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荧惑守心
作者:烟火      更新:2022-06-04 11:56      字数:2363
  金碧辉煌的大殿上空,萦绕着皇后的质问声。

  “秦氏,你身为暝王妾氏,竟敢擅闯静抹宫,好大的胆子!”皇后怒视着跪在大殿中央,浑身簌簌发抖的秦墨颜。

  “妾身听闻姐姐即日便要前往帝陵服侍先皇,心中不舍,遂斗胆入宫,想要见姐姐一面。不巧发现静抹宫走水,姐姐如今生死不明,望皇后娘娘明鉴。”秦墨颜真情流露,哭得凄凉婉转。

  若不是秦墨瑶深知秦墨颜的秉性,恐怕真要被她真心挂念姊妹间的生死而感动不已。

  皇后见多了深宫中的尔虞我诈,一眼便看出秦墨颜的话中有几分真假。边上有皇上和太后盯着,她不敢有片刻的放松。

  “秦墨瑶能服侍先皇,是她的荣幸,更是你们秦家的荣耀。本宫听你一言,好像秦家对皇上和太后的旨意,多有不满。”

  秦墨颜吓得脸色惨白,皇后给她挖了一个坑,若是回答不正确,那可是杀头的重罪。她身为暝王的妾氏,在皇后的眼里,就是和殷贵妃是一家人。

  皇后和殷贵妃多年不和,暗中争斗不止,皇后不会轻易放过可以打击殷贵妃的机会。

  殷贵妃瞄了秦墨颜一眼,用秀帕掩住唇角,说道:“皇后此话有些偏颇,秦墨瑶和秦氏一同嫁入暝王府,服侍过暝王,又是出自秦家,姐妹情深,难免做事欠缺考虑。如今秦墨瑶生死不明,是人,都会情难自制。”

  皇后怎会听不出殷贵妃那话,是在嘲讽她冷血无情。

  殷贵妃近日仗着肚子里怀着龙胎,没少给皇后耍横。每日的晨安定省找借口不来也就算了,还仗着皇帝对她的宠爱,多次抢走了本该属于皇后的物什。

  皇后握紧拳头,能怀上是一种本事,能不能顺利生下来,还是一个未知数。殷贵妃想母凭子贵,呵,太子之位也落不到她儿子的头上!

  “照殷贵妃的意思,是在责怪本宫是非不分了?”皇后脸色不善。

  “臣妾不敢有责怪皇后的意思,只是就事论事罢了。”殷贵妃抚摸着微微隆起的小腹,眸底笑得得意。

  “好了,事情如何决断,还需由皇上来定夺。”太后扫了殷贵妃一眼,“殷贵妃身怀龙裔,本该在宫中好好休养,皇后身为后宫之首,后宫的事,就轮不到殷贵妃来操心了。”

  太后的话,有为皇后撑腰的意思。殷贵妃心里再不满,也不敢当着皇上和太后的面表露出来。她这段时间是行事乖张了一些,但太后一心礼佛,何曾爱听后宫的流言蜚语了?

  殷贵妃思索着,便识趣的呆着。得罪了太后,她吃不了兜着走。

  皇后见殷贵妃挨了训,心底欣喜得意。

  这时,一直处于沉默状态中的皇帝,终于开口了,“李公公,静抹宫的火势如何了?”

  李公公跪着回禀:“回皇上,静抹宫的火势太大,一时半会儿扑不灭,陪陵侍女恐怕多有不测。”

  不等皇帝说话,太后厉声问道:“李公公可是想仔细了,再回话。陪陵侍女有先皇紫气照拂,怎会遭遇不测!”

  李公公匍匐在地,“刚有宫人来报,静抹宫的火势已经蔓延到了冷宫,天干物燥,火势一发难以控制……”

  “那还不赶紧加派人手灭火,若是牵连到了其他宫苑,你们有十个脑袋都是不够砍的!”皇后怒斥下令,李公公哆哆嗦嗦的退了出去。

  由于距离太远,秦墨瑶看不清殿内的情况,却是听得一清二楚的。

  李公公当即点了几波人前往静抹宫灭火,秦墨瑶和宣晴箫站得角落,故没有点到她们。

  皇帝眉眼间透着疲惫,静抹宫失火这种事,本该由皇后处理,但事关秦墨瑶,又被易池暝闹了那么一通,他不想管,也得管了。何况他吩咐秦墨瑶的事,尚未完成。

  秦墨瑶可不能白死了。

  皇帝看向秦墨颜,“秦氏擅闯静抹宫,枉顾圣旨,的确该罚,至于怎么罚,就由皇后来处理吧。”

  “是。”皇后行了一礼,“皇上,祭祀在即,静抹宫却突然走水,陪陵侍女重新选拔,恐怕来不及了。”

  皇帝莫名看向皇后,皇后心里一惊,连忙下跪,硬着头皮道:“陪陵侍女出发前往帝陵之前,安排住在静抹宫静心修性,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多年来并未出现过此等状况,静抹宫虽然地处偏僻,但往日看守森严……”

  皇后突然不吭声了。

  皇帝冷声道:“继续说下去。”

  “臣妾斗胆。”皇后说,“祭祀乃是后辈对先祖的尽孝之礼,以让先祖保佑我大齐国泰民安。静抹宫偏偏选在祭祀之前出事,若是人祸尚且可解,若是天灾……会不会是先皇对此次陪陵侍女的选拔,多有不满,故燃火以示警告。”

  话落,仪政殿内静默无声,气氛诡异。

  秦墨颜听得心惊肉跳,一直没敢抬头,连呼吸都是小心翼翼的。陪陵殿试被秦墨瑶搅黄了,不管先皇是否显灵,皇后这一招明显是奔着秦墨瑶去的,说白了,和易池暝也脱不开干系。

  就在这时,大殿突然慌慌张张走进来一名侍从,“回禀皇上,钦天监邱大人求见。”

  秦墨瑶看着站在门口等待传唤的钦天监,不知为何,她有不详的预感。

  得到皇帝的传唤,邱明书走入殿中。

  邱明书环视了一圈,骤然发现自己似乎来的不是时候,正犹豫要不要说,但听头顶上方传来皇帝的询问声,“邱监正有何事要上奏?”

  “回禀皇上,臣夜观天象,发现天象异动。”邱明书说完,连忙拿出一个竹签交给宫婢,再由宫婢呈到皇帝的面前。

  皇帝接过一看,顿时将竹签连同桌上的物品,全部扫落在地。

  殿中所有人,全部跪了一地,连呼“皇上息怒”。

  秦墨瑶不知道那道竹签上到底写了什么,从皇帝的脸色判断,定然是很严重的事情。

  果不其然,太后意识到情况不对,忙问道:“皇帝莫要气坏了身子,不妨听邱监正说一说,万事皆有一个解决的办法。”

  皇帝怒而坐在龙椅上,森寒的目光如刀一般刮向邱明书,“爱卿来解释一下,这一劫可有解决的法子。”

  邱明书吓得腿肚子打颤,颤巍巍道:“回禀皇上,荧惑守心,乃大凶之兆,贵为天意所向,难难难……难解。”

  荧惑守心?

  秦墨瑶顾不上暴露的危险,猛然抬头望向殿中,目光在一片狼藉中搜寻,意图寻找到那只竹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