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野心
作者:不聊生      更新:2022-06-02 11:14      字数:2078
  杨铭想了想,便寻到了赵真,他清楚,这王府当中,几个夫人之间的势力斗争,大夫人姓韩,可是韩国王室,在王府当中,也是势力最盛的人,而二夫人跟三夫人,虽然都只是出自商贾之家,但娘家有钱,自然也有相当的地位,两人出身相近,自然独成一派,最可怜的,却是司徒雅了,出身青楼,虽然是卖艺不卖身,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可毕竟是风月场所出来的,娘家更是清贫,在王府中的地位,只怕现在还比不上杨铭。

  既然对出来了,便拿来帮帮司徒雅吧,也算还一还之前的人情。

  “杨哥哥,有事情么?”赵真展颜笑道,自从现在跟着杨铭学武,兄弟间关系居然好起来了。

  想来也正常,孩童之间,本来就没有隔夜仇,若不是大人们争风吃醋影响了孩子,他们又如何会要欺负自己的弟弟?现在几个人,关系倒是挺好,最开心的,当然又是赵真了。

  “这个。”杨铭将手中的卷子打开来。

  “怜香惜玉因动心!?这是什么啊?”赵真对那些之乎者也根本不感冒,更不会对对子,王爷给出的上联,他也从未在乎过,又怎么能看得出来?

  “这个是王爷给出那对联的下阕,你将这个,拿去给大夫人,说是你母亲给的,知道么?”杨铭道,他清楚,在王府中能给司徒雅地位的,不是王爷,不是她的娘家,只有一个人,便是大夫人!大夫人生在皇室,书是读的不少,但终究是不是文人,起码,没有文人的傲骨,可是,却应该比文人还爱面子,若是有人先过大夫人对了出来,只怕大夫人面上,是要挂不住的。

  “为什么?”赵真才四岁,怎么明白这个中道理,他能想到的,自然是拿给自己的母亲。

  “你听我说!”杨铭将嘴凑到赵真耳边,将赵真应该说的话,都一五一十地讲了一遍。

  赵真只觉得一个头两大,最后干脆摇摇头,不多想,一切,按着杨铭说的说便是了。

  “大娘!”赵真甜甜叫道。

  在赵真面前的,是一个美妇人,柳眉清扫,身材曼妙,轻妆淡抹,却有着一种淡淡的高贵气质。

  “哦,是真儿,有事情么?”美妇人笑道,她并不喜欢赵真,更看不起司徒雅,可身为王族,她有着独特的高贵和礼仪,喜怒不露于色。

  “母亲写了个上联,让我对,如果我对不出来,说是可以来问大娘,我想了很久,真的对不出来。”赵真老实巴交道,杨铭教他教得多了,现在他说起谎来,脸不红心不跳的,简直是个中老手。

  “哦,拿来看看。”美妇人笑道,心中却是嘀咕,自己向来看不起司徒雅,她入门以来,可从未给过她好脸色看,这一次,怎么忽然让儿子来请教于我来了?

  “怜香惜玉因动心……这……”美妇人忽然惊住,这些天,她正为王爷给出的那个对子绞尽脑汁,这一看,哪里还能不明白?第一和第三个子都是心字旁,扣住的,也是最后一个字心,与咬文嚼字为糊口,对得相当工整,更要紧的,这对子若是让王爷给对出来,不正显得王爷风流!?对王爷将来的大事……

  美妇人心中激动,不过一下子便冷静了下来,笑着对赵真道:“这个上联,是你母亲给你出的?”

  赵真点了点头。

  “既然是上联,那下联,你母亲对出来了没有?”美妇人笑道。

  赵真摇摇头,道:“母亲说她自己也是对不出来的,所以,才让我来问大娘的。”

  “哦,好的,你先去吧,让大娘想想。”美妇人笑道。

  这司徒雅,还当真有几分才气,不错,既然你给我面子,我自然也不会亏待你。韩夫人想到此处,回首道:“秋菊,过来一下。”

  “是!”

  “你去将昨天送来的上好丝绸拿两匹,给四夫人送去,还有,去库房直些银子,她入门,我这做长辈的,也没有给她些见面礼,你给她送去便是了。”韩夫人从容道,王府中的调度,向来是她说了算,月钱等的发放,也是韩夫人一手安排。

  “是!”秋菊躬身应道,便退了下去。

  另一方面。

  司徒雅收到了这些礼物,起初是有些莫名其妙,但随后恍然,以为杨铭现在在王爷心目中的地位已经极高,自己在别人的眼中,也是水涨船高,心情愉悦之余,不禁暗暗庆幸自己押对了宝。

  同样高兴的,还有韩夫人,这对子确实对得工整,又暗含爱美人不爱江山之意,大合王爷主意,韩夫人,也因此大受王爷赞赏,并好好宠爱了一番,自然是觉得春风得意,对司徒雅,也是平添几分好感。

  而杨铭跟赵真,已经准备开始进入学堂学习。

  学堂学的,是文化,却不是那种迂腐之学,学的只有两种东西,诡辩,兵法!!

  诡辩之术,是读书人的一个偏门,以读书人的对答争论方式,来决高低,便如同比武一般,胜者名扬天下,败者声名狼藉,在其他地方,诡辩之术只是一个辅助方式,帮助学子们巩固自己的知识,而在这个学堂,却是重点的教学内容。诡辩之术的运用,不仅仅是争口舌之强,自古兵法有云:“上将伐谋,次而伐交,而后伐武。”意思便是,最好的将领,靠谋略来制胜,差一些的,用外交来制胜,最后,才是依靠武力夺得胜利。而诡辩之术,对于游说有些极大的用处,自古便有谋士诸葛游说周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为国家开疆辟土之例。

  而兵法,学习的却是传自中古时代的孙氏一书。

  所以说,这个学堂,教出来的,便都是乱世英才,为的,自然是玉亲王的野心!!

  觉得本书还可以的请收藏一个这个数据对这本书很重要···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