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酒厂扩张
作者:巧小七      更新:2022-06-05 06:38      字数:2533
  “这都什么时候了,你不关心关心这事儿怎么解决,反倒是只顾着惦记银子,那银子是你该拿的吗?”

  王氏盯着还跪在地上的乔山,恨铁不成钢的喝斥着。

  “银子自然是给了董家作为赔偿,若不是董家主大义,没打算深究。三哥认为我们这些人还能好好在这里坐着聊天吗?”

  乔轩吸了口气,低头看向地上的乔山,语气微冷道。

  “那既然董家都不追究了,还拿我们银子做什么?”乔山不死心的道。

  那可是一百两银子呢,一百两呀,就这么生生没了,让乔山心里怎么能舍得。

  “你个逆子,人家不追究你就已经是宽宏大量了,你还有脸得寸进尺?你还是不是老乔家人了,怎么这么不要脸呢,你,你给我去外面跪着,好好跪着反省自己!”

  王氏见乔山那一副见钱眼开的样子,心里气不打一处来,指着乔山便开骂。

  “我……”乔山还想狡辩两句,却是被乔忠冷声打断。

  “你什么你,你还想把娘气成什么样?还不快出去跪着。”

  乔山对上乔忠和屋里众人的眼神,还是在满心不甘之下走到屋外跪下。

  这边乔山和付氏之间的误会解开了,苏巧估摸着两人应该是不会再闹起来了,于是对着王氏建议道。

  “娘,你这腰疼的厉害,咱们还是去县里看看大夫吧。”

  “哎,我这身子骨老了,不经折腾,这一来一回的折腾的也难受,还是不去了吧。”王氏叹息了一声,只觉得心累的很,也懒得挪动折腾。

  王氏坚持,苏巧也不好多说,只能是每天尽心侍奉着。

  至于付氏和乔山,苏巧最大的容忍限度便是不理会,再和之前一样是不可能了。

  乔山心里还是不甘心那些银子就那么没了,可如今银子已经是没了,家里又有王氏镇压着,也只能不甘的压下了心里的所有想法。

  付氏得了那一顿毒打之后,好像突然在这个家里消失了声音一般,安静的出奇,就连付家也没人上门来,弄得王氏都有些觉得奇怪了。

  乔家的日子就在这种沉默又带着些奇怪的气氛中一天天度过,转眼便到了乔轩入学的日子。

  一个月后左右便是县试时间,两个月后是府试。

  乔轩全副身心投入备考,苏巧则是给他做了不少吃的带去书院,学习的同时也不能少了营养。

  正月过完,二月初宜城一带便开始准备春耕。

  苏巧将家里的三亩地都给了乔成夫妻耕种,年前乔山来找苏巧和乔轩说想种他们那三亩地。

  不过彼时苏巧已经答应将地给乔成种了,自然是不能反悔再给三房,为此乔山和乔轩两人还闹了些不愉快。

  苏巧不用种地,每日闲来无事,便买了几只鸡鸭养在屋里,偶尔和乔甜儿一起扶着慢慢恢复的王氏在村里转转,日子倒也清闲。

  付氏伤还没好透,三房的地便只有乔山一人忙活。

  乔山每日在地里忙的不行,回来家里连口热饭都没有,心里对付氏的不满更甚,两人几乎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热闹的很。

  日子一天天过着,越来越暖和,颇有些春暖花开的感觉。

  苏巧就是在这样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收到苏林要办酒厂的消息。

  苏林养了几个月,腿伤差不多好了,便和苏大强一块儿忙活着酿酒的事儿。

  因为上梁村的地方狭窄,所以能酿出的酒有限,董家酒楼那边几乎是供不应求,价格都卖到平常市价的五倍。

  再加上苏巧之前给董旋风说的会员营销方案,董家酒楼这段时间几乎都是爆满,赚的也是盆满钵满。

  见着势头好,董家早早便送了一百两定银到苏家,后面又给补了五十两。

  苏林手里有了银子,就想着扩建场地,地方选的差不多了,苏林便专门请人带信给苏巧让她去看看,顺便给些建议。

  知道苏林做的好,苏巧自然也高兴,便和王氏说了抽时间回了趟上梁村。

  苏林在离上梁村不远的地方重新选了一处临近大路,且平坦宽阔的地方买下,打算盖个大作坊,请人大规模酿酒。

  苏巧看了他选的地方没什么问题,只是在酿酒细节和工艺上做了些指导,最后她建议苏林去牙行买几个机灵的人,将酿酒的核心技术交给这些人,其他的杂活儿可以请些短工。

  苏巧虽然觉得这个时代的奴隶制度非常的不人道,但不可否认买来的人用着的确是要放心很多。

  苏林听了苏巧的建议也觉得有道理。

  苗氏搂着小儿子在一旁听着苏巧他们几人商量着,眼睛瞪的跟铜铃似的。

  这一会儿买地盖房,一会儿又是买人的,这得费多少银子啊?

  苗氏虽然心疼银子,但却是个脑子清楚的,知道这银子要花出去才能赚回来更多。

  “巧儿啊,咱们家能有今天,都是有你和女婿的支持。不然咱们现在泡在那苦水罐子里过苦日子呢!”

  临走前,苗氏拉着苏巧的手,颇有些感概道。

  如今家里每个月都有十几两银子的进项,这是苗氏之前想都不敢想的。

  孩子们都能穿上暖和好看的新衣裳,家里也能经常吃到肉,苗氏觉得如今的日子天天过的就跟神仙一样,都让她有些不真实的感觉了。

  “娘,我和相公也就是给了些建议给爹和大哥,今天这些都是你们自己努力赚来的。咱们以后的日子都好着呢,等新作坊盖好,再给大哥物色个贤惠的姑娘,家里就能更轻松些了。”

  苏巧笑着对苗氏道,要说苗氏如今还有什么遗憾的地方,大概也就是苏林的婚事了吧。

  自打和曹家退婚,苏林对成婚的事儿,便一直有些抵触,苗氏说了几回,也不见苏林有什么反应,也不知该怎么说了。

  这事儿苗氏也当着苏巧念叨过,苏巧也劝了劝苏林。

  毕竟古代人寿命普遍没有现代的长久,苏林如今也是十九的人了,也可以相看合适的姑娘,相处着看看人品,合适的明年成婚生子正合适。

  苏巧的劝告,苏林还是能听进去的,如今苗氏得了苏巧的话,心里知道儿子的婚事应该是有戏了,忍不住心里欢喜,朝苏巧笑道。

  “你身边若是有合适的女子,也帮你大哥留心着,我和你爹也不大会识人……”

  苗氏想着当初给苏林定的曹家,再想想苏巧嫁的乔家,只觉得苏巧能嫁进乔家,真是运气好。

  她和苏大强是真不怎么懂得分辨人心,当初只听那媒婆说曹家的女儿如何好,便匆匆给了聘礼,就连打听一下也没有。

  苏巧应了苗氏的要求,便带着苏大强准备的两坛好酒回了下塘村。

  时光匆匆,二月底春耕基本结束。

  天气晴朗的日子,苏巧正忙活着把屋里的被褥全都搬出去晒晒太阳,一转头就瞧见乔轩正春风满面的站在院子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