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前往会安
作者:夜游梦生      更新:2022-06-02 01:46      字数:2432
  “哈哈哈哈,苏郎青啊,苏郎青,你只看到了今日,却没有看到明日啊。”一旁的王离听到后大笑。

  “而今远海的势头早已远远超过我们其他三海,甚至今年四海缴纳的赋税有一半以上是出自远海。”苏郎青反驳道。

  “那又如何?远海靠什么?不过只是靠一个南洋罢了。”

  “你觉得明廷会让棋盘上的棋子逃离他的掌控吗?”王离看着苏郎青笑道。

  “现在的远海越来越脱离明廷的管辖,而我,陆海却主动归顺明廷。”王离道。

  从明廷招抚嘉定开始,陆海就一直在为明廷忙前忙后,甚至不惜将陆海绑在明廷这辆一辆战车上。

  这让其他几个商会极为不解。

  若说明海建立初衷,就是明廷用于掌控、监视其他三海,本身就掌握在明廷之手,无力反抗的话,其他三海其实和明廷只是合作关系。

  而今,远海越来越脱离明廷的掌控,甚至想成为南洋明人的东印度公司。

  而陆海居然选择充当明廷的马前卒,甘愿沦为明廷的附庸。

  这不单单是陆海商会中的许多商人甚至连赵天明,苏郎青这些四海主事,都想不明白陆海为何这么做。

  船队此行只用了三四日便北上前往了会安港。

  “四海商会明海主事苏郎青代表明廷总督大人请求面见阮主。”

  刚到会安港,还没到陆海商馆上休息一会儿,苏郎青就迫不及待的见了会安当地的官员。

  几名会安当地的广南官员一脸惊讶地看着面前的华商。

  而今南洋明人在吕宋建国的事早已被传得尽人皆知。

  只是没有想到的是,一年多前明廷才派人过来请求通商,没想到一年多后,明廷又派了一拨人。

  “跟我过来吧。”

  在场的几名广南官员与王离显然也是老相识了。

  看在王离的面上,并没有对明海的商人们进行搜身,而是让苏郎青与王离一同前往会安官府。

  安南的文化来源于中原,无论是服饰、文字、建筑风格的,都搬照了中原传统王朝。

  甚至连着官府其设计风格也与中国传统的县衙别无二致。

  “尔等想面见阮主?”一名广南官员用汉语询问着。

  实在话,他对这些明商并没有好感。

  若不是看在每年那数不尽的银两份上,他甚至不愿意正眼瞧会安明商一眼。

  “上一次远海商会奉明廷之令通过会安前往顺化拜见阮主,可惜明廷未能与广南通商,这一次吾带来吕宋明廷的诚意想面见阮主。”苏郎青面带笑意的看着眼前这些身着官服的广南官员。

  这广南官员的官服与明廷官员的官服样式大同小异,甚至眼前的广南官员还都是一口流利的汉语,若不知情的人还以为回到了吕宋岛了呢?

  “既然是明廷想与我广南通商,那自然是再好不过,毕竟会安港就大量明商生活定居。”郑治开口道。

  “那不知我的明商何时可以前往顺化。”苏朗青现在也不想耽搁时间,开门见山的问道。

  “这个嘛。”郑治与其他几名广南官员对视一眼。

  “从会安到顺化,来往还需要一段时间,我等上书阮主传达明商来意,恐怕又要花费一些时日,恐怕……”郑治面带难色的看了一眼苏郎青,又看看王离。

  苏郎青,王离自然也知道这些广南官员想要什么。

  “小小薄礼不成敬意。”王离从袖口间取出了一张一万两的银票。

  而今,明海钱庄已经开遍了整个南洋。

  只要有明商存在的地方,就有明海钱庄。

  郑治笑着接过了那张一万两的银票。

  明海的银票,那可是硬通货。

  根本就不存在贬值一说,只要拿着银票去钱庄兑换,那么就能兑换相应数额的银元。

  当然了,如果数额够大的话,那么要提前预约等待满载银两的商船从吕宋岛赶来。

  广南虽然也有发行自己的银票,但是参差不齐,远没有明海银票来的价值高。

  “我即刻上书顺化。”郑治笑得合不拢嘴,连忙道。

  “大人上书后,我等即刻出发,与文书一同到顺化。”苏郎青道。

  “哦,如此着急吗?不如在会安多住几日。”郑治见这些明商如此着急,也不免心中一惊。

  “这个有些难办啊,毕竟没有这个先例。”郑治又一次面露难色,看了看王离。

  王离面色不改,又从袖口间拿出了一张五千两的银票,交给了郑治。

  “明日我即派会安的驿使与诸位一道前往顺化。”郑治熟若无人的接过银票后,开口道。

  “那我等先返回商馆准备,明日早上出发。”苏郎青站起身对在场的广南官员行了一礼。

  “放!”

  “砰!砰!砰!”偌大的平地里升起了阵阵的黑烟。

  一门门青铜质地的火炮猛的颤抖起来,火光乍现,一枚枚铅弹径直砸向远处的城墙。

  12磅重的铅弹猛地砸在了城墙上,刹那间砸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大坑。

  巨大的撞击力使得整个城墙都晃动了起来,驻守在城墙上的叛军官兵一脸惶恐的看着抖动的城墙。

  美荻城防坚固是不假,那也得看攻城的是什么玩意?

  一里多外的平地上,四门镇南将军炮正对着城墙轰击着。

  杨彦迪一脸惆怅的看着远处的城墙。

  早在数日前,他就已经抵达了美荻城下。

  本想着劝降黄进,使得城中百姓免遭兵乱之祸,可没想到此人负隅顽抗,拒不出城投降。

  一连数日劝说无果后,跟随前来的明军将领失去了耐心。

  命令刚刚赶至城下的镇南将军炮营开炮轰城。

  这些火炮早在十多日前就从海口出发前往美荻城。

  沿途能走水道的就用大舟托运,遇到河道堵塞,就用战象负责拖运。

  一路上,炮营官兵两班倒,星夜兼程,终于在花费了十余日后,在攻城前夕抵达了城下。

  明军12磅镇南将军炮终于发挥了它的威力。

  仅仅只是一轮齐射,四枚12磅的重铅弹就砸中了城墙。

  每一发都在城墙上留下了一个凹凸不平的大坑。

  明军没有使用质地更坚硬的铁弹,而是使用了杀伤软目标的铅弹,目的就是为了震慑城内的叛军。

  别以为老子不敢开炮。

  当然,话虽如此,但明军还是克制了攻城的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