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死诸葛吓跑活司马(一)
作者:灵竹      更新:2022-05-31 17:21      字数:3472
  青州城防务越来越不乐观,袁得凯的自负同样没为他带来利益。

  正规军队守了几天城后,早已疲惫不堪。于是袁得凯将民兵预备役调上城墙,被动的顶着秦军一波强似一波的攻势,城内的平民百姓也没闲着,和一些水泥沙浆,将裂缝的城墙修修补补,拆了城内的破旧房子,把那些砖头砸顺着云梯爬上来的秦兵,或者在城墙薄弱的地方再修补上一道墙,巩固防御。

  按照秦军一贯作风,顽强抵抗的城池被破后,无一例外的被屠城了。青州城里的人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不努力守城,谁都蹦达不过三更天。

  有压力才有动力,百姓们前所未有的积极,只是这种积极有股悲壮的味道。

  城内时常发生抢劫、强奸、凶杀等事件,负责治安的士兵早被调到城墙上参与守城,除了军营所在的城北,青州城其他城区人心惶惶,朝不滤夕。

  青州城比较大,四道城墙连起来有近百里长,每一里即使只站十个士兵也要一千人。这可不是个小数字,因为青州城正规守军一共才六千人。

  秦军就是吃准青州城的软肋,不急不缓慢慢打,每杀死一个青州兵,青州城便危险上一分。十万青年十万军说白了只是一句激励人心的话,就算是十多万青州城居民全部上阵,只要一个秦军铁骑团,便能轻而易举的将他们打散灭掉。

  真正上战场,能看到明晃晃的刀子不怯阵的,还需要经过系统训练的老兵。

  青州城能撑到现在还没被攻下,也算是袁得凯治军有方,调度适当了。

  虽然外面打得你死我活,张彬在城里依旧冒充花花公子类型角色,任由后面跟着一批保镖兼间谍似的尾巴,在城内各个区晃悠,偶尔心情好就施舍一点粮食之类的东西,或者救几个被施暴的妇女,在别人感恩戴德的眼神中飘飘然离去。

  几天下来,别的收获没有,青州城的大街小巷倒是逛遍了。

  有时闲逛时碰到秦军攻城,张彬便悠哉游哉的站在墙角,看青州兵拼死杀敌,城下的秦兵拼死上城,置身血雨腥风中,悠然不似俗世人,就差没搬椅子坐下观战大声喝彩了。

  从身旁扛着军需物资紧张经过的军民,大多朝张彬投上一个幽怨的眼神,自己拼死拼活,这些个公子少爷却站着看热闹,真是没人性啊。

  袁得凯穿着一身青色盔甲,左手抚着腰间宝剑,低头望着城下如蚂蚁一般黑压压一片的秦兵,心里有些发虚,人前虽然表现得无所谓,但谁心里没一杆称,袁得凯心里的称非常精刻,甚至算到城破之后秦兵会如何虐待残杀自己,而死后到了阴间,会有多少无辜死去的青州百姓会去阎王面前告自己。

  极度自负的背后是极度心虚。

  求生的本能让他不禁生出弃城逃跑的念头,虽然很快打压下去了,但他更加心虚。在士兵面前,要表现出藐视敌人的风度,内心是极度苦闷的,承受的压力不言而喻。

  就在他绞尽脑汁时,一个人影进入他的眼帘——那不是被自己扣押在城里的张彬吗?此刻他正非常惬意的观看攻城战。

  袁得凯但觉一股无名怒火从下腹冲出,一直烧到大脑中枢,凭什么别人拼死拼活他却在看热闹,但似乎想起什么,换上一副和蔼的笑容,走近张彬。

  张彬四处乱瞟的眼睛刚好看到努力深呼吸平静心情的袁得凯,心里暗暗发笑,装成没看到的样子,直到他走到自己身边才恍然大悟,熟络的拍着他肩膀,道:“呀,袁总兵,这不是在打仗么,你怎么有时间来陪我这闲人。”

  袁得凯假笑道:“最近战事不利,在下正为此发愁,突然看到张将军在这,没想到张将军也如此关心青州战事,实在是百姓之福呀。”一番吹捧话说得也极为别扭,张彬暗暗摇头。

  “张将军可是打仗的行家,在下是来请将军指点一二的。”袁得凯语气一变,诚恳极了。

  张彬呵呵笑道:“总兵大人太客气了,张某在青州不过是做客,哪能喧宾夺主,况且关乎青州十数万军民身家性命,张某可不敢妄语。”

  袁得凯好不容易低下高贵的头颅求一次人,却碰了个软钉子,不爽极了,语气也粗鲁许多,道:“既然将军是来做客的,那么在发生战争的城墙可是危险的事,在下忝为主人,让客人有个三长两短,岂不违了待客之道?”他虎目一瞪,张彬的几个随从见总兵发怒了,瑟瑟发抖,忙跪在地上,不住磕头道罪该万死罪该万死。

  张彬微笑着走下城墙。

  套用一句俗得掉牙的话:如果目光可以杀人,张彬已经被千刀万剐了。

  那个逐渐远去的身影,在袁得凯眼中变得那么可恶可恨。

  青州城五十里外,正发生着一场异常惨烈的肉搏战,随着莫朝阙宝剑挥出的瞬间,两个骑兵团整齐的冲锋。

  地动山摇,用这个词形容丝毫不夸张。

  穿着灰色盔甲的秦国骑兵,清一色的黄色马匹,明晃晃的朴刀,像潮水一般涌向黑衣军阵营。

  木江维傲立阵前,冷眼望着如水的秦兵,神情镇定。这种大场面他见多了,哪一次秦骑兵不是这样一哄而上的,唯一不同的地方是莫朝阙明显要治军有方,训练有素,从他部队的阵势以及斗志就可以看出来。

  他身后的士兵是多次和秦骑兵打交道的老兵了,只有少数是从没上过战场的新兵蛋子,区别立马显现。

  老兵和木江维一样镇定紧张,而新兵蛋子神情紧张,握刀的手心冒出冷汗,头皮发麻。刚入伍时的魔鬼训练虽然可怕,但哪及得上真刀实枪来得恐怖。

  这个世界很现实,模拟的终究是模拟的,经验永远只能在血与火中磨砺出来。

  整个冲锋过程用时总共不过五分钟,却给新兵们留下这一生都无法磨灭的印象。

  秦军骑兵骑在马上,望见前面黑压压一片全身黑衣的阵营,心里也起了几个疙瘩,黑衣军的大名他们可是听说过的,而且自己现在的主将一世英名就是毁在他们手上。

  气势如虹,视死如归。这是成为黑衣战士的最起码准则。也是为什么黑衣军能屡屡以少胜多的秘诀。

  想赢就不要怕死,怕死就不要奢望胜利。很直白的经验。

  以前张彬给木江维等上军事理论课时,说了一句:市场不同情弱者,竞争不相信眼泪。昏昏欲睡的木江维正好尿急,一激灵便将这句话深深记在脑海。事实证明这句话是非常正确的,至少在战场上就是如此。

  黑衣战士们一拥而上,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顶住骑兵,但效果极不大,撞飞撞伤的不计其数。

  后面的黑衣新兵更是紧张,想像若是撞在自己身上会是如何,当然,答案不言而喻。

  对付战争堡垒似的骑兵,最好的办法就是扑把他们从马上扑下来,然后再用刀子从他脖子划过。成功率虽然不高,但却是唯一的办法。

  战线逐渐向后推去,黑衣军阵营被硬生生撕出一个大口子,眼看就要顶不住了,木江维皱眉,招手将传令兵叫过来,道:“通知古队长,让他准备!”

  传令兵一刻钟后返回,鞠躬道:“将军,古队长将部队带离了指定位置。”

  “他人呢?”木江维几乎从马上跳下来,脑袋有些眩晕,古君可是带走了自己三个主力团,六分之五的实力啊!

  传令兵唯唯诺诺道:“属下通知了斥候队的,但没有古队长的消息。”

  秦骑兵已经杀到眼前来了,两千士兵这半个时辰至少死伤五百,而跟自己拍胸脯保证甚至立下军令状的古君带走三个主力团后便消失不见了,难道真注定自己要死于此地?木江维有些迷惘。

  莫朝阙脸上狰狞的笑容隐约可见,他率着数十护卫直奔自己,一身雪白的盔甲在全身黑衣的部队阵营中实在太过打眼,想不惹人注目都不行。

  木江维一紧手中三尺长矛,这是他最爱的武器,刺也好砍也罢都非常合手,重量长度都是量身打造的,所以他异常自信的迎上去。

  以前虽然没有和莫朝阙对敌,但依据张彬的经验,这是一个有一身蛮力,又很会取巧的家伙,武技什么的也煞是不凡。

  莫朝阙没想到这个黑衣将领敢迎战,哈哈大笑,得意极了,仿佛拿下木江维已经是探囊取物一般简单,的确,他拥有狂傲的资本。

  理智告诉木江维最好不要去应战,但无论如何,不能丢了黑衣军的脸,传出去说黑衣军将领贪生怕死,不敢和莫朝阙决战,那么老大辛辛苦苦打下的一点名声全毁自己手里了。

  木江维的武力并不出众,他的长处是文武全才。但正如莫朝阙所想,文武双全的另一个理解是文武全不能。他最大的弱点就是和擅长其中之一的去比拼某一个方面。

  莫朝阙与木江维恰恰相反,他是行伍出身,对那些又酸又腐的东西没啥兴趣,对刀枪的了解如自己手足般,自小在军中习练的功夫也不是花拳绣腿空架子,而是致命的真功夫,木江维虽然精通武艺,但和军中专为杀人而存在的功夫来比,实在要花俏太多。

  几招之后,木江维便无还手之力,只有招架之功。饶是他在战场上也改了许多无用的东西,但还是不够,莫朝阙的刀子像有灵性一般,总能在他长矛挥舞的空隙划伤他,而他的长矛明明要刺到莫朝阙了,却总被他以不可思议的躲过去。

  莫朝阙是他遇到的最刁钻的对手,谁碰到这种对手都会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