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民心争夺战(二)
作者:灵竹      更新:2022-05-31 17:20      字数:1612
  政策定下来了,接下来就要实行。

  实行比定个什么政策难得多,政策只是口里说出来,写在纸上的东西,关键时刻弃之鄙履,而实行则要顾全方方面面,人心难测,你就这么确定拉拢过来的信徒不是间谍?

  不过难办也得办,萧明通宵达旦,花了几天时间制定了具体实施措施,选定人员,贴大字报,再作几场秀,种种手段层出不穷。这些只是拉拢人心的诡道,正道还是继续执行保障百姓的温饱措施,这才是自己得胜的根本。

  打击投机取巧,欺压百姓的家伙也是迫在眉睫的事。

  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效果似乎也很明显,但那些大小乡绅受到的冲击依旧不大,他们彼此有着牵扯不清的裙带关系,一有什么风吹草动便溜得比兔子还快,而且根本抓不到他们带头动乱的直接证据。

  这场没有硝烟的民心争夺战无声进行着,虽然没有战火纷飞,没有人员伤亡,但是双方花费的财力物力人力,却远非简单的刀兵相见能比拟。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整个中唐,除了进行没有硝烟战争的潜龙平原,其他地方三天一大战,两天一小战,军阀诸侯为了争夺地盘,人口,资源,打得不亦乐乎。

  日子过得很快,不知不觉,迎来了新的一年。

  中唐历294年,一场大雪覆盖了潜龙平原,俗话说瑞雪昭丰年,百姓翘首盼望春天到来,过去的半年,在黑衣军的温饱政策下,绝大部分百姓安全过冬,没有传出饿死冻死在冰天雪地里的新闻,萧明也为黑衣军入主潜龙平原的第一个冬天作好了充分准备,其中关于救急保障措施就不下十条。

  春天如期而来,乡绅们传出的流言蜚语不攻自破,经过半年的拉锯战,他们再也无法掀起风浪。百姓是很实在的群体,有一个保障自己温饱,保护自己安全的政权,他们才不会去管那是谁组建的。动乱分子虽然将自己的未来吹的天花乱坠,但那是虚幻的玩意,若不是黑衣军,自己早就饿死冻死,还能等到你那莫须有的诺言实现?

  这场争夺战,以张彬完胜告终。接下来还有些琐碎的事,比如说乡绅的处置办法,比如说闹得最凶的家伙,这些人不处理好,就像没被发现的恶性肿瘤,说不定哪天就给你来个爆发。

  处理的时候既要让人知道黑衣军不是好惹的,也要表示出宽容的风度。这就是政治家的学问。

  新的一年来了,也是野心家表现他们决心的开始。

  秦国自从失去潜龙平原后,在中唐的战局再没值得炫耀的进展,反而将二十万军队陷入这个泥潭,既舍不得抽身离开,又不能榨取更大的利益,投入的军费远远大于战争获得。整个一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这种情况,无疑给秦帝国狠狠掴了个耳光,灰溜溜撤走徒使自己蒙羞,最好的办法是继续增派军队,填补这个漏洞,就算是个泥潭,也要踏着尸体趟过去。

  穆王、陵王以及两大异姓王达成协议,划分彼此势力范围,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穆王动用自己积累的人气与名声,吸引了不少沽名钓誉的勤王部队,摆在中都一线,与秦军遥遥对峙。秦国国内派遣的援军陆续到位。

  大小军阀们嗅觉灵敏,预感到有不寻常的大事件即将发生,纷纷停下内战,整理军备,做墙头草观望。

  这年头,谁都想不花血本又捡便宜,早练出了比狗还要灵敏的鼻子,更练就了兔子一般敏锐的感觉。

  暴风雨前夕的宁静。

  各个战区纷纷停战,百姓们奔走相告,庆祝停战,他们是单纯的,只要不打仗,只要能生存下去,就已经是最大的幸福,至于山珍海味,美酒佳肴,也许在梦中想过,但在白天,他们从来不会去想,白日做梦不是个好习惯。尤其是祖祖辈辈的农民。

  而在他们认为是白日做梦的山珍海味,美酒佳肴,却有一个地区的老大很无耻的宣布,要满足百姓们这个追求,那就是潜龙平原的张彬。

  听到这个消息的百姓除了惊愕,没有别的词语能形容他们此刻的表情,但没人怀疑他的宣布,除了他,难道还有哪个统治者会拿出州府仓库里的全部积粮来救济百姓?即使有,恐怕也是做做样子吧。

  这个貌似轻浮狂妄的年青人能实现他的这个目标吗?连白日梦都不敢的百姓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