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四国
作者:不聊生      更新:2022-06-02 11:13      字数:1350
  嘉元23年,韩、赵、白、方四家灭周氏,瓜分其地,自立为王。嘉元28年,周天子屈于四家淫威,正式立诏承认四家家主为王。

  周朝本是和原大陆第一大国,曾一度被称为大陆霸主,自400年前周武王周政听取相国触龙之言,分土免税,周国国势得以一日千里。周国国运亨通,加上周武王励精图治,以及在军事上得天独厚的天赋,戎马半生,开疆扩土,占领和原大陆百分之七十的土地,建立周朝。

  周朝土地,大多肥沃,此后三百余年,周国国运亨通,在和原大陆一直占有主导地位,直至周明王周如毅登基,周朝弊病日益显现,官僚腐败,国运日下。亦不知是否巧合,周明王爱美人不爱江山,日夜沉浸于吟诗作对,风花雪月之中,在位十五年,起初还坚持早朝,后十年,竟不曾早朝,将国家大事都交与朝中大臣处理。皇权下放,朝中便掀起争权夺势之风,各世家也开始蠢蠢欲动,不断吸收名下客卿名士,不断往朝中安插,扩展自身实力。

  明王沉迷女色,纵欲过度,而立之年便病逝驾崩,皇后赵氏仅有一子,年方七岁,名嘉元,自然名正言顺继位登基。

  周嘉元自幼聪明伶俐,五岁便能指物立诗,可惜尚且年幼,以大周律例,幼子登基,太后可垂帘听政,以助处理国家大事。直至幼皇成年。

  太后赵氏心计阴险,极为嫉恨,不仅将周如毅原先宠幸的众多妃嫔借故处死,更将曾得罪于己的妃嫔家族抄家灭族,弄得朝野之中,人心惶惶。此后,赵太后变本加厉,把持朝政,不断将赵家心腹安插与朝野要位之中,企图一步步将周朝易姓。年幼的周天子虽有所察觉,可势单力薄,却是无法与其生母对抗,只能对其生母惟命是从,阳奉阴违,暗中联系周氏各同姓王,希望有朝一日,重新夺权。

  赵太后羽翼日渐丰满,赵家于朝中势力已深,周氏王室却大多异地封王,中央无法于赵太后对抗,但赵太后却也不敢过分逼紧,生怕边疆有所变故,双方倒也分庭抗礼,不敢多有动作。

  嘉元18年,周氏王室刺杀赵太后成功,僵局终于被打破,赵氏世家一下子失去大靠山,畏惧周氏王朝反扑,于是联合众多世家,公然叛国,打着清君侧,为国母报仇之名,掀起了内战,内战持续了四年,周王室最终不敌,终为赵氏等世家所灭,中心力量被消灭,只留下一些名存实亡的王室边支以及一个傀儡一般的周天子。

  此后一年,众多世家瓜分了周王室的剩余土地,期间世家之间混战,吞并,内战终于在嘉元23年,确立了韩、白、赵、方四家的王者地位,完全瓜分了周国的土地人口。

  嘉元28年,周天子嘉元被赵家毒杀,临死之前,被迫立诏承认四家地位,四家自此名正言顺地瓜分了周国。400年历史的周朝覆灭,取而代之的是赵国,白国,方国,韩国。

  四国占据了和原大陆中心及南部肥沃地区,东有火云国,西有蒙洛国,北有新平国,七国在和原大陆占有主导地位,其余小国一百三十余,分别依附于七大国,经济,政治,军事都受七大国调配。

  七国之重,以韩,白,赵,方所形成的统战联盟为霸主,其余三国,名义上称臣,国内经济军事皆不受制。而四国之间的联盟,却也只是在战略上针对周边火云等各国,四国之间,却是各自为政,也都心怀鬼胎,局部的冲突和斗争也时常发生。和原大陆,已经注定要迎来一个多事的时代。

  (注:因嘉元已死,周朝覆灭,原先的年号便已经不再使用,四国联盟统一规定以嘉元28年尾和原1年,自此,年号便统一使用为和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