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喜得双才
作者:追云的星星      更新:2022-05-29 05:36      字数:1718
  东汉末期,很多的寒门士子,都没被朝廷重视,甚至遭受到排挤和打压,空有一身本领,报国无门,逐渐的对朝廷失去了信心,更没有了归属感,我决定从这方面入手,成于不成,天命使然。我激昂地说道:“今天道崩殂,天子昏庸,内信宦官,外用皇亲,奸臣当政,朋党横行,弄得整个大汉国庆乌烟瘴气,民不聊生,这样的朝廷有什么值得报效。”

  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戏志才打断了,并厉声厉色的说道:“你简直活得不耐烦了,竟出说这些大逆不道的话,就不怕我到衙门告发你吗?”

  我大笑三声,反问道:“我说的这些不是事实吗,难道这不是先生的经历过的吗?”

  我从戏志才的眼里看出来了些端倪,从他散发出来的气息,就知道了我们是同一种人。戏志才也看出我说的也是真情流露,就放松了警惕,慢慢地打开了心扉,给我畅谈起来,原来他对朝廷已经失望透顶,多次求官被拒,还被讽刺一个穷酸想当官,简直是痴心妄想,戏志才上去理论,被殴打成重伤,虽然痊愈,但留下了病根。

  说完这些,戏志才紧盯着我的眼睛,问道:“还请公子告诉我,你以后的目标和理想,值不值得我追随。”

  有句话说的好,君亦择臣,臣亦择君,你没有能力和野心,是得不到他们的认可。于是我又把自己说过的誓言又说了一遍,话音刚落下,戏志才“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主公,请恕群的刚才无礼,从今往后群以残躯,愿为主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双手把戏志才扶了起来,口中说道:“我得先生,犹如高祖得张良,大事可成。”

  戏志才听到主公把自己比作汉初张良,心里很是高兴。又跟我细谈了一番,把破家付之一炬,跟随我而去。正是有了戏志才等人的帮助,才有了近400年的大齐王朝,也避免了五胡乱华的悲惨事件发生。

  秋风萧瑟,越往北走,天气越凉,我们一行人到达了徐州北部地界,大约在行走三四天的路,就到了不其。

  这一日我正在和两位先生说话,发见一个虬髯大汉在前面奔逃,后面百十个衙役在追杀。突然一个踉跄,大汉被弓箭射中腿部,摔倒在地,众衙役趁机围了过来。大汉扶着铁戟站了起来,奋力的反抗起来。衙役很有经验,并不贴身围剿,反而离大汉有段距离,用绊马绳和长钩对大汉进行打击,弄得壮汉手忙脚乱,不一会就被抓住。大汉心有不甘,仰天长叹:“想我典韦英雄一时,没想到被一群宵小之徒戏耍;我死不要紧,可伶我的老母亲无人赡养,可悲啊。”话说一完,就泪流满面。

  我听到高喊的汉子是典韦时,动了爱才之心,典韦在演义中也是一个铮铮铁骨的汉子,武艺高强,又被他的孝心有所感动。我走上前去,拦住衙役们的离去,开口说道:“我乃是东莱郡太守,尔等为何捉拿此人?”

  一个铺头模样的人,回应道:“禀大人,此人在临近县州杀害李大户一家,后逃到我县,因李大户有恩与我家大人,故下了逮捕令捉拿,今下官有幸抓到此人,当回去复命,敬请大人谅解。”

  捕头的话软中带刺,让我听的很不爽,强硬的说:“此人给我有旧,我写书一封给你家大人,今天必须把他带走,不知捕头可否行个方便?”

  捕头也不是傻子,知道对方要救典韦,皮笑肉不笑的说:“大人请见谅,这是下官职责所在,况且这里是徐州琅琊国,不是青州东莱郡,恕在下不敢从命。”捕头说完后,挥了挥手,带领手下押着典韦将要离去。

  我对捕头的无礼也着实上火,随即对家兵下领道:“陌刀队第八班听令,给我拦住这些人,断其兵器,击倒在地。”

  十余个士兵领了命令,结起了阵型,拦在衙役们的前行路上。捕头对我的蛮横很是生气,更对拦在前面的十来个士兵更没放在眼里,指挥衙役们往前冲去。

  石广元和戏志才很是担心,十来个士兵恐怕不是对方的敌手,可是结果出乎了他们的意料,短短的几个呼吸时间,百十个衙役便被打到在地,一个个躺在那里哭爹喊娘。他们两个对陌刀队的实力感到了无比的惊讶,十来个人,轻轻松松地把对方搞定,还不曾伤一个,对这位主公的未来有了更大的信心。

  我也怕闹出事端,掏出了3000的多铢钱给了衙役,叫他们回去好好养养伤,又写了一封信让捕头带回去,好让他给上边有个交代。

  被邢道荣解开绳索后,典韦倒头跪在地上,感谢救命之恩。就是这么一跪,为以后的大齐帝国增添了一员虎将,立下了赫赫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