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德仲麻辣烫
作者:泗潞      更新:2022-06-01 03:08      字数:2472
  一家离吴庆辉的铺子就隔了两个门面,一家就隔得有些远,离码头近。

  王德仲两家都有些心动。

  离吴庆辉近的,没事儿可以串个门,聊会儿天。

  离码头近的,人多,生意更好做。

  王德仲纠结来纠结去,还是决定回去问问老爹的意见。

  王福顺没好气的抽了他两拐棍:“还用想吗,当然是码头那儿的,做生意就要有做生意的样子,时时就想着玩,怎么做大事?还怎么给孩子树榜样?”

  王德仲被打清醒了:“知道了爹!”

  摸摸被打的地方,泪目:下次不问爹了,疼得慌。

  铺子就这么被定下,花了二百三十两。

  原房主本来是要二百五十两的,被马光给看了二十两下来。

  王德仲本来是想拿五两给马光作为谢礼的,被马光给拒绝了。

  “不用,就你们买这房子的分成啊,我能得十两呢!”

  “这么多?”王德仲惊讶,没想到牙侩这行这么赚钱。

  “是呀,这就是牙侩这行吃香的原因,好多人想做都做不成呢!”

  说起这个,马光就有些得意。

  他就是有眼光,先人一步认了个好师傅,才有了现在这份风光的工作。

  王德仲佩服不已:“那小哥你真厉害!”

  “哪里哪里。”

  最后王德仲请他吃了顿饭,还给他拿了包晒干的卤花生。

  等马光回去看清里面东西时,才知道自己捡了多大便宜。

  就这包卤花生,在市面上的价格就是十两一斤,概不讲价!

  马光因为好奇,还去围观过,还跟朋友亲戚吐槽过。

  没想到……

  马光咽了口唾沫,感情人家根本不需要他帮忙砍价呀!

  王德仲不知道这茬,找人把门铺收拾干净,买了好几张桌椅回来布置上。

  然后跑去找王苗苗问那什么关东煮麻辣烫的配方,准备开业。

  王苗苗:“……”这么快?

  小愿也诧异:“不装修一下吗?”

  两个都懵逼了一瞬。

  “我觉得还是去看看比较好。”小愿不放心。

  王苗苗也觉得有必要,跟王德仲跑去镇上看铺面。

  这一看,差点没气笑。

  就摆几张桌子,一个收账的柜台,后厨锅碗瓢盆倒是齐全,不过在王苗苗小愿看来,也没什么用。

  这就想开张,别开玩笑了。

  王苗苗叹气,转回身来对王德仲说道:“店面要重新装修。”

  “啊?这样不行吗?我觉得挺好的呀!”王德仲把店里看了又看,不明白为什么要重新装修。

  王苗苗坚定摇头:“不好!”

  “我看别家都是这样啊!”

  “我们家不是别家!”

  王德仲语塞,无奈妥协,专门去找了镇上信誉良好的木匠师傅,让王苗苗自己说。

  王苗苗长出口气,暗叹小河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王苗苗的要求不难,她把铺子分为了三个区,一个选菜区,一个烹饪区,一个用餐区。

  煮菜区从门口开始,砌一个L型的长台,前方是三个灶台,放两个深口大锅,一个红汤锅,一个白汤锅,还有一个关东煮锅,这三个锅的图纸王苗苗已经让王德仲送去铁匠铺,等打造出来后,就可以按照大小砌炉。

  长条区这边就是放调料碗,一小块取餐区域,和收银过秤区域。

  案板下面砌有隔断,放些碗啥的。

  再来是选菜区,就在烹饪区后面,做一些两米高的结实木柜和一些藤编篮子,还有一些竹子做的夹子。

  房子是独栋设计,设计的人为了采光好,在三面都开有窗户。

  也不用担心菜放里面会看不清。

  并用木板写明荤菜多少一斤,素菜多少一斤。

  用餐区更简单了,王苗苗弃了这个时代的方形八仙桌,改让木匠制作了一批长方形桌子,这样,就能多放两张。

  门口五米内的地盘,也可以摆放好几张桌子,筷子木调羹也用竹筒装好,放在各个桌上,方便自取自用。

  一个礼拜后,码头附近开了一家德仲麻辣烫店。

  别怀疑,这个名字就是王苗苗取的。

  开业当天,好多人都来庆贺开业礼。

  听说刘家也派人来送了礼的。

  这个消息一传开,喝!一天时间而已,全镇都知道码头那家德仲麻辣烫店了。

  还有,什么是麻辣烫啊?

  这个问题困扰了不少人。

  好些人为了解惑,都往码头跑。

  这来一看,我了个去!

  (゜ロ゜)

  这队怎么排这么长?

  还没往前面走呢,就有人不虎目圆瞪:“干什么呢,想插队是不是?后面排着去,有没有素质?”

  来人:“……”

  疑惑三连:想插队?没素质?我?

  偏偏,又不敢发火,因为不满盯着他的不是一个人,是一群人。

  他相信,他要敢上前一步,这群人就敢群殴他。

  怂怂的走到最后面排队。

  一切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新颖的布置格局让人一目了然,弥漫的香味让人舌间生津。

  “新进来的客人请到那边自己选菜,荤菜50文一斤,素菜20文一斤,荤菜素菜请分开装,然后来这边过秤,谢谢!”门口的青年如是喊道。

  兴致勃勃的在青年的引导下,拿了两个小篮子和一把夹子走到选菜区。

  还是一目了然的风格,菜品整整齐齐,还有一个小姑娘在把夹完的菜篮替换上新菜。

  品种也诸多,有好些都是不曾见过的,这让人大感新鲜,菜篮前边还卡着一张木牌,上面刻着蔬菜的名字。

  “豆苗,白菜,竹笋片,韭菜……”

  肉看着也挺新鲜的:“猪里脊,猪肚,猪三线,猪……”

  这看着看着,就控制不住的一样夹一些在篮子里。

  然后拿到台前过秤。

  “一共28文,谢谢!”算账的小女孩儿看向自己。

  “哦哦,好。”赶忙从钱袋子里数出钱递过去。

  “这个号码拿好,等会儿凭这个号码在那儿取餐。”

  “好好好!”

  拿过那个指长的签子,上面的号码是两个不认识的符号。

  这是什么意思?

  没功夫想那么多,赶忙随着人流移到取餐区等候。

  等了得有两柱香的时间,就听到取餐区的小姑娘在喊:“56号!56号的客人取餐啦!56号!”

  “56号,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