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谁教岁岁红莲夜
作者:辜长梦      更新:2022-06-04 17:18      字数:3547
  秋风辞故人,往事不可追。

  傅岚宸不觉也听的泪流满面,一把抹去泪水,心酸的笑了笑:“我母后说我自幼便是个混账性子,浑天浑地的什么都不怕。”

  “四岁那一年,武靖侯府的小世子办周岁礼,我嚷嚷着一定要去观礼。我父皇那时对裴家圣眷正隆,所以阿照的周岁礼,我们一家人都去了武靖侯府。”

  “我母后说我那样爱哭闹的性格,见到了襁褓中的阿照,竟然一下子就安静了,每回抱着他,都不肯撒手。从他一岁起,到他十三岁,我一直陪着他,护着他。”

  一壶酒见底,南宫明尘开了一壶新酒,酒香四溢,“殿下后悔吗?为了武靖侯世子,这么多年与陛下两相怨恨,君臣不像君臣,父子不像父子。”

  此言一出,傅岚宸深深顿住,像是认真的在思考,没多久便有了答案,“我以前也认为,我跟陛下背道而驰,是因为我看不惯他对裴家所做的事。后来,我渐渐知道,即便没有裴家,没有阿照,我与陛下终归不是同一条道路上的人。他的皇权路,他的帝王术,他的江山谋,我根本无法苟同。”

  “老子曾言: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我父皇这一生起于微时,为了先发制人,他辜负了很多人,自己却接受不了别人辜负他。恐惧日益加深,直到沦为一个刽子手。”他有一对多么凉薄的父母,他比谁都清楚。

  “殿下,您真的是陛下的亲儿子吗?”南宫明尘有些好笑的打趣道。

  “不是就好了。”不是就好了,他也不会挣扎痛苦多年。

  少时蠢笨的年纪,什么都不懂,整日里带着阿照东跑西逛,还隔三差五的偷摸出宫,换上常服穿街走巷,在光凌城中各处游玩。

  孩子嘛,总是忘性大,裴照锦性子又野,玩的出热汗了,随手便将身上的外套一扔,也不会记得收。回去的路上,傅岚宸只得将自己的衣服给他穿上。经年日久的,二位小祖宗的斗篷啊,狐裘啊,不知扔出去多少。

  为此永嘉侯夫人笑过傅岚宸多少回,说五殿下的衣裳不见了,只管往武靖侯府去寻便是了。单看那些年,裴照锦的衣柜里,挂了多少件是傅岚宸的衣裳。

  嘉旭宫中,每一个难熬的夜晚,一想到这些,傅岚宸的心就如溺入深海一般,无法呼吸。

  命运啊……还是活下来的人最可怜。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傅岚宸没去真清观,去了红叶寺,住了两日。他没去见徐家人,徐彦却来见了他。

  满殿神佛,金刚威严,菩萨低眉,天地间一片宁静。随着雨声渐起,徐彦开始说起了往事。那是二十多年前,他与一个年轻女子的情债,并不是什么才子佳人的故事。

  徐彦如今沉稳端重,殊不知他少年时,却也担得上一个“逆子”的名号。只因一言不合,便与父亲生了嫌隙,离家出走,势要自立门户过活。

  他出走彰化三年,也就是在那个时候,遇到了徐归宜的生母白氏。二人私定终身,拜了天地,还剩下了一对双生子。

  “我记得裴氏族谱中写道,阿照是飞鸿将军从宗室中过继来的嗣子,怎么会?”

  徐彦眉色下垂,似乎是一段不好的往事,“殿下,可还记得荆南白氏?”

  “孤记得,荆南白氏与光凌武靖侯府是连襟关系。”他与裴照锦自幼亲厚,经常出入裴家府邸,自然印象深刻。

  “四十年前,白七小姐未婚生女,被族人逐出家门,辗转到了彰化。臣的结发妻子,名唤白珂,虽未入裴氏族谱,实为白七小姐和武靖老侯爷之女。”徐彦还未说完,傅岚宸早已瞳孔震惊,双目瞠大,荒唐至极!

  四十年前,光凌城中谁人不知,武靖侯裴璠娶妻张氏,生有二女,长女裴雪妧,即飞鸿将军,裴照锦养母;次女裴雪韵,即裴淑妃,傅浔生母。

  可这......

  傅岚宸被震惊的哑口无言,还好徐彦已经怀揣这个秘密几十年了,看上去比傅岚宸镇定很多。毕竟这已经是上上辈的恩怨,他们做这些做晚辈的.....不好评说。

  因为张家与白家乃是表亲,侯爷夫人张氏又是个刚烈脾性,老侯爷根本没胆子认白珂这个便宜女儿。

  一直到十八年后,裴家找上门来,因为急需要一个嗣子来继承侯爵之位,老侯爷终于想起来自己还有一个未见过面的女儿。多么可笑!

  刚好那个时候,白珂为徐彦生了一对双生子,事情就这样发展了。

  裴家抱走了姐姐,又以女充男,过继给裴雪妧做嗣子,就是后来的裴照锦。白珂因产育伤了身体,不久病逝,另一个女孩儿便被徐彦放到了真清观养着,就是与南宫明尘一同长大的浅浅。

  “白氏亡故之后半年,臣的父亲辞官返乡,长居斓州,遣人来寻我回家,我才将成婚生女一事,上禀父母。”

  “后来,我将白氏的牌位移入徐家宗祠,将浅浅记入了族谱。所以世人只知道,臣有一个结发妻子,早年亡故,留下一女,族中序齿行三。”便是后来的徐归宜......

  成孝八年,裴照锦假死在那年暮春,浅浅却真的病逝在那年暮夏。一假一真,假假真真,造化弄人,世间只此一个徐三小姐。

  如果不来斓州这一趟,傅岚宸或许永远也不会知道,从裴照锦到徐归宜,期间是怎样的一番离奇曲折。

  “我记得阿照小时候,还经常跟着老侯爷,回荆南白氏去探亲,原来.....”怎么竟是这个缘故呢?

  傅岚宸约摸还记得,光凌中老一辈的人,常私底下笑话武靖老侯爷,说他是个妻女奴,千军万马不怕,唯独怕极了家中的悍妇。

  这.......

  罢了,世人谁又说得准呢?

  傅岚宸回京的那一日,光凌城飘起了雪花。红梅覆雪,红颜已逝。冷泉苑的红梅,开的一年比一年艳丽,只是没有了一起折梅花的良人。

  成孝十七年正年,宁都郡王降为侯爵,齐王也先赵王一步之藩,这算是皇帝明面给的南宫家的教训。

  二月初八,皇太子傅湛请旨驻守西境,起初,皇帝不允;磋磨半月有余,皇太子仍然坚持前往西境,皇帝终许。

  很多朝臣都不明白,齐王都之藩了,为什么还要把储君放出去。

  其实也没什么,无非不就是长平侯宋辜跟皇帝说了一句话,“太子殿下请旨驻守西境,总比在光凌等死要强。陛下,您觉得呢?”

  皇帝心中先是一怒,继而又觉得悲怆,哀伤良久,还是听了长平侯的建议,允了傅岚宸的折子。

  傅岚宸离京之前,特意去华韵堂陪了楚王一日。

  “五哥,他们说你要去西境了?”傅浔这两年长高不少,身量已经到了傅岚宸肩膀的位置。

  “是,五哥去西境待一段时间。”傅岚宸平静道。

  “五哥,西境会有五嫂在那里吗?”时隔一年,只有傅浔还敢在傅岚宸的面前提起徐归宜。

  傅岚宸神色不变,眼眶却红了,轻声喃语:“傻孩子,人死焉能复生?”

  “人死不能复生,可若是人没有死呢?控鹤卫搜遍整座大山,不是没有找到五嫂吗?”傅浔这认死理的性子,简直跟傅岚宸如出一辙。

  傅岚宸抬指碰了碰傅浔的眉眼,这是一双极似裴家人的眼睛,哀伤道:“五哥懂你的意思,放心吧,五哥知道怎么做。”

  他心里是一直抱着希望的,不止他,还有张淇、温执、青玉......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过搜寻徐归宜....

  可是整整十个月过去了,音讯全无,说不绝望是假的,去岁大襄的沐王爷和燕祈秦将军,还特意遣使者前来慰问。

  “五哥。”傅浔伸手抱住傅岚宸的腰身,喃喃嚅道。

  人生千里与万里,黯然消魂别而已。

  傅岚宸拒绝了沈煜的随行,自己带着三千亲卫军,独自去了西境。一去便是一年多,音信几绝,只每月一封家书,传至长秋宫,代问傅浔安好。

  一半是问安,一半是写给傅浔的叮铃,附带着傅浔的书单。皇后有时忍不住感叹,说傅岚宸自己上宫学那会儿,对待自己的学业都没有对待傅浔上心。

  皇后自从五行山一行归来,性子倒平和了很多,这一年里,皇室该办的喜事都办了,赵王也就藩了,太子也不在光凌,皇帝突觉皇宫里面冷清了不少。

  西境-扶苏城。

  自从宋辜回到光凌以后,西境兵马大将军一衔便顺移给了他从前的得力副将上官昊,他在扶苏城外迎接过傅岚宸两次。

  第一次,是太子殿下收复辽东三州之地的一年后,奉旨巡视西境。西境的将士第一次见到,口碑两极分化的如此严重的太子殿下,心中都十分好奇。上官昊带领三军,迎候在扶苏城外等了半日,终于见到了丰神俊朗,英姿勃发的太子殿下。西境漫天的黄沙,都没有遮住太子殿下的光芒,神姿高彻,意气风发,叫人观之忘俗。

  第二次,是太子妃去世之后,太子殿下请旨常驻西境。上官昊在扶苏城外,再次见到傅岚宸,只觉得太子殿下像是换了一个人,清淡绝尘,一身冷气。

  傅岚宸在西境守了一年多,走遍了西境的每一个营地和边牧,就算是最远最苦寒之地,他也要去;最乱最繁杂之事,他也愿做。每每分配任务之时,那种将士们最不愿去的地方,最不愿意做的事情,傅岚宸都愿意去。

  刚开始的时候,底下的将士们都惶恐不安的很,生怕不经意间就得罪了太子殿下,后面时间一久,大家也渐渐习惯了太子殿下的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