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恢复位份
作者:烟火      更新:2022-06-04 11:59      字数:2271
  皇帝撑够了威严,接下来开始慢慢收买人心,“朕曾经许诺过你,若你替朕除去礼部尚书这个忧患,便恢复你的暝王妃位份。然而你距离成功仅有一步之遥,莫让你的一时糊涂而功亏一篑。”

  皇帝打了她一棍,再事后给她一颗糖作为补偿。言辞中的威胁无处不在,只要她敢说半个“不”字,皇帝就会下旨要了她的命。

  秦墨瑶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折子,说道:“请皇上恕罪,赵大人临行前,的确给奴婢递了一个折子,命奴婢转交给皇上。奴婢近日身体不适,没有皇令不敢随意进宫,遂耽误了正事。奴婢以为这是赵大人要奴婢上交给皇上的辞行书信,便觉得晚点交也无碍......”

  她越说越小声,到最后全然没有了说话的底气。

  有谁用折子写辞行书信的,乍一听之下,就会觉得秦墨瑶果真是见识短浅,但熟知她的皇帝,并不这么认为。

  这也说中了皇帝最为在意的一点,秦墨瑶应该没有看过折子里面的内容。他半信半疑,认为秦墨瑶不敢糊弄他。

  皇帝瞥了李公公一眼,李公公会意,立即将折子呈到皇帝的面前,轻声低语:“皇上请看。”

  皇帝接过来匆匆扫了一眼,目光蓦然间变得锐利。奈何秦墨瑶在场,他不好发作,只能趁着性子道:“这本折子里面的内容,提到了暝王爷。”

  秦墨瑶猛地抬头,诧异道:“赵大人明明告诉奴婢,折子只是一封辞官书信。赵大人辞官归隐,和暝王有什么关系?”

  皇帝的目光紧紧地盯着秦墨瑶,见她的表情不像是装的,任凭他怎么看,都看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他模棱两可道:“你倒是关心暝王,也不枉你是他的王妃。赵恒只是在折子里感谢你们夫妻二人,对他儿子的救治之恩,让朕好好赏赐你们。”

  秦墨瑶心思婉转,却镇定如斯。

  皇帝说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算是赵恒的遗愿,朕理应圆了他的心愿。”

  他大手一挥,吩咐李公公,“李显,即刻拟旨,暝王妃救治朕有功,朕念其忠心不二,且对暝王一片痴心,明日起恢复暝王妃位份,赏赐白银万两,以示皇恩。”

  秦墨瑶除了谢主隆恩,也没有别的办法。皇帝以召她入宫的名义恢复她的位份,一来是顺理成章,令人信服。二来是变相警告她,若有二心,皇帝能给予她富贵荣华,亦能让她成为千古罪人。

  皇帝解决了一桩心事,心情愉悦。此刻,他看秦墨瑶顺眼得很,赏赐有了开头便停不下来,“说吧,你还有什么想要的?朕能满足你的,定会满足你。”

  秦墨瑶想了想,说道:“皇上,奴婢的孩子自出生起,便离开奴婢的身边,如今已有数月之久,奴婢想将孩子接回身边照看。”

  皇帝面色一凝,“你是在怪朕冷血无情,觉得朕安排的那些下人,照顾不好世子?”

  “奴婢不敢,只是奴婢身为一名母亲,却不能时刻陪伴起左右,心中实在愧悔难当,请皇上恕罪。”

  皇帝神色缓和了一些,“这个条件,恕朕不能答应你。在大齐,皇室子孙在六岁之前,不能由其生母抚养。这是祖上流传下来的规矩,即便是朕,也不敢藐视先祖威严,你明白吗?”

  秦墨瑶黯然道:“是奴婢贪心了。”

  皇帝叹息道:“朕念你思子心切,此次冒犯先祖威严,便不责罚于你,此事日后不准再提,否则别怪朕铁腕无情。”

  秦墨瑶点头称是。

  就在这时,李公公突然捧着一个盒子走到皇帝身边,低声道:“皇上,服用仙丹的时辰到了。”

  尽管距离得远,但耳力敏锐的秦墨瑶将那些话一字不漏的听了一个明明白白。她用余光偷偷看了那个锦盒一眼,发现锦盒的中央,放置着一枚通体黑色的丹药。她正要细细打量,皇帝却开口命她离开。

  “行了,礼部尚书一事,就到此结束。今夜一行,朕不希望有第四个人知道。”

  “是,奴婢谨记。”秦墨瑶起身,朝他行了礼,“奴婢告退。”

  秦墨瑶转身走出仪政殿,紧接着便有专人迎上来,亲自送她出宫。她想要找个机会回头探个究竟的机会都没有,足以见得皇帝警戒心之高,疑心病不是一般的重。

  皇帝的病情,相当于是一只脚跨入了鬼门关。典型的外强内虚,他表面的病气比皇后还要严重。按照以往,皇帝一旦有什么小病小痛,都会宣她入宫诊治。

  这个习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结束的,那就是从相国寺回来之后,皇帝再也没有宣她入宫治病。

  秦墨瑶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仙丹能够助化成仙,延年益寿。古代的丹药炼制,蕴藏着大量的重金属。长期服用不但没有保命的效果,甚至会加剧死亡的步伐。

  这时,一群宫人抬着一顶软娇风风火火的从秦墨瑶的身边走过,由于他们走得太快,不小心撞到了带她出宫的太监。

  那名太监不敢吭声,反而态度恭敬。

  秦墨瑶察觉到前上方似乎有一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她,她一抬眸,发现那顶软娇已经渐渐走出视野。

  烫金色的纱帘下,依稀可见一抹窈窕的背影。

  太监提醒道:“秦小姐,别看了,赶紧出宫吧?”

  秦墨瑶跟随在他的身后,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道:“敢问公公,方才坐在软轿中的女子,是哪位贵人啊?”

  太监闭紧嘴巴,只顾盯着自己脚下的路,将秦墨瑶的问话当成了空气。

  秦墨瑶也不恼,安静的跟着他出了宫门。在踏上马车的时候,她从袖口下摸出一锭银子,趁着无人注意,塞到那名太监的手中,低语道:“深更露重,劳烦公公特意送行,这只是我的一点心意,给公公拿去喝茶,望公公不要嫌弃。”

  太监往日里没少收好处,动动指头捏一捏,都知道那锭银子数目不小。

  正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软。

  他也是在宫里混成了人精,忙低声说道:“秦小姐刚才也别怪奴才不回你的话,实在是宫里人多眼杂。此时这里无人,奴才便谨慎说几句与你听。”

  秦墨瑶笑而不语,等待着他接下来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