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二十户村
作者:小黑醉酒      更新:2022-05-29 17:51      字数:2160
  二十户村,这是一个地名,也是我从小生长的地方。

  不过,它更多的是被叫做守陵人村。

  守着始皇帝的陵墓,已经两千多年了。

  据村志记载。

  汉高祖建国,为了笼络天下,调拨二十户人家住在秦陵附近。

  作为守陵人看管秦始皇陵。

  自汉唐宋元明清以来,历朝统治者都对秦始皇陵进行保护。

  二十户村因此得以免除赋税,安居乐业。

  但每当乱世来临,二十户村总是会首当其冲。

  从新莽时代的赤眉军,唐末年间的黄巾军,直至民国军阀混战,从大大小小的军阀到民间的盗墓团伙,无一不将觊觎之手伸向这个小村庄。

  他们理所当然的认为守陵人村的人,能够确切的知道始皇帝的巨宝所在。

  “哪怕上个世纪建国以来,都还有人觊觎着这片土地。”每每说到这儿,父亲总是止不住的叹息。

  也正因如此,本应人丁兴旺的二十户村在遭遇百年战乱后,百十来户人家最终也只留下了侍家的几脉,不足十户人家。

  我叫侍森,考古学毕业,已经工作了三年。

  我是第一百一十五代守陵人。

  接下来,我将向你们好好讲述一些发生在我身边的案例。

  直到我大学实习前,我都不曾了解到家族的这些秘密。

  在我的印象里,与父亲给我的印象迥然不同,爷爷总是带着一股神秘的面纱。

  这座隐匿的小村庄,从我记事起,就有不少汽车隔月拜访我的爷爷,他们大多是专家学者,还有年轻的学生,爷爷也不热情,但也会与他们洽谈很久。

  爷爷对我一直是疼爱有加,还为我特制了一把精致的坠锁戴在身上,但他唯独不允许我从事考古行业。也许是造化弄人,生长在骊山脚下的我,对考古学有种近乎痴迷的热爱。由此,我不惜忤逆爷爷的禁令,在大学专业填报选择了考古学这门冷门专业,但明面上,爷爷一直以为我报的是金融专业。

  在大学第一次实习,很荣幸,居然是考古界赫赫有名的杨老带队。

  这次的田野考察,我们师生二十余人驱车前往百里之外的农水镇双乳山。

  “农水镇南面有一座神秘的双乳山,两山包拔地而起呈半圆形。据说从高处俯视,整个双乳山就像是一女子仰卧。我们前去的就是山体下部的溶洞,前些日子有村民说里面发现了荒冢古墓。”

  大巴上,杨老娓娓道来。

  我们毕竟是学考古的,自然知道些更加匪夷所思的荒野怪谈,就连几个女生也并未感到不妥。

  只是同行的张胖子却露出了一脸猥琐相。

  “老侍,你说那地方啥样子?”

  我连忙摆摆手。

  “别问我,咱俩不熟。”

  当然我们交情一直很好。

  不过数小时农水镇就在我们眼前。

  迎接我们的是一名老同志,自称老张,很客气的人,原来农水镇的党委书记,退休后就致力于发展当地旅游业。

  发现了这么一处墓葬,便自告奋勇的要求带队。

  双乳山与镇中心隔了好几里路,不过远远确实能看见两座圆圆的山头。

  不过一路上也没有直达的水泥路,我们一行人便在老张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前往双乳山。

  此时日暮西垂,远处群山也模糊成了一片。

  按计划也准备在这里驻扎一晚。

  “咱这山啊,也够邪乎。”领头的老张转过了头,指着不远处,这时候大家也都停下了脚步,在旷野中,老张的声音倒有些凄凉。

  “农历二月初八午,这两山头同时开花,,到四月初八日午时又满山凋谢。且同一种树开两种颜色的花,在这山头一圈盛开红花,山身子盛开白花。”

  老张继续向前走,碎石子小路踩得吱呀响。

  “这开花的时候,甭管是谁,看着这山头,就会产生幻觉,包括我。”老张嘿嘿一笑。

  “啥幻觉呢?”

  张胖子忍不住发问。

  老张也不解释,只说明天就会知道。

  就在老张的说话功夫,我们终于到了山脚,即使天色昏暗,也看得真切了起来。

  整个山包,密密麻麻聚居着灌木杜鹃花,山体并不是很高,大约十来层高,不过山顶依稀可见球状青石突兀地暴露出来。

  田野考古分为从分组钻取到地层绘制,步骤繁琐。

  按照杨老的说法,今天不过是去探个路而已。

  山洞就在前方不远处。

  黑黝黝的一团,呈河蚌微开的形状,不过我们这批人也是胆大,一个个都摩拳擦掌,准备一探究竟。

  好在照明设备充足,在老张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很快隐没在了洞口。

  山洞内部,一股湿润的水汽扑面而来,洞壁上依附着点点青苔,往前看去,深不可测。

  “老张,这墓葬是你发现的吗?”

  张胖子也不客气,上前攀谈。

  老张笑了笑,慢下了脚步。

  “不是我,是镇上的一小子,不过嘛,他今天身体不太舒服,嗨,谁知找的什么借口。”

  “不远了,就在前面把里路了。”

  为了打消众人的顾虑,老张催促道。

  据老张说,这山本来就邪乎,大家也没敢去山洞看看,就那镇上的小混混喝了点酒,和别人打了赌,自个儿进了洞,才发现的。

  接下来的不到一里的行程,大伙走得磕磕绊绊的,整个通道虽然愈加开阔,又有钟乳石等美景,但幽静艰难,耗费了些许时间。

  “到了,应该到了。”

  七荤八素地拐来拐去,老张猛然停下了脚步,抹了抹一头的湿汗,手电筒晃了晃,指向前方。

  灯光下,豁然开朗,偌大的墓室里,一座黯黑的棺木静静躺在了眼前。

  取代之前的湿润的水汽,只剩下腐朽的气味,像老年人很久不洗澡那种味,是腐土和泔水交织的气味。

  “这!”

  同行的女生一阵惊呼,眼前的棺盖已经被人明显挪动过了。

  这气味怕是从棺中散发出来的。

  看来有人已经提前行动了。

  不过,更令我震惊的是,在强光未照射的区域,棺材的正上方,一盏长灯静静地撑起了半点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