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定冀州4
作者:追云的星星      更新:2022-05-29 05:40      字数:2000
  袁绍调兵遣将的同时,赵云的二十多万人马,解救出百姓后,与乐进等人的兵马会和,把战线稳固在章武城一带,等待大军的到来。

  半个月后,邢道荣领兵前来,敌我双方近百万的人马,一字排开,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前几日,双方斗将、破阵、鏖战,胜负都在五五分,均没占到便。我并没有与袁绍进行大军团作战,因为我不想牺牲太多汉家子弟的性命,我在等辽东军团和太史慈部的消息,只要他们按照原计划进行,从袁绍的大后方攻打过来,袁绍不战自退;袁绍也不着急与我决战,他有他的小九九,他在等盟军的消息,只要他们任何一方攻破了我的防线,他就可得渔翁之利,不费吹灰之力,即可击败齐军。

  各有各的算盘,各有各的打算,可战场上的事情说变就变,往往一点点不起眼的小事,就会影响整个战局。

  邺城的东城一桃花巷内,住着一些中资阶层,沮授家的管家沮诚的家也在这里。他虽是沮府的下人,可他在沮家很有地位,不单单是沮授的发小,他还救过沮授的命,沮家能走到今天,他功不可没。

  这一天他从沮府回家,因生意场上有些不顺利,走路时有点心不在焉,在巷口转弯时,撞上了一位挑粪水的老人,粪汁洒了他一身。本就有些势力的沮诚,要是搁在平时,他不光要叫人家赔偿损失,还要勒索、敲诈一番;今天他偏偏窝了一肚子的火,挑粪的老头正好成了他发泄的对象,他不理会老人的告饶,拳打、脚踢,没有多长时间,老头口吐血沫,眼看活不成了,他才住手。

  跋扈的沮诚没有因为打死人而害怕,他不慌不忙地从怀里摸出几铢钱,放到死者身上,又安排随从到官府打招呼,杖着家主的势力,想让官府出示个暴毙的文书,自己就可以洗脱了打死人的罪名。

  他的想法是好的,可这件事情被邺城的谍报人员知道后,他们以此事为借口,大律渲染、传播虚假信息,最后传到沮授的老对头那里时,已经是沮授指使家人谋财害命,并且要勾结邢道荣,意图不轨。

  事情的真相已经是面目全非,再加上沮授死对头的推波助澜,袁绍知道这件事情后,大感被人欺骗了,又有爱妾的耳边风,他不分青红皂白,直接把沮授和他的家人投入到死牢,等他班师回朝后,在做处理。

  张郃最近遇到了点很郁闷的事情,最近一段时间里,他收到了几分书信,信的内容不多,也没有多少有用的信息,可是一到关键的时刻,就有很明显的涂改痕迹,张郃弄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张郃不明白,可有人明白是怎么回事,袁绍安排在张郃身边的眼线,就是个不明白装明白的人,他知道了这个事情后,认为自己立功的时候到了,他马上添油加醋的把事情禀告给了他的主子。

  袁绍接到眼线的消息,张郃已与敌人暗中勾结,随时都有发动兵变的可能。起初,袁本初不相信,他虽然对张郃不重用,但对他的为人还是知道的,他不相信张郃会背叛他;当眼线拿来那些书信时,袁绍看到已是面目全非的内容,脸色气的铁青,隐隐有发作之意;他又叫来几个谋士,询问他们信件的真伪,那几个谋士恰好都与鞠义交好,人虽然不在了,交情还是有的,故他们有打压张郃的意思,给袁绍提的建议也是‘非常时期,宁可信其有。’

  袁绍这边调兵,打算缉拿张郃的同时,与张郃交好的高览获得了这个消息,立刻骑马飞奔来到了张郃的兵营,告知了张郃事情的严重性,让他即可逃走。张郃对好友说道:“高兄,我没有做亏心之事,更没有想过背叛主公,假若我逃走了,洗不去我的冤屈不说,更有可能会连累你,所以我不能这么一走了之,我要到主公跟前,说明事情的经过。”

  高览道:“儁乂兄,主公已中了敌军的离间计,现在你说什么他都不会听,还不如现在离开,等日后有机会了,……。”

  他们两个在争论不休的时候,审配已经带领人马围了过来,他看到高览也在这里,以为他们在密谋什么,为了以防不测,他紧急下令道:“儿郎们,立刻缉拿反贼,如有反抗,就地正法。”

  袁绍的兵马不分青红皂白的围杀过来,张郃、高览二人迫不得已,拔出来了兵器自卫。他们两个动手不要紧,关键是他们的亲卫看到自己的主将被围杀,他们不等主将的命令,立刻加入了战团;亲卫们一动手,张郃的部下士兵,也挥动着兵器,攻向了审配带来的人马,平日里张郃待他们不薄,这次说什么也不能让自己的主将吃亏,那怕对方在强大,那也不行,除非他们踏着自己的尸体前进。

  审配带来的两千多士兵,哪里是张郃等人的对手,死伤了无数的人马后,狼狈地四散而逃,向他们的主子袁绍求救去了。

  张、高二人看到事情发展到不可控制的局面,他们留下除了白白牺牲自己的性命外,自己的麾下兄弟也会受到牵连,故一坐二不休,他们带领着这几千人马,向东南逃去,准备投靠邢道荣。

  袁绍接到审配被打退,张、高二人逃窜的消息,气的火冒三丈,悔不该多派些人马,趁早灭了反贼。

  邺城和章武大营接连发生的事情,不由得让袁绍产生了多疑的性格,很多的人遭受到猜测和打击,以至于袁绍和麾下的文臣、武将产生了隔阂,致使冀州的人才,进一步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