作者:巧小七      更新:2022-06-05 06:39      字数:2444
  乔轩提出辞别之后,第二日便早早收拾好了行李,打算回程,苏云澈专门抽空为其践行之后,乔轩便急匆匆踏上了归程。

  临走前,乔轩看着苏云澈犹豫再三,还是只说了声珍重。

  苏云澈的打算乔轩不清楚,也无力干涉,只能一声珍重希望苏云澈能保重自己。

  ……

  下塘村~

  乔山是在晚上醒过来的,伤口不是很深,但流了不少的血,是以他的面色还有几分苍白。

  “娘~”乔山睁眼侧头看着身旁一直守着他的王氏,轻轻开口叫了一声。

  “你醒了!怎么样伤口可疼,还有没有什么地方不舒服?”

  王氏本是在想着花寡妇的事有些出神,听到乔山唤自己,连忙转头问道。

  “我没事了,娘!让您担心了。都是儿子做下的糊涂事,让娘跟着生气,还跟着担心!”

  乔山摇摇头,面带愧疚之色,朝着王氏抱歉道。

  “都过去了。这人呐,不怕出错,怕的是明知错了,还要继续下去,你如今能想明白就好了。”

  王氏叹息了一声,许久都没跟这个三儿子说过心里话了,如今倒是难得有这样的机会。

  “娘,儿子以后会好好照顾小宝,好好孝顺您。”乔山点头,眼中似有泪光闪过,朝着王氏低声保证道。

  “别说这些了,现在要紧的是你先养好身体,还有花寡妇的事儿也得解决清楚了才是。其他的日子还长呢~”

  王氏摇头,心里想着全都是当下要紧的事儿。

  “娘,我身子没事儿,只是花寡妇那里……”说起花寡妇,乔山便直皱眉头。

  “说起这花寡妇,你倒是给娘说说,她是怎么伤到你的,她那肚里的孩子到底是不是你的?若是这孩子不是你的,她伤你这事儿可没完!”

  一想到花寡妇王氏就觉得满脑子的官司,直拉着乔轩问道。

  “我也记不清当时的情况了,好像是拉扯之间,她顺手从抽屉里抓了我平日里防身用的匕首刺伤了我。至于她肚子里的孩子,我也不能肯定,我已经好些日子不曾理会她了。”

  乔山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也不知怎么的两人拉扯之间刀子就插到了他肚子上。

  如今乔山觉着他这点皮外伤倒不是什么大事儿了,就如同王氏所说,要紧的是花寡妇肚里的孩子,她一口咬定孩子是自己的,曾经两人的事儿也是闹得沸沸扬扬,这事儿真有些不好说。

  “依我看花寡妇这肚子来的蹊跷的,她可是个寡妇,有了孩子,能忍得住这么久才来找你?大夫说那肚子都三个月了,时间瞧着倒是对的上,可我总觉着不太对。”

  王氏经了苏巧的提醒,心里也泛着嘀咕,总觉得不对劲。

  “娘的意思是,这孩子可能不是我的?”乔山瞪着眼,有些惊讶道。

  “倒也不是没这个可能,到底怎么回事娘也说不上来,就是觉得不对劲。行了,你也别想那么多了,饿了吧,灶上炖着粥,我去给你盛些来。”

  王氏摇摇头,看着乔山苍白的脸色,暂时先将这些烦心事抛到一边,转身朝着厨房去了。

  乔山半躺在床上,脑海里不停思索着王氏的话,也是觉得有些不对,为什么这两个月他没理会花寡妇都不见她来闹腾,如今倒是找上门来了。

  若她肚子里的孩子真的不是自己的,那花寡妇的心思也太过歹毒了,竟然想让他做冤大头给别人养孩子。

  这般想着乔山心里免不了有几分气愤,但如今的乔山经历许多事情,心绪早没之前那般浮躁了,倒也没有太过激动。

  只是花寡妇若真的存了想让他当冤大头的心思,乔山也是绝对不允许的。

  王氏给乔山端了吃食后,乔山便催着王氏回去歇息,他伤得不算太严重,用不着王氏这般一直守着。

  “你一个人能行?”王氏看着乔山的样子,有些担心道,犹豫了一下还是道:“我还是看着你吃了粥,睡下了再回去。要不我把老二叫过来,你晚上要是起个夜什么的,他也能帮你一把。”

  感受到王氏的关心,乔山心里觉得既温暖又愧疚,也不知当初自己是怎么想的,竟然会觉得王氏偏心其他兄弟,压根儿不心疼自己,真是猪油蒙了心。

  “娘,您早些回去休息吧,若您实在不放心,就请二哥过来陪我好了。”

  乔山心中感动,呼噜呼噜便喝完了一碗粥,催促着王氏回去歇息。

  “嗯,你也好生歇着,把身体养好了,再琢磨花寡妇的事儿,不急在这一时。”

  王氏点头,再次嘱咐着。

  乔山顺从的点点头,目送着王氏出了门,这才没忍住低头抹了抹眼泪。

  如今的他真是悔不当初了,曾经的他也是家庭美满,而如今勉强说是妻离子散也不为过了。

  付氏死了,家也分了,自己还险些丢了一条胳膊,而这一切都和花寡妇有关,乔山真是悔不当初,自己怎就信了花寡妇当初挑拨的那些话了呢?

  如今想想他觉得自己倒是有可能冤枉了付氏,毕竟当初的银子苏巧是一分不少的拿走了,且董家那边审了付氏表哥,并未查到两人有什么不干净的关系。

  怕这一切都是花寡妇处心积虑算计罢了,思及此,乔山心里就更加恼恨自己。

  ……

  乔山的伤情稳定了,苏巧也就没整日在家呆着了的,家里乔甜儿暂时照顾着乔山的饮食,王氏便陪着苏巧去了东院。

  按照苏巧的计划,这些日子就要开始教手下人制作瓷器的步骤和技巧了,顺便试炉。

  歇息了一日,众人都换上了苏巧给买的新衣裳,收拾过后,看着全都精神奕奕。

  苏巧看了众人一眼,很是满意。

  吃过钟妈妈(之前买来做饭的婆子)做的早饭之后,苏巧便对着六人做了分工。

  苏巧买的六个人,各有长处,其中还有读过书,识文字的。

  认字的叫李顺,曾在官员府上做过掌事,后来因着主家获罪,才辗转被卖到了宜城。

  苏巧正是看中他识字这点,能配合着乔山做些采买和材料配比的事。

  其中一个叫王平山的家里曾经有过捏面人的手艺,擅长手工,苏巧便安排他做了塑胚。

  至于其他的上釉,描彩的功夫都得慢慢来,苏巧挑了两个年轻些的小伙子跟着自己学。

  还得有两个人专门控制炉温,这些都得苏巧一点点的去教,很是费心力。

  做好分工,苏巧便拿了乔山之前弄回来的原料,准备第一次的白瓷制作。

  王氏看着苏巧摆弄着那些泥土,一脸惊讶的道:“这……老神仙给你的方子,就是弄这团泥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