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意晚回京
作者:姜琰珺      更新:2022-05-29 16:45      字数:2477
  农历腊月初八,云中城扫尽朱雀大街的积雪,黄土垫道,从城门一直到宫门。

  城门前,修宁一身玄衣披风坐在高头大马上。

  头戴玉冠,脚踏云靴,十六岁的少女清丽绝尘,世间无二。

  偏偏她总是一脸淡漠,无双冰冷,带着一队人马在城门口,不知不觉就震住了场子,周围无声无息,只剩由远及近的车辙声和旗帜翻飞的声音。

  钟离意晚的车队离云中城越来越近了。

  前面一队禁军开路,士兵手里拿着逐月的王旗以及车队主人象征身份的宫旗。

  中间三辆低调而奢华的马车,随行侍从侍女无数,后面拉着几大车的东西,最后面又是一队禁军保护。

  前面带队的禁军统领亮出铜牌。

  修宁抬手,示意开城门,放行。

  旁边安排好的云中城内,齐刷刷的高呼:“恭迎三公主回城!”

  这样的声音在瑟瑟凛冬里极其震撼,听的人为之一颤。

  车队进了城,沿途百姓自动退让,跪拜。

  由修宁迎接,禁军护送,可见这位三公主有多么金贵了。

  修宁不做他想,金贵不金贵的,她根本不在乎,她只是在做好女帝安排给她的事务而已。

  “九殿下!”

  一个陌生的女声从后面急急的追上来。

  修宁带头停下,回眸。

  那名女子对襟掐花棉袄,鸭蛋脸,一双眼睛甚是精明。

  “给九殿下请安,奴婢画屏,替三殿下来请您。”

  修宁眉尖微挑,这是什么意思?

  “三姐可是哪里不舒服?”

  画屏摇头:“不是的,是三殿下说实在想念九殿下,况且时间也来得及,想请殿下进车里一叙。”

  修宁瞧瞧四周,已经过了最热闹的街道,现在是进宫的官道,因为意晚回来特意肃场,所以除了她们这一队,还真没其他人。

  修宁驾马掉头往车那里去。

  车夫像根木头一样杵在车边。

  修宁看他一眼,下了马。

  那车夫依旧不动。

  修宁冷笑一声。

  意晚的马车由八匹高头大马牵引,人站在地上根本无法上车,必须要有脚踏或者奴才垫脚才方便上下。

  怎么,这是准备让她跳到车上去?

  平日里修宁不在意这些,跳就跳了,可今天这种场合,她必须在意。

  “愣着干什么?”修宁的声音极有压迫感:“你家主子上下,你也这么没眼色来着?”

  车夫瞥了眼修宁凌厉的眼神,腿一哆嗦,跪了下去。

  画屏收敛好神色,急忙道:“九殿下勿怪,这都是奴婢的疏忽!”

  修宁毫不客气:“的确是你的疏忽,三姐的车驾,你们也敢如此怠慢?”

  修宁的语气不急不缓,可偏偏语调上扬,带着摄人的压迫性杀气。

  联想到修宁杀人如蚂蚁,以及半年内扫平钟离想容的势力,如今又大权在握……

  “奴婢知罪!”画屏极聪明。

  修宁一脚踏上车夫后背,侧过脸道:“真心认错就跪下。”

  画屏咬牙,扑通一声跪下。

  修宁这才踩着人上了马车。

  想给她下马威?不存在的。

  想让她停就让她停,还想让她爬车,看来意晚也不如印象中好相处。

  车里人早听到动静,急忙为修宁打起车帘。

  暖香的车内,迎面是一个十分美貌的侍女,打扮与外面罚跪的画屏一般。

  “奴婢银烛,给九殿下请安。”

  修宁嗯了一声,躬身进了马车。

  “九妹。”

  意晚的声音温柔似水,听之令人如沐春风。

  修宁与意晚打了个照面。

  钟离意晚二十一岁的年纪,正如花一样盛放。

  精致的眉眼带着淡淡的病态,脸色苍白与修宁也不遑多让,姐妹两个五分像。

  只是意晚比修宁更多的是娇媚,修宁比意晚更多了冷硬。

  修宁打量着优雅端庄,高贵温柔的意晚,心里只有一个评价:这才是真正娇养出来的人间富贵花啊。

  修宁恭敬拱手:“三姐。”

  随后自己冰凉的手就被一个柔软娇嫩的手拉住了。

  “这么多年不见,我都认不出你了。”意晚爱怜的打量着修宁,竟伸出手来替她拂去耳边凌乱的碎发。

  修宁眨眨眼,她们好像只有小时候私下见过一次。

  意晚不理会修宁的沉默,继续拉着她的手亲热道:“你都长这么大了,也长高了,出落成大姑娘了。”

  修宁咧嘴微笑。

  “三姐可是哪里不舒服?”

  意晚一愣,随即反应过来,道:“我是等不及见你,才让画屏去请,外面那么冷,你还骑在马上,咱们姐妹在车里亲亲热热的一路不好么?”

  修宁点点头,笑道:“对不起三姐,画屏还在外面跪着呢。”

  意晚温柔的神色不见丝毫波动:“我都听到了,让她跪着,真是越长大越没规矩了。”

  “……”

  修宁继续微笑,是她想太多了吧。

  刚刚意晚也说自己长大了来着。

  “车队继续前行吧,你别出去骑马了,咱们姐妹一起坐车。”意晚拉着修宁不松手。

  修宁也不能驳她面子,毕竟这位可是有心疾,一言不合当场去世的那种。

  “借三姐的人一用。”修宁对银烛道:“你告诉外面,继续进宫。”

  银烛恭敬点头,出车门吩咐去了。

  马车一耸,吱吱嘎嘎的车辙声继续。

  一路上意晚拉着修宁聊个不停,从小到大,饮食起居,一直聊到宫里。

  等下了车一起进太和殿,修宁才见到随行归来的大长公主,还有国师何无严。

  大长公主自不必说,女帝唯一的亲姐姐,德康翁主的母亲,卜时仁的外祖母,一身威严,连个眼角都没给修宁。

  而国师何无严,从上任起就深受女帝宠信,至今也二十多年了。

  而这两个最重要的人都派到意晚身边,可见女帝对这个女儿有多么看中和爱护。

  “儿臣归来,给母皇请安。”意晚柔柔弱弱,温柔典雅,就连行跪礼,也是慢条斯理。

  女帝早就按捺不住激动,被秦敏搀着从龙椅上起来,急匆匆的下了台阶:“我儿平身,我儿平身吧!”

  女帝一把扶起钟离意晚,老泪纵横。

  母女两个一别五六年,抱头痛哭。

  修宁默默站在一旁,像个外人。

  直到众大臣都开始劝女帝,女帝才慢慢止住眼泪,紧紧拉着意晚的手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