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张任来投
作者:追云的星星      更新:2022-05-29 05:37      字数:2118
  迎亲的日子已经定在了六月初六,剩下的就是纳彩、纳征等礼节,自有爷爷和师傅、志才他们打理,我只等那一天,南下迎亲。

  来到东市时,张世平和苏双二人热情的出门迎接,寒暄了几句,就直奔主题。张世平首先开口道:“太守大人,我与苏兄送战马过来这是其一,这次主要是来找您商谈些事情,还望大人包含。”

  淡淡地看了他们一眼,说道:“不知两位东家找我有何贵干,要是邢某人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一定不推辞。”

  张世平道出来了原委:他们两个带着茶叶和长沙酒来到了草原,酒到是很畅销,茶叶卖的并不好。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煮奶的时候家家放茶叶,成为了牧民和王公贵族的不可或缺的东西,家家都有了饮茶的习惯,茶叶这个东西在草原都供不应求了,所以这次打算来和我商谈,能否多给他们一些茶。

  他们一说想多要茶叶,我心里早已乐开了花,南方的茶园扩大了规模,茶叶长势喜人,又是一个丰收年。不过,我还得故作考虑,装作很为难的样子,说道:“两位东家的心情,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今年的茶叶全部被预订了,我实在无能为力。”张苏二人听到我的语气,露出了失望之色,我看到火候差不多了,说道:“不过,两位东家能亲自来商谈,足见诚意,我即日南下迎亲,顺路看看茶园状况,是否能够给二位多少茶叶,暂时不知道,还请谅解。”

  张、苏二人听到我要娶亲,两人打了个眼色,也知道这次我南下,茶叶的事情肯定是成了,张世平应声道:“太守大人费心了,我这就差人前去准备。听说大人即将成亲,到时候去府里讨杯喜酒喝,不知道大人可赏脸否?”

  “两位东家能够来喝喜酒,我当大开中门,欢迎光临。”张苏二人能在我大婚的时候前来,是最好不过了,一方面加深了双方的感情,另一方面是给世家大族看的,我也是很在意士族地。

  张世平说道:“太守大人的喜酒我们是喝定了,不过这份喜钱,你可得收下。”

  说完话,递给我一张纸,上面写着:镔铁万斤。这可是份大礼,铁在当时很难冶炼,更别说是镔铁了,有价无市。

  “两位东家如此大礼,茂收之有愧,在此多谢了。”我恭手向他们表示谢意,他们还礼后,我接着说:“两位如此豪气,我也不小家子气了;当利县有上好的精盐4000余石,不知二位东家意下如何?”

  张、苏二人听说有那么多的精盐,眼冒精光,急忙问道:“大人,我二人想全部接手,不知价格如何?”

  “既然二位想全部接手,就按照六百钱一石,可好?”

  张世平一听是六百钱一石,顿时喜出望外,心里想:别说六百钱了,就是八百钱一石也得买,外边的盐可不止这个价钱。

  苏双说道:“大人如此爽快,我等就不客气了,那么精盐是否这次就可以拉走?”

  得到了他们想要的答案,二人谢过之后,我们就来到了马厩。苏张二人前后送来了战马1500的多匹,这次的607匹战马,除了有5匹有点瑕疵外,其它的都完好无缺。还是按照以前的价格,免费送了两匹,只收了600匹马的钱,扣除了精盐的价钱,我又眼泪汪汪地拿出了一千五百多万铢钱,心疼地要命。

  竖日,天刚亮,我就想到军营看看,刚出郡府衙门,便听到了一阵争吵声。

  “这里是衙门重地,给你说了多少次了,闲杂人等禁止入内,你要找人,请到东院,去找戏督邮,他会帮你寻人。”

  卫兵的话刚说完,一个巴蜀口音说道:“我说了,我是来寻找我师傅和师弟的,你们别拦着我。”

  卫兵因为职责所在,还是阻拦他的进入,就争执了起来。我走向卫兵,问道:“怎么回事?”

  “太守大人,他说从益州来找他的师傅和师弟,可又拿不出来信物,故没有让他进去。”

  我向卫兵投了个赞许的目光,道:“你做的很好,你先退下,我来处理。”

  “诺。”

  我对面的这个人,大概二十七八岁的样子,虽然衣着破烂,还光着脚,但身上流露出那种气质,是常人所不及的;望着他那不屈的目光,我脑海里想到一个人,师傅年前曾说让我大师兄来帮我,他可能就是我的大师兄,我用询问地口气说道:“你可姓张名任,字公义?”

  他看向我,反问道:“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果然是他,我猛地一把抱住,高兴地说:“大师兄,我是你的小师弟邢茂啊。”

  张任有些怀疑地说道:“你真是茂师弟。”

  “如假包换,是我。”

  “那么说,我找到……。”话还没说完,就晕倒了,我连忙和护卫把他抬了进去,派人把华神医和师傅请来。

  华佗来了后,仔细地看了看,说道:“你们两位也别担心,他没什么大病,不过是体力透支引起的,休养几天就好了。”

  我轻轻地扶起大师兄,把他的头靠在我的肩膀,先给他喂了点盐水;丫鬟又端来了小米粥,又喂了一小碗粥,没敢一次喂太多,怕他的胃受不了。大约又等了半个多时辰,大师兄终于醒了过来,他看见师傅想要起来行礼,被师傅按住了,询问道:“任儿,你怎么会落魄到这样,快给为师道来。”

  原来大师兄家境贫寒,年前接到师傅的书信和路费,他把师傅给的钱财全部留给了家人,就身无分文地上路了。不说蜀道难行,也不说大雪封路、酷暑难耐;单说从益州到东莱郡,他整整走了七个多月,历尽了千辛万苦,但他从没乞讨过一次,人穷志不穷,就这样他这一路上风餐露宿、举步维艰地前行,总算安全地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