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缘来
作者:房角石一诺      更新:2022-06-05 05:43      字数:1890
  顾不得女儿天天的胡乱猜疑,方老爷和方夫人早开始准备女儿的婚事。

  说实话,方夫人也感到格外吃惊。之前,不管是哪家的公子来提亲,方季青任凭何等优越的嫁妆都没有答应。他华府也不是王公权贵,况且只提亲就来了不下四次,每被拒绝后仍来提亲,搁谁都不会这么死乞白赖地。许是方季青觉着华家公子对女儿是真爱呢,这次竟爽快答应了。方夫人并非爱慕钱财之人,做父母的哪一个不真为女儿好。想着丈夫没反对,她便欢欢喜喜为女儿筹办婚事。

  这事,还要从庙会说起。当晚,方季青寻思着女儿和儿子都去赶庙会,夫人也去看戏了,自己闲来无事,便顺道闲逛逛庙会。

  出了府,他沿着小道朝灯火通明处走去。刚走到庙会路口,远远地就望见前面为了好多看稀罕的。他也挤了进去,乍一看,原来是喷火的杂技,这是他最爱看的把戏。只见那位壮汉,光着膀子,粗大的鞭子盘起在头上,腰间系着一根满是油渍的红带子,抡起了裤管儿稳健站定。他手拿一木棒,举着让周围人检查是否有异样,待周围人都看过后,他保持半蹲,头微微往后仰,将木棒慢慢移向嘴边。一个眨眼,口中竟吐出熊熊烈火。方季青看得出神,不小心踩了后边一人的脚,急忙转过身来道歉。一看,是一位些许白发的老先生,手里举着一面“求签问卜”的灰色旗子,头发凌乱,衣衫虽破但干净。

  他打量老人的同时,老人也在笑眯眯地看着他:“亲家呀,还没有看够老身么?”方季青听他这么一说,莫名其妙:“敢问老先生,我们可是在哪里见过?”

  老人也没回答,转身走出人群,方季青也跟了来。老人走到一个拐角处,停了下来,对身后的方季青说:“你是没见过我,但你的宝贝女儿可是我亲定的孙媳妇呀!”方季青很是糊涂。

  “当年令女得了怪病,是听了那一阵箫声才得以保全性命。你可知那吹箫之人,正是老身。不过,箫声仅可保她两个轮回的性命,当然,你不要担心。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让她此生无虞,务要将她嫁给下月初八提亲之人。若是破了这因果链,恐不保令千金的福分啊。”

  方季青听得一头雾水,刚要问些什么,就看到那位老先生向他摆手,扬长远去:“你若要知道此中道理,待亲事结成后到凌山找醉鬼便是。”

  方季青当晚一夜未睡,反复思索老先生的话,他又不能和夫人商量,一人总是琢磨。

  初一一过,方季青提上心头,向周围人询问何家有何喜事。下人们奇怪老爷最近这样反常,也不好意思张口。

  等到了初八。一大清早,方家四口吃过早饭,就看到管事的跑来传话:“老爷,华老爷领着华公子又来提亲了。”

  没想到来的竟是华公子。

  方季青迟疑了片刻,嘴角才微微张开:“那就请吧。”

  一旁的方晴晴许久未见华南生,想再看他一眼,谁知被父亲突如其来的呵斥给吓得退下了:“孽障!方家的脸被你丢得哪还有半分?你这是还要把我的老脸再捧着给人!”

  父亲少有的怒气,让方晴晴只得学乖,慢慢往屏风后退去。

  她刚走到屏风处,忽然听见熟悉的一声:“方伯伯,晚辈这厢有礼了。”

  她的南生!

  她的脚早已迈不开。算了,还是偷偷听着吧,反正父亲也生气了,再多生点气也没什么,顶多挨个揍。

  她慢慢往屏风前面凑,看到华老爷和华公子坐定。

  “华兄,何不另觅贤媳?我们方家人微言轻,也只是平平买卖人家,女儿并非闺秀之誉,况且年纪和令公子着实不相适宜。”方季青不愿相信那个解铃人是华公子。

  “方老爷何必自贬,华府亦非权贵之家,祖上书香传家,只盼茶余饭饱、无故忧愁。犬子早有耳闻令千金的与众不同,当然了,二人若不是一见钟情,恐怕……”方晴晴察觉后边有人扯自己。回头一看,是小玉。

  小玉也不说话,只用眼神示意她走来里屋。她进了里屋,小玉便把手中揣着的字条给她:“这是进门时,华公子托我转交给你的。还说不用躲在后面听,只回屋看字条便是。”

  方晴晴看着堂中那位近在眼前的心上人,拽着纸条不舍地走开了。

  华南生早猜到方晴晴会躲在后边,他透过前门窗户看到方晴晴走回闺房后,给了父亲一个眼神。

  华老爷顿时变了语气:“其实,我也不愿犬子与千金这样的婚事,只是小儿小时向老太爷学吹箫时被下了个蛊。若不是因为这个蛊不解不能长活,我断不会如此三番五次上门提亲。”说完,脸上一副蛮不乐意。

  方季青一听与那日老先生说得投合,瞬间愣住。

  整个一上午,方季青一直恍惚之状,忘了如何答应了婚事,只记得华老爷临走前唤了自己一声“亲家”。

  且说方晴晴回了屋,她迫不及待地掩上门打开纸条,一看:一缕头发!

  她细看,包着发束的纸上写有一句:一生一代一双人。

  方晴晴呆呆看着手中这物,许久没有回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