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诸葛珪
作者:追云的星星      更新:2022-05-29 05:37      字数:1852
  六月初的一天,我接到蒋钦率领舰队回国的消息够,连夜赶到了昌阳。到达军港时,军舰上的物资全部卸载完毕,码头上得货物堆积如山,其中运来稻米四万余石,银子近百万两,珍珠玛瑙等贵重物品摆放了几十个大箱子。

  蒋钦等远征军将士,早已列队迎接我的到来。看着这些征尘未洗、杀气未消的将士,我心中无比的自豪,向他们行了个庄严的军礼,说道:“将士们,你们东征倭奴,不怕流血牺牲,你们的事迹会广为传颂,你们的精神永远值得学习。在此,我代表东莱郡的官员和百姓,向你们致敬。”说完话后,我向着东征的官兵,躬身使礼。

  蒋钦代表远征军向我敬献了战利品,他们这次不光运来了物资,还带回来五百多名年轻漂亮的倭奴女人。我问到:“将司马,你带回来那么多女人干嘛?”

  “太史都尉说,是你让他带回来的奴隶。”

  哎呀,我去。我明明告诉太史慈让他运回些奴隶回来,我有大用。我的意思是运来的奴隶,去开采矿山,减轻百姓的负担。他到好,曲解了我的意思,弄来了那么多东洋女人,我怎么去安排。要是被家里的两位娇妻知道了,还以为我有什么想法,我简直比窦娥的哥哥――(窦鸭)豆芽还冤。

  蒋钦又把远征军的当前情况和困难说了一下,我了解情况后,嘱咐他们多休息放松,把军舰好好保养保养,待一切准备就绪后,在返回倭奴。

  当天晚上,又和蒋钦秉烛夜谈,把东征倭寇的方针和注意事项反复推敲,周全、详细地制定了规划。第二天天一放亮,我就骑着马直奔东牟县,这两年东牟县在诸葛珪的治理下,民风淳朴,路不拾遗,百姓们安居乐业,也是时候给诸葛县令增加些担子了。

  来到县衙时,诸葛县令正好从外面回来,看到我后,急忙行礼,道:“不知大人驾临,未曾远迎,还请恕罪。”

  “诸葛大人客气了,有什么恕不恕罪的,你只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就是头功一件。”

  “大人,请里面说话。”

  走进了县衙后堂,诸葛珪让人端来了茶水,问道:“不知大人这次前来有何指教,下官需要做些什么?”

  我把大军东征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了他,并把东征的重要性说给了他听,谁知诸葛县令直言不讳地说:“大人,我大汉地广辽阔,物产丰富,为何还要东征倭奴这弹丸小国,再说了这也不应是我大汉朝的所作所为,大人这么做,与强盗有何区别。”

  我真没有想到诸葛珪会如此反应,真是迂腐之至。这也不怪他,首先他们这些文人受到儒家思想的教育,从骨子里循守礼仪,反对侵略。其次,他不知道倭奴的丑恶嘴脸,不了解这个低劣民族的本质。我徐徐地向他讲解了后世的侵华战争,虽是简单地叙说,但他听的泪流满面,最后表示要弃文习武,灭了倭奴国。

  “君贡志气可嘉,这也是我今天来的本意。现在远征军已占领了倭奴国的很多城镇,急需有人去管理这些地方,我打算任命你为驻倭奴国的总督,全权负责倭奴国的事物,不知你意下如何?”

  “君贡定不辱使命,保证倭奴国成为我东莱的粮仓。”诸葛珪单膝跪地,立下誓言。

  我双手把他扶起,说道:“君贡,我打算迁移大汉的一些百姓,到那里定居,你一定要保护好他们的周全。倭奴国现在还是乱糟糟地,为了安全起见,嫂夫人和两位令郎暂且就不要过去了,待那里安定了,再过去不迟。”

  “还是大人考虑周全,我马上安排他们母子返回琅琊老家。”

  “君贡兄,回老家就算了吧,还是跟我回郡城吧,已经安排好了几位先生单独教授令郎,学业可不能耽误。”

  诸葛珪感到太守是实实在在的为他考虑,自己从一个不入流的小吏,现在独掌一方,是多么大的信任和栽培,哽咽地说道:“君贡感激主公的爱戴,愿为主公效死。”

  我拉住诸葛珪的手,亲切地说:“能得君贡的效力,何愁大事不平。”大人和主公虽是两个不同的称呼,但他的意思相差甚远。称呼大人,那是上下属的关系;主公,则是臣下对君的称呼。

  一个月后,军舰的检修工作全部完毕,诸葛珪也把东牟县的工作交待给了继任者,带了个随从,来到了昌阳港。军舰就要启航了,我嘱咐诸葛珪和蒋钦,道:“征服倭奴的事情不要着急,要循序渐进。占领一地,等完全消化了,再攻占另一地,切记不要盲目。倭奴国的一切事物,由君贡为总督;公奕为都尉,主要负责军事。你们到达倭奴后,马上和太史慈交待好工作,这次他们三人要返回国内,另有安排。”

  “诺。”

  “随同你们前去除了两千的士兵外,还有十五名文人,他们是我东莱的人才,切记要护卫好他们的周全。”

  “诺。”

  目送他们登舰后,伴随着号声响起,军舰缓缓地离开了军港,我向着远征军的将士们,敬了个庄严地军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