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和谐大隋
作者:双色鱼头王      更新:2022-05-29 05:27      字数:2127
  崔峪转身往外走,这老头说话太气人了,年纪还大,不能动手揍他,赶紧走。

  汪夫子目光炯炯看着他,眼看崔峪就要出去,他忽然出声:“崔峪。”

  崔峪回头,没好气地说道:“干啥?”

  “你刚才写,人之所以区别畜生,是因为人懂规矩,知道克制,有所为有所不为,朝廷制定规矩,官吏监管天下,不论官民人人遵守,共同建设和谐大隋。”

  崔峪挠头,这是他写的吗?应该是写了,这明显的后世宣传口号,别人估计也写不出来。

  “是啊,怎么了?”

  “你觉得能做到吗?”

  你问我,我问谁啊。

  崔峪心中吐槽,回答道:“我哪知道啊,出了家门,东南西北我都不知道在哪,得让人带着我,我才不会迷路,那个什么和谐大隋,就是我随口一说,你不要当真。”

  随口一说吗?汪夫子轻笑一声,也是,这一个年轻人,对朝政时局能有什么真知灼见呢,估计就是灵光一闪吧。

  “我之所以会让你过县学考试,其实就是看到你卷子上写的这句话,我不管你是听来的还是看来的,或者是自己想的,我只是希望给你记住,人是要讲规矩的,人人遵守规矩,这个天下才能太平,希望你记住,日后也这样做,你去吧。”

  这老头还是个理想主义者,这注定是不可能的,别说封建社会,就是后世,守规矩的都没几个,还会被称为老实人。

  崔峪摇摇头出去了,汪夫子静静坐在椅子上,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他沿着来的路往外走,之家广场上有很多书生在四处走动,放松身体,原来已经到了休息的时间。

  这还挺科学,知道分段学习,要不然人的注意力会涣散,一般人的注意力只能保持四十分钟左右,所以后世学校一节课就是四十五分钟。

  人群中走出一个穿青衫的书生径直走向崔峪,身姿修长,面如冠玉,和崔峪不相上下,当时崔峪就感叹,此子恐怖如斯,日后定成大患。

  这书生走近以后,开口说道:“我听人说,方才你再找我?”

  崔峪一愣,然后明白过来,这个人是王衍。

  “没错,是我找你,咱们找个安静的地方说。”

  王衍自无不可,两个人走到一个偏僻的角落里。

  崔峪开口说道:“我听说你家最近和一群贩盐的起了争执?”

  王衍虽然不管家里的生意,一心想考取功名,来使自己真正显赫,毕竟商贾之家在大隋的地位并不高。

  但他对于家里的大事还是了解的,最近确实在和一帮不知道规矩的乡下人闹得很厉害,已经对打了好几次,乡下人被杀了好几个人,自己也有些损失。

  不过这些管崔峪什么事?他为什么会问?

  王衍心中思索,面上确不露分毫:“我素来不管家里生意上的事情,不太清楚有没有这回事。”

  崔峪明白这是不想跟自己多说,也不戳破:“那你回家找人问问,顺便帮我带个话,那帮贩盐的我收下了,找个时间谈一谈,聊聊怎么划分区域。”

  王衍心中一沉,他不知道那帮乡下人怎么和崔峪勾搭在一起的,但是事情就是发生了,而且对他们不利。

  乡下来的盐贩子好处理,不外乎请客,斩首,收下当狗,这许多年都是这样处理的。

  可是这一套不可能用在崔峪身上,不管是崔父是伊阳县的右尉,还是他出身清河崔氏,虽然是旁支了。

  可出身就是不同,下三滥的手段不能再用。

  “崔兄要是缺钱花用,开口说一声就是,何必亲自下场呢,这商贾之事岂不是污了崔兄名声。”

  崔峪眯眼一笑:“不污不污,谁还嫌钱多,我喜欢自己挣钱,来的安心。”

  “那好吧,我等下派人回去禀告家父,崔兄暂且等待。”说完,王衍一拱手走了。

  崔峪也不在乎他甩脸子,谁家的生意收到这样冲击,都会很生气,可以理解。

  他看着王衍走掉的背影,心中思量,王家会怎么答复,可能会连夜弄死熊均几个,或者好好谈,或者不好好谈,反正还是请客、斩首、收下当狗这一套。

  这都有可能发生,这些事情,他自己一个人有些无法应对,旺财这个家伙也不能用了。

  看来还得回家和崔父说一声,看看他有什么办法,他是右尉,手下可以用的人肯定挺多,崔峪觉得是难题,可能对于崔父只是一件小事。

  打定主意以后,崔峪轻松很多,摇摇晃晃走了出去,他跟别人也不认识,干脆直接回到自己课堂里。

  课堂里人还挺多,正在刻苦攻读,绝大多数人还是真心想好好学习,想要通过科举之路出人头地。

  三教九流把人划分的清清楚楚,想要突破阶级在这封建社会甚至只有科举这一条路,大多数人都事普通人,不是出生在富贵人家。

  崔峪见胡亮也在课堂里,他走过问道:“胡兄怎么没出去活动活动?”

  胡亮抬头一看,当即笑道:“我的课业太差了,就想着多学习学习。”

  崔峪一挑眉,没想到胡亮还是个好学习的,他以为会跟自己混在一起的,都是纨绔子弟呢。

  胡亮看崔峪表情,知道他在想什么:“崔兄是不是以为我等都是那不学无术的?”

  崔峪点头。

  “我和焦兄平时是挺爱玩的,不过并不是不愿学习,只是不得不如此,我二人并不是嫡长子,都是庶子,空挂一个少爷的名头而已,过些年成亲之后,就会分家出去。

  家中父母若是疼爱,分家的时候还能有些金银,若是心狠,可能就只有一个住处了,之前我等和崔兄结交,就抱着别样心思,要是科举不成,和崔兄交好,总能有些好处。”

  崔峪没想到这个人会这样坦诚,有些吃惊:“胡兄今天为什么会...”

  胡亮笑道:“为什么把什么都说出来了?”

  他举起一张纸:“因为我看了崔兄的文章,崔兄心有沟壑,我等所为一定看的清楚,我还不如实话实说。”