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生意
作者:松花酿酒      更新:2022-06-04 21:52      字数:2628
  “母、母亲?”

  谭老夫人的话,叫董氏大为震撼。

  她都将事情说得那样严重了,母亲竟然一点要亲自过问的意思也没有!才短短几日,母亲对四丫头的态度已经这样宽厚了么?!

  谭老夫人如何不知道董氏心里的那点花花肠子,她又简单说了几句,大意告诉董氏,四丫头的事儿的确可大可小、可严重可轻微,本来庆南伯府在京城就不打眼,只要他们自己不将事情闹大,又有几个人会知道。

  “再说,若外人都来议论四丫头、议论庆南伯府,那这府里所有的人,没有谁是能够独善其身的。”

  最后这话,如何不像是在敲打董氏,叫她别故意生事,更别为了坏四丫头的名声,最后反而连累了自己一双儿女的声誉。

  “……”

  董氏一双手捏得死死的。

  她都不记得自己究竟是如何走出了澹宁居。

  回到院子,常姑姑见董氏脸色不好,上前询问老夫人都说了什么。

  董氏摆摆手,这个时候老夫人说了什么已经不完全重要了。如今最要紧的,是老夫人对四丫头的态度的确有了不小的转变!她不能任由事态继续发展下去。

  “快!你去将笔墨纸砚拿来,我要给安儿修书一封。”

  原本,她和老爷让安儿去江南,是因为江宁董家找到了一个从宫里出去的老嬷嬷。那老嬷嬷曾在宫中伺候过好几位娘娘,见识不凡、颇有学问,他们想让安儿接受那位嬷嬷的教诲,以为明年的选秀做准备。

  可现在,她得让安儿赶紧回来了!

  若不是安儿远在江南,不在老夫人身边伺候,老夫人这才瞎了眼觉得沈长宁不错。

  只要她的安儿及时回到京城,回到老夫人身边,董氏相信,有了安儿这颗明珠的对比,老夫人自然就能看清,四丫头再是长了本事,也不过是不可雕的朽木罢了!

  就在董氏让常姑姑将信送往江南江宁之时,秦婆子亲自将那张明黄的帖子送到了澹宁居。

  董氏不知道,不是谭老夫人不想责罚沈长宁,不是谭老夫人对沈长宁的态度有了变化。甚至,谭老夫人听说了佩兰的事之后,第一时间就砸碎了一套茶盏,狠狠道:“孽畜!太不像话了!就为了个金镯子,她要将整个家闹得天翻地覆不成?!”

  然而,谭老夫人才刚发了火,门房就送来了这份帖子。

  谭老夫人低头一看,眉心瞬间拧在一起——是裕国公府送来的帖子。

  汪玉言亲笔书写,不仅邀请沈长宁三日之后到裕国公府做客,还邀请她下个月陪她一同到御山别苑参加安阳郡主的生辰!

  即便庆南伯府最为鼎盛之时,也只能偶尔才能有同王公侯爵往来的资格。

  如今,四丫头只是救回了裕国公夫人,便给自己挣来了能够接近裕国公府、接近安阳郡主的机会。

  你叫她还这么罚四丫头?!

  她也很无奈的好吧!

  沈长宁笑着收下帖子,对秦婆子说:“还请秦妈妈转告祖母,一会儿我便让人给汪姑娘传个信,告诉她三日之后,我定会登门拜访。”

  秦婆子也笑着看向她:“如此最好了。”四姑娘若真能时常到裕国公府上走走,京城里的人自然也会渐渐注意到整个庆南伯府的。这就是老夫人想要的。

  “不过,四姑娘,老夫人说了,你到裕国公府做客,可千万不能空着手去。若是姑娘手里头的银子不够使,大可以将裕国公府先前送来的东西拿去换银子。”

  沈长宁眼睛眯了眯,“这是自然。”裕国公府送来的那些东西,她早就想换成银子,连同那五千两银子一齐“送回”裕国公府呢!

  三日后,当她将总共七千四百五十六两银子放到裕国公夫人和汪玉言面前之后,裕国公夫人母女二人彻底懵了。

  汪玉言不解其意:“沈姐姐,你这是什么意思啊?”

  裕国公夫人也摸不着头脑:“沈四姑娘,莫不是我们送到府上的谢礼不合你的心意?”

  “当然不是!本来身为医者治病救人就是分内之事,除了正常的诊金和医药费,按理来说,我不应该收下贵府如此厚礼的。”

  裕国公夫人马上道:“这算什么,沈四姑娘妙手仁心,起死回生,别说是几千两银子了,便是金山银山都是该得的,你可千万别同我裕国公府客气——”

  “夫人别误会,我一点也没想同你们客气!”

  裕国公夫人:“……”

  汪玉言:“……”

  虽然,她们自己都让沈长宁别客气,但她这话说出来,着实……让人不知该如何接话才好。

  不过片刻的愣怔后,裕国公夫人像是想到了什么,她的目光从那些银子上缓缓划过,最后落在了沈长宁那双明亮璀璨的眸子上。

  “沈四姑娘今日特地将银子带来,莫不是另有所求?”

  沈长宁笑笑:“还是国公夫人明白我的心思。实不相瞒,庆南伯府的情况,想来夫人也是知晓一二的。家父、家兄在府中也好、在朝中也好,向来不受人重视。我身为女子,除了一身医术别无所长,不能为父兄排忧解难。

  若非此次在佛祖的指引下,碰巧救回夫人性命,我一辈子也得不到这么多银子。不过,银子虽好,可在我看来,若是能将这些银子花在该花的地方,说不定能以钱生钱,也能让父兄与我的日子好过一些。”

  “沈四姑娘是想拿这些银子为启动资金做生意?”

  裕国公夫人立马就懂了。

  正因为懂了,裕国公夫人对沈长宁的印象更好了。

  正如沈长宁自己说的,银钱虽好,但毕竟裕国公府送去的谢礼只有这么多,若是指着这些银子花,用不了多久也就没了。

  但,若是以这些银子为启动资金,以钱生钱,倒是能源源不断,从根本改善他们的情况。她一个姑娘家能想到这些实属难得。只是……

  沈长宁救过她的性命,所以裕国公夫人便有话直说。

  “沈四姑娘的想法虽好,但,你可想清楚了?要在京城这样的地方做生意,要准备、要考虑、要处理的事情便是千头万绪、繁杂万千。而且,最为紧要的是,沈四姑娘可想好了要做怎样的买卖?你想做的买卖,在京城这样的地方,有没有竞争力,能不能立住脚,能不能真正挣上银子?”

  可别到时候,将银钱和精力都投进去了,最后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也没捞着不说,连最初的这七千多两银子也没了!

  沈长宁点点头:“国公夫人没把我当外人才会如此劝解。但也请夫人放心,我若非心中有了把握,也不会贸然带着这些银子登门。我的医术,夫人也是知道的。我虽不敢夸下海口,说自己如何如何了得,但,我也敢说,若非罕见的疑难杂症,长宁自问都有七八成医治的把握。”

  “你想开医馆?”

  裕国公夫人眉头皱起。大梁再是民风开放,却也少有女子在外抛头露面、经商行商的。更何况,她还是伯爵家的姑娘,光是念及这个身份就更不合适了!

  裕国公夫人觉得沈长宁的主意一点也不好。

  沈长宁摇摇头,说出自己真正的想法:“夫人别担心,我并非想开一间医馆,我是想开一间胭脂小铺。”

  裕国公夫人和汪玉言异口同声的惊道:“胭脂小铺?”

  沈长宁重重点了点头,强调道:“对,胭脂小铺,而且还是一家主要以‘药草养肤’为卖点的胭脂小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