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作者:月离      更新:2022-06-02 02:31      字数:2204
  移南面之山,引流河之水,改为水道,与潮州连接,引舶来之品。

  只是这一决定说出来,反对之声音最大的便是周大人,连声反驳,带着与他交好的大人们上书,甚至搬出了此山乃是灵脉,移山会断了陈州根基这一说法。

  中午,贾兰在书房里单独见了于大人,于大人于上次修路的事情,便不敢小看这个年轻的贾大人,有魄力,有决断,于大人一心跟着贾兰混了。

  “移山之事,下官自是同意的。”于大人眼珠转了两下,思索了一番,道,“只不过这次的事情,下官觉得周大人的反应大了些。”

  “嗯。”贾兰点了点头,不可置否。

  “之前修路之事,周大人虽然反对,可是并没有如此之大的反应,下官想,这其中必定有什么缘由。”

  “以于大人之见呢?”

  “其实下官有一事禀报。”

  “于大人请说。”

  于大人道,“曾有人见过,南山去过一大批人,不过,只看见进去过,并无出来过。”

  “哦?竟有此等事情。”贾兰心下泛起了波澜,“那这些人都去了哪里?”

  “下官不知,当时有人禀报了周大人,只是周大人压下了此事,之后便再没人去追究。”

  贾兰手指敲击着桌面,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书房里安静的掉根针都能听见。

  下午,议事厅中,贾兰提议先让人去调查一下南山之势,周大人首当其冲,愿意前往,贾兰允了。

  “张峰,我要你去办件事。”

  晚上,贾兰在书房里安排了张峰秘密前往南山探查,看周大人的模样,想必南山必定有什么秘密。

  只是周大人这表情暴露的也实在是太快,枉费当了十几年的官,老谋深算如今在陈州已经消磨的一干二净了。

  几天之后,张峰从南山回来,将打探到的内容事无巨细的全都报告给了贾兰,贾兰立即写了折子。

  “不知周大人这些日子探查南山如何了?”贾兰坐在议事厅主位,温和的问道。

  周大人坐在椅子上老神在在,摸了把胡须,“下官认为,不宜移山,南山为根脉,陈州的根脉,如何动得。”

  “既是如此说,那么本官倒是要亲自去南山,看看这根脉如何。”

  周大人嗤笑一声,道,“大人乃万金之躯,南山山势陡峭,大人不便前去,免得到时候发生意外可就不是下官能管得事情了。”

  “周大人,贾大人乃是陈州知府,这就是你与大人说话的态度吗?”说话的正是黄大人,“周大人未免以下犯上了。”

  “难道黄大人不是?”范大人摸着八字胡,“贾大人毕竟是太过年轻了。”

  “.......”

  一时间议事堂里就听见几位大人斗嘴,贾兰安静的喝着茶,不予置词。

  一下午就在这吵吵闹闹中度过了。

  第二日,贾兰刚到府衙,门外有人来报,万永村的村长在衙堂外求见。

  万永村离南山不远,是个挺大的小村庄,原本村里的人达到六百多人,现如今也只剩下一百多多老弱妇孺,据说村里的人都去外地谋发展了。

  万永村的村长此次不为别事,正是为南山之事而来,村民联名上书,只一个主题,南山不能移,此乃根脉。

  不仅万永存,还有长胜村,刘园村,也联名上书。

  议事堂里众位大人又各执所见,周大人为首,“贾大人,村民们上书可不是小事,若是惹了名怒可就不好了。”

  “这些刁民懂什么。”

  一时间又吵了起来。

  咚的一声,茶杯放在长桌上的声音,却震慑了这帮大人们,议事堂又安静下来。

  “本官提及移山之事,不到半月,知道的也只是众位大人们,这几村的村民知晓的倒是快,城中人不知晓,反倒是百里之外的村民都知道上书了。”贾兰的话一出,众位大人挑眉互看。

  于大人开口道,“想必这些村民们有顺风耳,千里眼吧,府衙之事倒是知道的清清楚楚呢。”

  “怕是有人煽动吧。”刘大人倒是直接,直接看着周大人,“不愿移山吧。”

  周大人冷哼,旁边的升大人道,“那日周大人去南山考察,想必是那时候村民知晓,才泄露了这消息吧。”

  “那按升大人的意思,是周大人行事不谨慎喽。”于大人似笑非笑。

  “本官何时这样说过,本官只是就事论事。”升大人气的哼了两声。

  周大人摆手,“好了,就算是下官不小心泄露,可如今村民已经知晓,贾大人当如何解决?”

  “自己做的事当然是自己解决了,如今是周大人泄露了消息,自然是周大人自己出面解决。”黄大人道。

  “依本官之见,这山自然是不移的好。”

  “好,那就依周大人之见。”贾兰忽然开口,竟然附和了周大人的意见,让众位大人一时不知道说些什么。

  周大人翘起嘴角,果然还是嫩了些。

  书房,于大人一脸焦急,“大人为何突然就放弃了,继续下去,必定能有所收获。”

  “不瞒于大人,本官已经让人查清,上报了朝廷。”

  于大人一脸惊讶,“原来大人早有打算。”

  “于大人,本官有些事要你去做,这次事成,想必于大人也该动动地方了。”

  于大人一脸惊喜掩饰不住,诚恳的道,“大人吩咐,下官必定去办。”

  几个月后,睿王驾到。

  南山底下是富饶的煤田,周大人在几年前发现后,便私自开矿,掠去万永村以及其他几个村的青壮年,命人看守,私自采矿,往外运输,牟取暴利。

  原来的知府大人也多有包庇,参与,这些年采矿数量之大,数量高达几百万两白银,令人诧异。

  睿王一举铲除周大人之流,抄家流放,谋取之银,全部充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