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宫墙秋色老梧桐
作者:辜长梦      更新:2022-06-04 17:19      字数:3779
  很长一段时间,吴嬷嬷都相信世界上真的有神迹。上天定然在某处观察着世人,所以好人终有善果,就如她的太子妃娘娘,不管是徐归宜,还是裴惊鸿,她只要确定,她的太子妃还好好活着,就心满意足了。

  傅岚宸将裴惊鸿接到东宫的第二日,成鹤薇和卢至柔就来探望裴二小姐,傅岚宸亲自陪在一旁,卢至柔一直温温柔柔的看着裴惊鸿,不敢触碰她,也不敢大声说话。

  反观成鹤薇,一直握着裴惊鸿的手腕,时而低笑,时而流泪,心里又悲戚又感激。

  对于裴惊鸿的出现,光凌城中揣测颇多,但是如今太子监国,谁都知道裴二小姐是太子心尖尖上的人物,谁敢多说什么,便是与未来的新君为敌。

  初秋时节,吴嬷嬷说要带裴惊鸿去归鸿寺上香还愿,成鹤薇和卢至柔也要去,于是一大家子就出发了。傅岚宸下朝之后,也直奔归鸿寺,去接裴惊鸿回宫。

  云在青天,雁字成行,京郊红叶,暖风拂面,晴光最好。归鸿寺是座新庙,又是皇家所建,所以香客们不多。

  寺下小镇,住了几十户人家,风物亦可称美。

  傅岚宸身穿着玄青色云纹莲花彩织长袍,一条苍麒麟色龙凤纹宽腰带系在腰间,一头乌黑的长发束在头顶,脚下踩着登云雪底靴,右手一把佛青色玉骨十八翅扇。

  傅岚宸今日心情不错,所以下轿来走一走,突然一个侍卫追上前来,说有要事禀报,被韦愿拦在了身后,“何事惊扰殿下?”

  侍卫退后两步,拱手启禀:“殿下,有一位自称是您的故人求见,说是来自青州。”

  傅岚宸一双明亮的眼眸,略闪了闪,手上摇扇的动作也缓了下来,停住脚步,思索着......青州的故人,这话怎么如此熟悉呢?却不动声色道:“既如此,就在前方找个清静的地方会客吧。”

  侍卫接到指令:“遵命。”韦愿提前寻了一处空净的屋子,侍卫便引着故人入内见傅岚宸。

  傅岚宸坐在一张青木四方桌前,正喝着茶,心中还在疑虑是青州的哪位故人,闻声响抬头一看,果然是东陵顺钦。

  “钦王殿下?”他想起来了,去年大翊和大岳开战,打了三个月,大岳便要求和,当日大翊领兵的正是长平侯宋辜,他又岂会允呢?

  宋辜言明,非要大岳皇帝将那日刺客的谋划者,送到他的营帐处。大岳皇帝查来查去,竟然是自己的太子,背后筹谋了这一切,万般权衡之下,一道诏书废了太子,平了大战。

  后来与大翊谈和的,便是东陵顺钦了,如今他已是大岳的钦王殿下。

  他仍是一袭青衫,眉眼冷冽,五官带刀一般,在看到傅岚宸之后,谦卑的拱手:“东陵顺钦,见过太子殿下。”

  傅岚宸非常直截了当,似笑非笑道:“钦王殿下,你从大岳的上京来到此处,还要避开你皇叔的耳目,想必费了不少功夫。到底是什么重要的事情,需要你亲自来见孤?”说罢,示意东陵顺钦坐在对面。

  东陵顺钦点了点头,随即坐下,冷静道:“小王千里来此,谈的自然是两国邦交的大事。”

  对于大岳的出尔反尔,又畏首畏尾的做派,傅岚宸心中不屑,面上却不改神色:“去岁末不是已经议和了么?”

  东陵顺钦听到傅岚宸的话,似乎早有预期,继续说道:“自然是更深一步的议和。太子殿下虽然已经监国,但是齐王的拥护者并未彻底拔除,殿下难道不想一劳永逸吗?”

  他端起一杯茶水,与傅岚宸手上的茶杯,碰了个杯,“小王来此,愿助殿下一臂之力。”傅岚宸的眼神在东陵顺钦的身上停留了一会儿,盯得他只觉发寒。

  倒是东陵顺钦想起了许多年前,他在青州的街头初次遇见傅岚宸。

  那一年,恰巧是他夺得青州第一刀的美誉,庆贺的队伍绕完了半个青州城,前来看热闹的百姓有很多。东陵顺钦身穿靛青色雾水纹箭袖劲装,骑着骏马在前头接受各方的祝贺,到了城中最繁华一处,人群拥簇,又下起了小雨,队伍便慢了下来,东陵顺钦在前头骑马的速度也放慢了许多。

  当时有一位身穿月牙白色水波纹宽袍的男子,撑着一把水碧色的油纸伞,伞面上描绘的是连理花,伞架是二十四骨金竹。白衣碧伞,玉面星眸。立在人群中,十分招眼。东陵顺钦不由得多看了几眼。原来他与傅岚宸的初次见面,已经过去了许多年。

  傅岚宸看着东陵顺钦,语气清朗:“钦王殿下,我们都是敞亮人,有什么话就直说吧,你知道的,孤一向不喜欢绕弯子。”

  东陵顺钦轻笑,将早就准备好的书信和证词交于傅岚宸,“这是小王的诚意,还请殿下笑纳。”

  傅岚宸接过之后,淡扫了一眼,神情并无多少变化。

  东陵顺钦知道傅岚宸心中明镜似的,也不再多说,只执手道:“大岳是弹丸小国,纵然不值得深交。但请陛下顾念辽东百姓的安危,务必再三思量。”

  大岳钦王殿下的供词,大岳废太子勾结大翊的齐王殿下,诛杀大翊储君......

  一桩桩一件件,哪一件抖落出来,都是撼天动地的大事。

  他陈词所述齐王之事,傅岚宸必然不疑,只冷冷笑道:“这些证据,想必钦王殿下早就握在手中了,当日两军交战之时不说,要等到孤的面前来说。”

  “钦王殿下有所不知,父皇曾经再三嘱托,让孤善待兄弟族亲。你这样,岂非让孤不孝?”

  东陵顺钦微微抿嘴,掩去嘴角的笑意,他早已料到傅岚宸有此一问,并不吃难,“太子殿下,你应了贵国皇帝的要求,动不得齐王。难道我呈到您面前的,不是最好的机会吗?”

  傅岚宸长眉压眼,“哦,是吗?”右手一扬,扇面一推,端的是气定神闲:“此事若成,难道不是你离大岳皇帝的位置,更近了许多么?”

  东陵顺钦本是个极具野心的人,在傅岚宸的面前,他不想瞒,也知瞒不住,索性道:“是。太子殿下,我们各取所需。您需要高枕无忧,我需要拿回本就属于我的东西,本没有什么不妥,不是么?”......本没有什么不妥,不是么?

  傅岚宸用玉扇轻轻拍打着左手掌心,眼睛微眯:“看来当初南宫明尘劝朕放你归去,是个正确的决定。”

  东陵顺钦听到南宫明尘的名字,眸中闪过一丝精光:“南宫家的人,殿下还想留着吗?况且如今的这位小郡王,可比死了的那位精明能干多了,殿下放心?”如果是他,他必不会留。东陵顺钦心里想到。

  “大翊朝堂的家务事,就不劳客人费心了。”傅岚宸冷眼一笑,东陵顺钦自知失言,“殿下自便。”

  入秋之后,宋皇后的病情又复发了,断断续续两三个月了,反而越来越严重。院正江太医说,皇后娘娘这是积劳成疾,郁结在心,怕是再难恢复往昔了。

  皇帝和皇后如今都在北苑养病,住在一处,相护陪伴的时间多了很多。他们本是少年结发,患难夫妻,虽然中途有过离心,但是感情一直是在的。倒是裴惊鸿这半年来,失魂之症稳定了很多,还可以跟着傅岚宸去给皇后请安。

  宫门前落叶纷飞,飘着丝丝细雨,皇后看着裴惊鸿那张脸,想到了许多往事。

  三十年前,飞鸿将军裴雪妧带着成靖云入王府议事,在王府的书房中,她以翼王妃的身份,第一次接受裴雪妧的参拜。

  二十年前,武靖侯府的二小姐裴雪韵被封为淑妃,她以中宫皇后的身份,第一次接受裴淑妃的参拜。

  十四年前,飞鸿将军战死,裴氏满门被禁,裴淑妃带着裴照锦来长秋宫,求皇后娘娘相助,她选择和皇帝同一阵地,拒绝了裴氏的求救。

  后来,裴淑妃宫中的毒酒,还是她为皇帝亲自备下的。

  夫妻三十余年,原来她为皇帝做了这么多事,杀了这么多人,双手早已鲜血淋漓。所有人都倾轧在这座皇城之中,被权利吞噬,被阴谋牺牲,谁叫人们都有贪恋呢?

  飞鸿将军裴雪妧一生卫国,却不懂得功高盖主,所以她活该困死在彻蓝城。淑妃娘娘裴雪韵一心侍君,却行事张扬不懂收敛,所以她活该被赐死在金城宫。

  可裴照锦呢?那时候的他,才十三岁,他做错了什么?他要死,仅仅因为他是裴家的儿子?皇帝要斩草除根。

  可是她也是看着他长大的,从周岁礼,到启蒙入学,到翩翩少年。如今站在她面前的,是裴惊鸿,是历劫归来的裴家二小姐,除了一双眼睛,再无当年故人。

  明光宫正殿,皇帝留下傅岚宸跟他商量说,下个月皇后生辰,他想大办,给皇后冲淡病色。

  皇帝斜靠在龙椅上,身上还披着一床波斯毛毯,右手一下一下搓揉着轻洁的皮毛,沉默之后,开口道:“太子,你母后一生节俭,每次的生辰宴都是俭朴节约为主,未曾隆重办过,这一次,朕想好好给她办一场。”

  傅岚宸看着皇帝有些疲惫的脸庞,心中一窒,随即拱手道:“听父皇的,儿臣去准备。”

  见到儿子难得如此温顺,皇帝朗声笑道:“好。你去操办,你母后会欢喜的。”

  父子两个又聊了些国事,还一起去皇后殿里吃了晚饭,傅岚宸才带着裴惊鸿回承华宫。

  在皇帝和傅岚宸暗中筹备好寿宴所有的事情之后,皇后的身体却并没有撑到那一天。

  成孝十九年十月十四日,宋皇后病逝于明光宫乐慈殿,国母之丧,举国同悲,皇帝带病亲自写下长篇的追悼文,并追封谥号“昭肃”。

  皇后下葬的那一日,傅岚宸站在皇帝的身旁,声音无波无澜的问了一句:“父皇每年为南宫贵妃培育新的牡丹花种,那父皇可曾记得母后最喜欢深秋梧桐?”

  皇帝霎那间脸色苍白,顿在原地,待到傅岚宸悄无声息的离开时,他回过神来,才猛然咳嗽了好一阵。

  牡丹是娇美艳丽的花朵,梧桐是孤傲多愁的乔木。他终究辜负了喜欢的牡丹,也辜负了敬畏的梧桐。

  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凛秋。

  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

  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

  离芳蔼之方壮兮,余萎约而悲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