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搜捡
作者:双色鱼头王      更新:2022-05-29 05:28      字数:2291
  大多数人都挺累的,包括监考官们,但是没有人敢懈怠,这个事情并不简单的是一场考试。

  官员们一丝不苟地进行完各项工作,确认之后,主考官对监门官点头示意。

  监门官上前喊道:“考试开始,各位考生有序接受检查进场,不许交头接耳,不许胡乱走动,按照发放号牌找到自己的位置。

  开门!”

  两个兵丁慢慢推开沉重的考院大门,代表着洛阳府春闱正式开始,书生们排成两列,依次入场。

  进入考场是有提前规定的次序的,并不是谁先到谁就先进去。

  在考试之前就已经按照各县进行了分配,洛阳府本地考生优先进场,然后按照各县距离洛阳的远近进场。

  不用说了,伊阳这小地方,又远又偏,在后面等着就行了。

  不过不患寡而患不均,按照远近排列也算公平,大家都排队,也就没什么人不满了。

  洛阳的书生第一个进,这属于没办法,谁让人家会投胎呢。

  崔峪跟在小伙伴们身后,慢慢排队往前走,旁边时不时还能看到个熟人,都是之前一起研讨新姿势认识的好友。

  不过这个时候也不敢随便说话,怕被人说是再商量怎么作弊,只能微微点头示意。

  人群慢慢往前走,慢慢排到了崔峪,他四处看看,只见考院大门口站满了兵丁。

  还有几个兵丁专门负责搜捡,监门官站在台阶上眯着眼死死盯着每一个考生。

  搜捡分为三步,第一步,验明正身。

  “拿出来吧。”负责搜捡的兵丁说道。

  崔峪拿出自己的文书递过去,也就是所谓准考证和担保证书,准考证其实是伊阳县和县学教谕共同签发的一个身份证明文书,证明这个人通过了县试,可以参加府试了。

  担保文书是书生所在的乡里的乡绅和长辈或者有名望地位的人共同签名的一份证明,证明这个人没有犯罪,品德端正,如有不实担保人愿意领罪。

  没有这两样文书,根本别想参加考试,而且这不是一式一份,是一式两份,另一份已经提前送到洛阳府里来了。

  “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士?”兵丁查看过文书没有问题,又问道。

  “某姓崔名峪,上山下佳崔,左山右谷峪,伊阳县人士。”

  兵丁手里的文书上都有,但是就是要问问,万一是冒名顶替的,一紧张秃噜嘴了呢。

  兵丁见崔峪对答如流,就在名册中翻找崔峪的记录,然后对照里面的记录和崔峪本人做对比:“身长五尺九寸,体形修长匀称,甲字脸,面白无须,貌端正,左耳垂有一痦,左手手心偏左上有一个一钱竖状疤痕。”

  “你过来让我看看。”

  崔峪让他看看耳垂、手心,反复确定是本人,就放过去接收下一步检查。

  这让他啧啧称奇,手心里有个小伤疤,他自己都没注意到,这项冒名顶替,怕不是连大门都进不去。

  第二道检查,是查食篮。

  崔峪没想着作弊,一点都不担心,他把篮子放下让兵丁检查,这兵丁查的非常细,翻来覆去的看,然后伸手把面饼掰成碎块,看里面有没有纸条。

  最后理所当然的什么也没查到。

  崔峪心里郁闷,这还能吃吗!可是也没办法,只能拿着一篮子碎块往前走。

  这是第三步,搜身。

  就是站直伸开双手,让人左摸摸右摸摸,看看身上有没有藏东西。

  崔峪大剌剌的一站,伸开手让他们搜,一脸淡定。

  兵丁一看,眉头轻挑,上前仔细上下摸索,没有检查出东西。

  但他心里觉得崔峪可能得有点事,因为别的考生虽然也没有作弊,可是心里多少还有些忐忑,面上就会有些许紧张,战战兢兢地。

  崔峪表现的过于淡定,引起了兵丁的怀疑。

  “你把衣服解开。”

  崔峪一脸意外,用眼神对兵丁说,你确定?

  “快点,别磨蹭。”兵丁看崔峪的样子,心里更觉得他有问题。

  瞅了瞅附近拿着刀的士兵,崔峪没办法开始解衣服扣子,敞开怀让兵丁搜捡,唉,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兵丁在崔峪身上来回摸索,又查看他衣服内里有没有写东西,查看半天什么都没发现。

  监门官见他搜了半天,队伍都停下了,走上前问道:“有什么发现吗?”

  “没事没事,一切正常。”

  兵丁点头哈腰应付完监门官,转身把崔峪原本腰上系着的玉佩拿在手里:“把衣服穿好进去吧,这个不能带进去,我先收着。”说着就要揣进自己胸口。

  崔峪眉头一拧,一把抓住兵丁的手:“不能带进去,我可以交给我的书童,你装自己身上是想干什么?”

  “嗯?撒手!!不想考了是吧!”兵丁没想到崔峪会拦着他,不由大怒。

  “你一个小兵装什么大头蒜!”崔峪才不怕他,不考就不考能怎么地。

  旁边负责维持秩序的士兵早就注意到崔峪了,见他动手,一下冲上来,就要把崔峪按住。

  崔峪哪吃过这个亏,拳头一捏就要动手。

  “住手!”

  旁边一声大喝,监门官走过来,用眼神示意维持秩序的士兵退下。

  “你叫什么名字,可知道咆哮府试是什么罪过?”

  兵丁在旁边一听就知道这是监门官生气了,要不然不会不问缘由,先问崔峪的姓名,问了就代表着要算账,即使不会马上把崔峪驱逐出去,也会让他名落孙山。

  “某崔峪,伊阳人”崔峪系好衣服,一脸平常地告诉监门官。

  “大人,你看他这样子,咆哮府试,毫无悔改之意!”兵丁落井下石。

  监门官却没有言语,他低头思量一下:“你父可是崔宁,崔志佳?”

  “正是,这位大人认识我父亲?”崔峪眨眨眼,问道。

  监门官没回答,先拿过来州府名册,仔细查看,然后抬头冲崔峪笑道:“年纪不大,火气不小,好好考,别给清河崔氏丢脸。”

  然后转头问兵丁:“因为什么起了口角?”

  兵丁在监门官问崔峪父亲的时候心里就一咯噔,又看他笑着对崔峪说话,心里顿时明白这是监门官认识,而且不是仇人,毕竟除了朋友,仇人也是互相认识的。

  他也听出了监门官想要大事化小的意思,口角和咆哮那可太不一样了。

  兵丁连忙伸出手,示意监门官看他手中玉佩:“崔郎君可能是来的匆忙,忘了把玉佩除下,崔郎君感谢我提醒他来着,说话大声了一点,并没有发生口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