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发财之策
作者:追云的星星      更新:2022-05-29 05:37      字数:2041
  离过年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安排了郡中事物,在典韦等人的护卫下,开始了对全郡的一些重要地方展开调察。

  后世的招远(古称曲城)、莱州(古称掖县),黄金的储存量巨大,也也是天朝的黄金主要产区,故第一站,我就来到了曲城。曲城县的黄金开发,最早是在景帝时,不过规模一直不是很大,故没有引起朝廷重视,保护的力量也薄弱,偷盗开采严重。朝廷在曲城的黄金开采地点有些偏僻,规模也很小,在随同的几个冶金大师勘察了之后,连连摇头,告诉我这个矿比较贫,没有开发的必要。

  我知道此地有大量的金矿,具体位置在哪里,我也不知道。我用了一个古老的办法,但是很有效果。我们沿着几处河流行走,时不时地捞沙筛金,看看是否有金子出现。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发现了有三条河流有沙金的出现,我非常的兴奋,沙金的出现,说明附近的大山,就有金矿。顺着河流直走,在东北方向的群山中,经过勘察,发现了几处大矿,且数量惊人。

  “鹏举,你立刻派人回郡城,叫程大人派一可靠官员,来主持此地事物;另外,在安排一彪人马,长期驻守在这里;还要移一些流民过来,开矿挖金,其家人可在周围置地分房。此地,方圆五十里内,没有我的命令,不准许一个外人进入。”

  典韦领命道:“诺。”

  我转过身,向着几个匠人大师说道:“各位大师,开矿、冶金的事情就拜托各位了,你们要有什么事情,我一定设法满足。”

  三天后,四百士兵押运着各种物资,随行的是一个年过四旬的江姓官员。我给他讲解了开矿的重要性,让他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做好,满三年后,我承诺升他的官职,并让我的亲兵护卫保护他的周全。(另一个职责是监督)又过了两天,流民也携家带口的赶来,江监丞(诸冶监丞,从八品)做了妥善安置。

  交待给了江监丞一些话,我和典韦等骑马离开,下一个目标是――当利。当利县位于东莱郡的西部,北靠渤海(莱州湾),是重要的产盐地区。我们一行人来到了靠近海的地方,放眼望去,到处都白茫茫的盐碱地,根本看不到人烟。

  前行了约莫半个时辰,终于看到了大汉的盐场。盐场外,守兵遍布,排查严格,禁止一切无关人员入内;典韦拿出我的官印,交给卫兵,卫兵知道是太守驾到,不敢怠慢,直接把分管盐场的官员叫了出来。盐场虽在东莱境内,却直属青州刺史部管辖,官员也是直接任命的,东莱郡只有协助的职责。但是,本郡太守来了,负责盐场的官员还是出门迎接。

  走进盐场,在官员的陪同下,参观了盐场的全貌。盐场规模很大,占地大约五六百亩,最里面的是仓库,堆满了成品盐;盐场的四周平地,到处都矗立着烟筒,冒着青烟,工匠们正在紧张的忙碌着,煮卤熬盐;盐场的外面,有几个天然卤池,虽是冰天雪地的,海里也结了厚厚的冰,而卤池却毫无结冰的意向。

  大汉朝对盐铁控制的很厉害,也是财政收入的重要一部,利润高的惊人。就是因为有很高的利润,很多人铤而走险,贩卖起私盐,一旦被抓住,全部会被处死。但有一些人,官府上有门道,反而以贩私盐起家,比较有名的是:徐州的糜家,扬州的陆氏,河东的卫家,当然了还有各地的世家大族,也都参与贩卖私盐,但是他们的私盐从何而来,这就是个很深奥的问题了。

  我到处观看了一遍,快要临走时,我询问了盐场官员和几个工匠,是否有其它的方法获得咸盐,答案都是一致的,除了熬制,没有听说过其它的方法。

  出了盐场,我们又回到了盐碱地,想了解一下此地是否有开发的必要;拔出军刀,使劲地敲凿块海冰,放进嘴里,苦涩、咸腥,我急忙吐了出来,喝了几口水漱口,还是咸涩的很。我又仔细地观看了地形,发现地貌结构合理,进排水都很方便,是天然的晒盐场所。晒盐需要充足的阳光,现在地季节天寒地冻的,很不适合,等明年开春,就动工挖坑填平、垒池筑坝,最主要得是先把晒盐池子做好。

  掖县的南部山区产理石,比较出名的有樱桃红、芝麻白、毛公石等品种。东汉时期的理石,主要用作于画屏,镶嵌贵重物品等,只有皇宫大院和世家大族用作装饰家用,极少数的王侯将相把理石修饰陵墓,只因为理石难开采,价格高的离谱。

  对于理石的开采,我势在必得,必须在乱世来临之前,大赚一笔钱财。在附近村镇,寻来的十来个石匠,开凿了几块原石料,发现色泽、纹道皆是上品,具有很高的开采价值。这个消息令我非常的兴奋,离我的发财路,又近了一步。

  ******

  返回郡城途中,路遇一个集镇正在赶集,我们寻了个茶铺,想歇歇脚再赶路,顺便点了些吃食。集市上的行人很多,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声声入耳,比我刚来东莱郡时,热闹了很多。“卖纸了,卖纸了,上好的黄表纸”,这个叫卖声吸引了我,我急忙来到了卖纸人跟前,问道:“这位兄台,你这纸从哪里来的,我全要了。”

  卖纸的人看到我全要了,很高兴,话题也多了起来,道:“公子,这一摞纸100张,30铢钱,虽是贵了点,但好在它比竹简实用。再说了这可是我们村,左子邑造的纸。”

  我又多给了卖纸小哥不少的钱,终于打听到了纸张的来源,顾不上吃饭了,连忙付了饭钱,骑马飞奔到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