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听戏
作者:房角石一诺      更新:2022-06-05 05:43      字数:2125
  总算找到了歇脚之处,方季青心里放不下酒坊的生意,当然还有自己的儿子。

  这日,吃过早饭,他问小儿借了纸、笔来,伏在放饭菜的桌子上给沈仲写信。

  在信里,他先是问了方晴晴和方家一的情况,接着又问到酒坊的生意如何。

  他最重视的还是果子酒的酿造,这可是祖上传下来的。当年也是因为果子酒的品质不错,才有幸被多老爷引荐成了皇家御用贡酒。不过,这之后发生的事,还是多少有些出乎意料。自那以后,他也没再专门为皇家大批酿酒,只偶尔多老爷会带着朋友来赏脸光临。

  方季青还是多少有些担心沈仲。虽说他确实是后起之秀,悟性极高,但这果子酒的酿造并非几日就可以完全掌握,它尤其需要的是细心的观察和寸步不离的照看。年轻人毕竟是年轻,精力虽说旺盛但容易耐力不足,沈仲再出色也不过平常之辈。

  想来想去,方季青还是要再次嘱托沈仲发酵程度的掌控。

  他在信中写道:“古人云,一日泛齐,二日醛齐,三日盎齐,四日醒齐,五日沉齐。第一阶段气泡将谷物冲到表面,未可;第二阶段有了淡淡酒味,未可;第三阶段气泡进一步增多,间或有声音发出,此时仍不可;等到第四日,颜色变红、酒味加重,则算成功了一半。这关键的第五步等待的过程,是最重要的。一定要等到自然纯熟,断乎有揠苗助长之意。”

  自小,方季青的父亲就教他酿酒定要掌握好发酵的程度,发酵好了,味道就出来了,发酵不好,完全徒劳。

  接着,他又在信里嘱托沈仲一定要控制好温度:“淀粉酶的催化不宜在过高的温度下进行,一定要将温度控制在对淀粉酶和酵母菌都有利的范围内,让淀粉酶和酵母菌同时进行催化。”

  这些酿酒技术,其实沈仲也无师自通了不少。方季青虽然不知道沈仲如何学得精湛,但也佩服他的才华。再加上他看沈仲正直、勤恳,踏实肯干,不用蛮力善用巧劲儿,是有为之辈。如果不是中间有一个缘故,他可能真会把女儿许给沈仲。

  说起来这个,方季青急匆匆收笔问候了一下女儿和儿子,随后便用蜡将其封印上拿出去找地方寄回去。

  方季青寄完信后,也不着急回客栈,就在街上转悠着四处看看。

  长安今日虽不是真龙居所,但历史的沉淀还是有的。

  这里的鼓楼、钟楼,气派绝不输于都会。随处可见雕梁画栋的柱子和门楼,做工精巧、巧夺天工。

  他走到两座南北相向而立的戏楼面前。

  北戏楼前檐檩下清晰可见11个三踩斗拱,斗拱上是麻叶头雕卷云纹,正中间的斗拱则可见三昂,昂上伸出五首,由中间向两侧分别为龙首、凤首、象首;前檐柱插有木雕二龙,枋板正中亦为木雕,雕有蝙蝠、花卉和鱼;前檐四根立柱上部分别插有木雕,从西向东依次为象首、龙首、龙首、象首。

  南戏楼前檐檩下也11个斗拱,其中10个为三踩斗拱,麻叶头雕卷云纹,正中间的斗拱为五踩斗拱,可见五昂,中间三昂雕成兽首,昂上伸出五首,由中间向两侧分别为龙首、凤首、象首;檐檩下枋板可见彩绘,但已经漫漶不清;前檐柱插有木雕,木雕也为二龙,枋板正中亦为木雕,雕有蝙蝠、花卉;前檐四根立柱上部分别插有木雕,从东向西依次为象首、龙首、龙首、象首。戏楼上的龙、凤、象雕刻得栩栩如生,两座戏楼斗拱最中间的龙首都作出了卷曲状的胡须,象首则有的直接雕出了象牙。

  他连连赞叹手艺人的工匠之美,驻足欣赏许久后,才注意到北戏楼里正在上演秦腔。

  忽听得旁边有位服侍异样、但举止翩翩之人说道:“朱权《太和正音谱》载:‘元知音善歌者,三十六人中之首者卢纲,咸阳人,音属宫而杂商,如神虎之啸风,雄而且壮,为当时之杰”。演员吐字以泾阳、三原语言为标准。’今日小生倒要见识一下这评价颇高的华阴老腔。”说话间,随行的几人也进了内堂。

  方季青觉得这人器宇轩昂,非一般之人,随后也跟了进去。

  只见这位清秀公子,径直找了楼上的雅座坐下,旁事不管,只专心看着台上的演唱。旁边一位貌似随从的男子则吩咐戏楼里的人端茶倒水,他们也一一落座。方季青走上楼,挑了与他斜对面的座位坐下,一边听戏,一边注意着他们。

  那位貌似公子的清秀小生看了一会儿说起话来:“果真说的如此,苦音腔真是秦腔区别于其他剧种最具有特色的一种唱腔,演唱时激越、悲壮、深沉、高亢,表现出悲愤、痛恨、怀念、凄凉的感情。欢音腔则欢快、明朗、刚健,擅长表现喜悦、愉快的感情。”

  随从们听他说完,都连连点头,有个稍微不太正经、穿着鲜艳的男子嬉笑奉承道:“不愧是我们京城有名的名角才子啊!这秦腔这么老古董的东西都能入你法眼,小弟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啊!”

  那位清秀公子有点恼怒,急红了脸:“明彩,又拿我取笑。这叫艺术好不好,这次来出游,不就是要吸收民间之灵气吗?”

  那位衣着鲜艳的公子,把玩着自己纤细的手指:“罢了罢了,你就是迂腐,不懂潮流。”

  清秀公子也不理他,继续听戏。

  方季青觉得这一行人绝非普通之人,但又想不到法子搭讪,再说自己还要尽快赶路,长安毕竟不是长久弥留之地。

  方季青听完了一段后,等歇场时候便起身离开了。

  待他走到清秀公子的座位旁,忽然听到那位衣着鲜艳的男子开口:“你这天天四处溜达,什么时候能找到那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醉鬼老头儿啊?”

  醉鬼?!

  难道找的是同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